绪论
一、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
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二、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参见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二、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谈谈你的体会。
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请对这一段话加以哲学的分析。
五、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六、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七、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
第二章
一、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
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
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二、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请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应当以什么样的的价值观对待这些影响。
三、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四、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五、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六、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七、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八、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
一、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四、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六、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第四章
一、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四、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五、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六、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七、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八、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九、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十、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第五章
一、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三、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四、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五、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么?
六、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七、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八、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具有同样的私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
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九、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十、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第六章
一、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
”“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
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
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三、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四、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根据上述材料深刻认识追求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理想社会一直是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并简要回答: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三、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
”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四、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