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清洁生产及其技术实例作业题(1)清洁生产审核步骤与方法简述清洁生产审核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筹划和组织、预审核、审核、备选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方案可行性分析和方案实施6个步骤。
当企业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后,为了巩固清洁生产实施的成果,还需要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一、筹划与组织筹划与组织是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第一步,包括获得企业领导的支持、宣传动员和培训、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队伍、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等,这些内容主要由企业自己完成,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
1、取得企业主要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这样可以协调、组织企业各部门积极配合和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并在人、财、物等方面得到充分支持,以保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提出的清洁生产的方案易于实施,通过宣传,使企业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真正认识清洁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2、宣传、动员和培训。
可采用黑板报、内部广播、闭路电视、专题讲座及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重点是:⑴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⑵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必要性;⑶清洁生产审核的内容与方法;⑷每个职工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中的作用;⑸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需要克服的障碍;3、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队伍。
成立清洁生产审核小组,组长一般由主要领导人担任,成员数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审核小组基本任务:⑴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⑵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清洁生产知识;⑶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目标;⑷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及时向领导和职工汇报实施情况;⑸收集和筛选清洁生产方案,并组织实施;4、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应包括清洁生产审核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安排、人员配备及分工等。
二、预审核预审核是在对企业生产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寻找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最大的部位,从而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和企业清洁生产目标,并提出无费/低费方案的过程。
如下图:1、企业现状调查和分析⑴资料收集;⑵现状调查;⑶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⑷确定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消耗及污染物产生量;⑸类比企业资料收集。
2、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⑴备选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确定的基本原则是:i污染物产生量大、能源消耗大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ii污染物毒性大或难以处理处置的部位(单元设备、工段、车间);⑵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方法:简单对比法和权重综合计分排序法。
3、设置清洁生产目标企业设置清洁生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⑴降低物料(原辅材料)和能量(水、电、汽)的消耗;⑵提高产品收率;⑶减少废物产生量。
4、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无费/低费方案多是由于企业生产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而引起的,如水、汽阀门关闭不严,水损耗量大,物料堆放与储存不合理,计量设备不准确或损耗等等。
三、审核审核是对预审核中已确定的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物料投入、生产过程、产品的产出和废物的产生等进行的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建立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水平衡以及污染因子平衡等找出物料流失环节和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最终提出清洁生产方案。
企业审核阶段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如图:1、编制清洁生产审核重点的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应以方框和箭头的方式完整地标示出工艺过程进入系统的各种物料和产的产品、副产品、废水、废气、废渣或残液及其去向等,可以是一个单元,也可以是多个单元。
2、确定物料输入输出⑴物料输入⑵物料输出:输出的物料中有产品、副产品,此外,还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
3、建立物料平衡图和主要污染因子平衡图⑴预平衡测算:根据实测或核算的输入、输出的数据进行生产单元的预平衡测算。
⑵建立物料平衡图:不同的工序对应不同物料的输入和输出,物料平衡图可直观地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
⑶主要组分平衡图:包括原料、产品、副产品、废气、废水、废渣。
⑷水平衡图;⑸主要污染因子平衡图(若污染物排入大气或在单元生产过程中又发生了化学反应,应在图上注明)。
⑹能量平衡图:当某些行业某些生产过程的能耗与节能降耗成为主要问题时,应根据审核需要建立能量平衡图,以找出能量利用的不合理之处。
4、废物产生原因分析。
分析应从影响生产过程的8个方面进行:⑴原、辅材料的能源的输入⑵生产工艺;⑶设备;⑷过程控制;⑸产品;⑹废弃物;⑺管理;⑻员工。
5、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在进行物料平衡及对废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同时可以发现在加强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需进行大量资金投入,也不需进行论证和比较,属于无费/低费方案,应马上实施。
四、方案的产生及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及筛选阶段工作内容程序如图:1、清洁生产备选方案的产生。
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⑴发动职工,提出各种削减污染物量的方案;⑵审核小组成员会同有关专家,参照国内外同类企业先进技术和有关指标提出各种削减污染物的方案;⑶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鼓励各方面人员积极参与,提出各种污染物削减的方案。
2、清洁生产备选方案的汇集和分类一般来说,清洁生产备选方案设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⑴原材料替换;⑵生产工艺改进;⑶设备更新与改造;⑷生产过程优化控制;⑸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⑹加强管理。
3、清洁生产方案的筛选方案筛选有简易筛选法和权重总分计分排序法两种方法,与预审核阶段确定审核重点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筛选因素不同。
⑴简易筛选法:通过定性分析筛选,通常是由审核小组会同企业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专家就技术可行性、环境效益明显、投资费用合理和经济效益良好等几方面进行比较。
⑵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权重因子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
4、继续提出和实施无费/低费方案在方案筛选过程中,对于那些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无费/低费方案,要继续实施,同时将开展预审核阶段以来提出的所有无费/低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五、方案可行性分析对筛选出来的2~3个中费、高费方案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环境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其内容包括:⑴技术的先进性(与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相比较,编制生产流程图及其说明);⑵技术的可靠性(有无实施先例);⑶技术的实用性(能否解决存在的问题);⑷技术的安全性(有无相应安全措施);⑸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性能、价格等);2、环境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影响;⑵排放污染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浓度;⑶对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影响;⑷是否产生新的污染物;⑸排放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回收性;3、经济可行性分析。
分析的主要指标为总投资费用、净现金流量、投资偿还期、净现值及内部回收率。
4、方案的最终确定。
将经过可行性分析的2~3个方案列表进行比较,从中确定技术、环境和经济上均为最佳的方案,此时确定的方案可为1个可为2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六、方案的实施1、制定实施计划;2、筹措资金。
包括:⑴企业自筹;⑵银行贷款;⑶其他专项资金渠道。
3、方案实施资金到位后,开始按计划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直至项目完成。
项目完成之后还要进行跟踪分析,总结取得的环境效益以及实施清洁生产的经验,并与实施前相对比,列表说明清洁生产审核的效果。
七、持续清洁生产持续清洁生产内容包括:1、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
要求:⑴明确工作任务;⑵落实机构。
可考虑以下几种形式:i单独设立清洁生产办公室,直接归属厂长领导;ii清洁生产机构设在环保部门中;iii清洁生产机构设在管理部门或技术部门中。
2、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⑴把审核成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⑵保证稳定的清洁生产资金来源。
3、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清洁生产是没有止境的,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题(2)三个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规范或指标体系资料一.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选取,包括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规划等,用于定性评价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清洁生产实施程度。
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
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为反映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和考核的指标。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分别见图1(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图2(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图3(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图4(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图 1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2 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3 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4 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是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就选用国家要求的数值;凡是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重点大型煤炭企业今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的各项二级指标是行业内目前无法量化或缺乏统计数据的指标,通过对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及生产、质量与环境管理水平的认定,客观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面貌。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煤炭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露天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2;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值见表3;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值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