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第二次作业1:患者,女,24岁,主因脓性白带3天就诊。
患者平素健康,月经规律,近3天来白带增多,脓性,呈灰黄色,有臭味,外阴瘙痒伴有烧灼感。
同时,有尿频和排尿烧灼感以及腰痛等症状。
发病前1天有不洁性交史。
患者经常往来于南方开放城市经商。
喜欢吸烟、饮酒,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性伴侣有性病史。
采取工具避孕,但并不认真,曾妊娠2次,均做人工流产。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呈已婚未产型。
阴道黏膜充血,有多量脓性灰绿色白带由宫口流出。
子宫颈发红,肿胀,触痛。
尿道口发红,压迫尿道未见脓汁外流。
子宫正常大小,后位,活动良好。
双侧附件区软,无压痛。
讨论:(1)本病例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本病怎样治疗?(3)相应的护理措施?答:(1)医疗诊断:滴虫阴道炎。
(2)治疗:切断传染途径,杀灭阴道毛滴虫,回复阴道正常PH值,保持阴道自净功能。
(3)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自我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每天换内裤,擦洗外阴,擦洗外阴的毛巾用后应煮沸消毒5-10分钟。
2)指导病人配合检查。
告知病人取分泌物前24~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分泌物取出后及时送检。
3)指导病人正确阴道用药。
告知病人各种剂型的阴道用药方法,酸性药液冲洗阴道后再塞药的原则。
4)观察用药反应。
病人口服甲硝唑后偶见胃肠道反应或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发现应报告医生并停药。
5)强调治愈标准及随访。
月经干净后要复查滴虫,连续3个月阴性方可称为治愈。
2:患者,女,15岁,主因月经出血量多,持续不断并伴有全身乏力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14岁月经初潮以来,月经周期短,经期持续时间长,经量较多,有时有血块,伴全身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下降和嗜睡等。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结核和血液病。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2×1012/L,白细胞6×109/L,中性粒细胞0.86,血小板计数120×109/L。
血脂、血糖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妇科B超:盆腔扫描未见异常声像表现。
肛门指诊:子宫正常大小、前位、活动,附件(—)。
讨论:(1)本病例的医疗诊断和护理诊断是什么?(2)请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答:(1)医疗诊断:青春期功血(无排卵性功血)。
护理诊断:1)疲乏:与子宫异常出血导致的继发性贫血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子宫不规则出血、出血量多导致严重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3)焦虑:与担心疾病对健康的影响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女性疾病知识有关。
(2)护理措施:1)补充营养。
按照病人的饮食习惯,为病人制定适合于个人的饮食计划,可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2)维持正常血容量。
准确估计流血量,做好配血、输血、止血措施,配合治疗方案维持病人正常血容量。
3)预防感染。
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预防上行性感染。
4)遵医嘱使用性激素。
指导病人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正确用药,按时按量服用性激素,药物减量必须按规定在血止后才能开始。
5)加强心理护理。
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提供相关信息,解除思想顾虑,摆脱焦虑。
3:患者,女,39岁,主因闭经3个月,阵发性出汗、失眠半年就诊。
患者月经明显减少3年,1年前开始月经不调,2-3个月一次,月经量减少,有时必须用黄体酮才来月经,同时夜间睡眠不良,易醒,多梦,盗汗。
2个月前因父亲突然心肌梗死去世而受到严重的精神打击,出现了阵发性出汗,以颈面部为主,次数逐渐增多,24小时约有20余次,每次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约持续2-3分钟,心烦,有时胸闷、心慌,现又闭经4个月而到医院就诊。
医生给予黄体酮10mg/d,7天治疗,停药20天仍无月经来潮,再次来诊。
妇科检查:阴道双合诊;外阴经产型,阴道通畅,黏膜皱襞减少,子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子宫体前倾前屈位,正常大小,表面光滑,活动良好。
双附件未触及异常。
辅助检查:1、彩超检查:子宫7cm*5cm *3cm,内膜厚0.4cm,双侧附件未见占位病变,未见发育卵泡。
2、血激素检测:卵泡刺激素(FSH)53.06U/l;黄体生成素LH24.6U?L;催乳激素(PRL)0.72nmol/L;雌激素(E)26ng/L.3、心电图:心率104次/分,ST段下降,T波低平。
讨论:(1)、本病例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本病例的临床症状有哪些?(3)、相应的护理措施是什么?答:(1)医疗诊断:继发性闭经(精神性因素)。
(2)临床症状有:闭经、阵发性出汗、失眠。
(3)护理措施:1)加强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向病人提供诊疗信息,解除病人的忧虑。
鼓励病人与同伴、亲人交往,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正确对待疾病。
2)指导合理用药。
说明性激素的作用、副反应、剂量、具体用药方法、时间等问题。
3)鼓励病人加强锻炼,供给足够的营养,保持标准体重,增强体质。
4:患者,女,28岁,主因葡萄胎清宫术后12周,持续阴道少量出血现病史:末次月经07-6-20,停经7天后有阴道淋漓出血。
于07-7-25在家自测尿HCG(+), 为保胎,接受个体诊所肌注黄体酮20mg*10天及中药治疗,但仍淋漓出血,于07-9-5日因阴道有水样液流出,就诊于县人民医院,经B超诊断为葡萄胎,于当日行清宫术。
术后阴道少量出血仍然不止。
遂于07-9-14再行清宫术,术后阴道出血仍然不止,11日HCG结果大于80ug/ml,.据此,县人民医院给予化疗5fu化疗,剂量不详,化疗期间病人主诉恶心、呕吐不明显,仅有少许脱发,并出现口腔溃疡。
于11-22日复查HCG结果大于17.6ug/ml,因考虑到条件所限,遂来我院进一步求治。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粘膜有紫蓝色结节,胸片可见右肺中下叶有阴影。
(患者已经开始化疗)讨论:(1)、本病例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该患者应给予什么特殊治疗?化疗反应有哪些?(3)、请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答:(1)医疗诊断:侵蚀性葡萄胎伴阴道转移、肺转移。
(2)该患者应给予化疗。
化疗反应有:抑制造血系统功能,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皮疹和脱发。
(3)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提供疾病及护理信息,帮助病人和家属树立信心。
提供有关化学药物治疗及处理的信息,以减少恐惧及无助感。
主动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以了解对有关治疗进展及预后的真实想法。
对住院者做好环境、病友及医护人员的介绍,减轻病人的陌生感。
2)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记录出血量,流血多时除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外,还应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认真观察转移灶症状,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3)做好治疗配合。
接受化疗者,要向病人解释化疗护理的常识,遵医嘱正确用药,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做好药物毒副反应的护理。
4)减轻不适。
对疼痛化疗副反应等,积极采取措施,减轻症状,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5)有病灶转移者,按相应的症状护理:①阴道转移病人的护理:纱条堵塞,抗感染,纠正贫血;②肺转移病人的护理:卧床休息,患侧卧或半坐卧并吸氧,防窒息。
6)健康教育。
鼓励病人进食,推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注意卧床休息,待病情缓解后再适当活动。
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感染。
出院后严密随访。
5:患者,女, 36岁,主因妇女病普查发现下腹包块2周入院治疗。
现病史:患者2年前妇女病普查时发现卵巢稍大,鉴于平时仅偶有下腹部轻微坠胀感并未引起注意。
此次普查触及包块增大,B超提示右卵巢囊性包块,拳头大小,部分实质,表面尚光滑,提示卵巢恶性肿瘤可能。
患者身体健康,平时无其他不适症状。
患者孕1产1,12岁月经初潮,周期较规则,月经量中等,无痛经史。
结婚后3年正常分娩一男婴。
家族史无特殊可载。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通畅,少量脓性白带,宫颈Ⅱ。
糜烂、单纯型,宫体正常大小、前位、活动,右侧附件有拳头大小囊性包块,椭圆形,表面光滑,活动,左侧可触及正常大小之卵巢。
B超提示:右卵巢囊性包块,拳头大小,部分实质,表面尚光滑,提示卵巢恶性肿瘤可能。
讨论:(1)、本病例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请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答:(1)医疗诊断:右卵巢恶性肿瘤(2)护理措施:1)提供支持,协助病人应对压力。
为病人提供表达感情的机会和环境,鼓励病人尽可能参与护理活动,接受病人无破坏性的应对压力方式。
2)协助病人接受各种检查和治疗。
向病人和家属介绍将经历的手术经过、可能施行的各种检查,取得主动配合。
3)做好随访工作。
未手术的病人3~6个月随访1次,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情况。
恶性肿瘤术后易于复发,应长期随访。
术后1年每月1次,术后第2年每3个月1次。
术后3~5年每3~6个月1次,以后可每年1次。
4)加强预防保健意识。
30岁以上妇女,每1~2年进行妇科检查1次。
5)合理饮食及营养。
加强高蛋白、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
6:患者,女, 47岁,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五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延长,经量亦增多近2月余。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五年前体检时B超发现子宫肌瘤,因无症状故未行处理。
近2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延长,每次约10-15天(原3-5天),经量增多,每次前3-5天量较多,每天使用卫生巾7-8片(原3-4)片,并伴有腰困、全身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无腹痛。
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一般,睡眠差,多梦易醒,大小便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0g/L ,尿便常规及血脂、血糖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妇科B超:提示子宫肌瘤。
讨论:(1)、子宫肌瘤的发病特点是什么?(2)、子宫肌瘤的分类有哪些?(3)、相应的护理措施有那些?答:(1)发病特点:肌瘤为实质性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大体观可为大瘤体上附有小的仔瘤。
(2)子宫肌瘤的分类:1)按肌瘤的生长部位可分为子宫体部肌瘤和子宫颈部肌瘤。
2)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关系不同,可分为以下3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3)护理措施:1)为病人提供疾病知识,增强治疗信心。
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既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有利于家属参与病人的治疗护理。
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嘱病人注意修养、多休息,缓解焦虑。
2)观察病情,认真护理。
出血多者,除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外,还应正确评估出血量,按医嘱及时止血,对贫血严重者应按医嘱给予输血纠正。
3)鼓励参与决策过程。
护士应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定康复计划,让病人及家属参与治疗护理。
4)提供随访观察,强调定期复查;做好出院指导,手术病人出院1个月后到门诊复查。
7:患者,女, 64岁,主因绝经7年,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
患者57岁绝经,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及阴道流液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