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高分子成型加工是研究将聚合物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工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原理、配方、加工方法、工艺过程等,测重研究实现转变的方法及所获得的产品质量与材料性质和工程技术因素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主要原理以及一些重要的成型加工方法,熟悉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调节以及高分子制品的质量控制等。
“Form and process of polymer” is a pra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course which will introduce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transforming polymer into practical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including that: the forming principle, formul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cessing procedure of polymer materials.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he meth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factors.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master the main principles and some important processing methods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processing adjust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olymer products.
2.设计思路: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是高分子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是建立在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基础上的。
本课程的内容十分庞杂,包括了成型加工原理、成型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成型模具等几方面。
同时本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本课程从高分子材料的角度学习成型加工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塑料的成型加工方法,橡胶的成型加工方法及纤维纺丝成型。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明确材料的适用成型方法,具备对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的宏观调控的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
后置课程:专业实习。
高分子成型加工是一门处于承上启下枢纽地位的重要专业课程,一方面要应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对课程知识的巩固。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高分子成型加工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目标1:掌握高分子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能对高分子材料进行配方设计,熟悉高分子材料的各种成型加工方法,能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设备、模具的要求,具备编制出合理、可行的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
对应的是毕业要求分指标点3-1:掌握工业规模的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树脂及添加剂)、实施方法及成型加工方法。
目标2:能够通过高分子材料的配方、成型加工工艺及参数等方式对制品性能进行调控,初步具有分析、解决成型加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了解当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并能应用于生产实际。
对应的是毕业要求分指标点3-2:掌握在工程规模的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通过配方设计、工艺改变等手段,提升材料品种性能,具备创新的能力。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例分析。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下作业、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
(2)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完成高分子制品的成型加工设计,能够将课本知识反馈到实际生产活动中。
(3)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掌握高分子成型加工设备的基本操作和典型制品的工艺流程,初步实现课本知识的实践反馈。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参考教材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王贵恒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王小妹、阮文红主编,《高分子加工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沈新元编,《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中国纺织出版社
[3] 周达飞、唐颂超编,《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评分标准
1)学生课堂讨论评分标准
2)实验成绩评分标准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