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汽车驾驶员岗前安全操作培训内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是指公司的交通运输安全,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安全、内部保卫和消防安全。
第二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及“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任务,实行逐级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管理、求真务实,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目标:通过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以安全责任制为主体的安全运作体制,以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反馈机制,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以提高公司员工和出租汽车驾驶员安全素质为前提,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人为对象,落实责任人为主体,执行规章制度为保证,强化安全管理为重点,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实行安全工作目标。
第四条规范安全管理程序:凡发生损失2000元以上的事故应在24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科及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条公司实行以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分级负责制,建立逐级责任制,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运作机制。
第六条安全教育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增强公司员工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提高业务技术素质上。
安全教育的内容:一是以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及有关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中心内容的安全意识教育,公司员工和出租汽车驾驶员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二是以提高公司员工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操作技能为主的安全技能教育,各单位必须经常性、针对性地扎实的开展此项活动;三是以广大群众应知应会为主的安全常识教育,利用标语、悬挂横幅、板报、图片、典型事故案例、知识抢答、简报等方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的特点分别进行。
四是驾驶员饮酒、服用管制药品、不合格的车辆禁止驾驶车辆;进入转盘的车辆礼让转盘内的车辆,转盘外的车辆礼让转盘内的车辆。
安全操作培训制度第一条公司定期组织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思想道德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考试,全面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
第二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在上岗前,公司必须进行安全行车、思想品德、服务规范等方面培训,并对驾驶技术操作进行考试,考核人员必须有二人参加,如实填写考核表,考核里程不能低于十公里。
出租汽车驾驶员安全操作活动日制度第一条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学习。
第二条对无故不到者,严格按《出租汽车承包合同》相关条款给予处罚,同时要求当事人写出书面认识。
第三条为了使出租汽车驾驶员100%都受到教育,会议实行签到制度,对帮别人签到的给予扣款,同时要求代签者写出书面认识。
第四条为不影响大多数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时间及保证学习的质量,对迟到、早退者给予扣款,并于第二天15:00到公司进行补课。
第五条如确实有事或生病不能按时参加会议的,要在会议前向安全管理科长请假,报经理室批准后可于第二天15:00到公司进行补课。
既不请假,又不按时参加学习的视为无故不到会。
第六条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学习到会人员签到制度和安全学习缺席人员补课制度,及时对未参加学习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罚,所得扣款全部放入安全服务基金。
第七条对违章、肇事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定期举办学习班,要求其写出书面检查,通过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安全行车经验,使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第八条根据上级部门及总公司的要求,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全体出租汽车驾驶员开展安全活动。
违章、肇事人员安全操作培训教育制度第一条违章、肇事人员必须在发生违章或事故三天内到公司安全管理科参加学习。
第二条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出租汽车承包合同》等。
第三条视其违章、肇事情节轻重给予停运1~7天进行相关学习,并写出书面认识和学习心得,经公司处理后方能继续营运。
第四条凡发生责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出租车驾驶员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受不到严肃处理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第五条在出租汽车驾驶员安全学习会议上要对违章和事故情况进行分析和通报。
第六条典型事故和重大事故要进行案例分析,使全体出租汽车驾驶员吸取事故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安全活动制度为认真做好本公司各种重大节假日、“春运”、“安全生产月”和季节性的安全行车和专项整治等活动的宣传教育,达到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安全生产素质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参加对象: 全体管理人员和出租汽车驾驶员。
第二条组织领导(一)重大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由法人代表为组长直接负责开展。
(二)一般活动由安全管理科负责组织开展。
(三)其它经常性活动由科室责任人组织开展。
第三条安全活动的内容(一)一年一度的春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二)“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三)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五)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六)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
第四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安全学习会议每月不少于二次,一般由安全管理科负责组织开展。
第五条安全管理科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对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知识宣教。
防行车超速、超载制度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一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必须按车辆准载人数以下标准搭载旅客,严禁超载行驶。
第二条出租汽车驾驶员必须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速在道路上行驶,严禁超速行驶。
第三条超速、超载的出租汽车驾驶员除接受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罚外,公司将在每月的安全学习会议上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条对超速20%或超载30%以上的出租汽车驾驶员给予停运学习一天;对超速40%或超载50%以上的出租汽车驾驶员给予停运学习三天;对超速50%或超载80%以上的出租汽车驾驶员给予停运学习七天。
第五条凡因超速、超载造成交通事故的,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加重处罚,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第一节事故报告制度第一条凡发生交通事故(伤者没有生命危险不得移动车辆,如需移动必须做好记号)出租汽车驾驶员应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立即向交通事故处理部门、所属保险公司和单位报告。
接到报告后,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事故原因,绘制事故现场图,查明伤亡情况,进行初步估计损失,找好证人,做好记录,并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必须要等事故处理完才能驾驶出租车参加营运。
第二条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总公司安工部、行业主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条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总公司安工部、行业主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二)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三)已经采取的措施;(四)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五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六条建立每月安全生产记录,事故报告记录,做到有据可查,年终归档管理。
第七条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事故,否则按公司相关规定给予严厉处罚。
行车事故处理制度第一条处理事故原则:处理行车事故责任人必须以交警部门事故责任认定书(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分清原因,划清责任、按责任论处。
第二条肇事人员必须在发生事故三天内到公司安全管理科报到,公司视其肇事情节轻重给予停运1~7天(日承包金不予减免)进行安全学习培训,并写出书面认识和学习心得后方能继续营运。
第三条凡发生责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受不到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出租汽车驾驶员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不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第四条事故案例分析规定:典型事故要在安全会议上进行分析,重大以上事故要多次分析,做到警钟长鸣。
第五条行车事故造成的损失在保险公司赔偿前由肇事出租汽车驾驶员垫支。
第六条事故损失费用在500元以下的全部由肇事出租汽车驾驶员承担;事故损失费用超过500元以上,除自行承担的500元外,超出部分的事故损失费用由肇事出租汽车驾驶员承担20%。
第七条发生行车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损失自理,并按《出租汽车承包合同》的相关规定加重处罚。
(一)酒后开车;(二)无证驾驶车辆;(三)私自长途营运;(四)将车交给承包人以外的人员驾驶。
行车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出租车安全行车和车辆技术状况的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订本制度。
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和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文件及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的“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二、服从公安、运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文明驾驶、礼貌行车,切实做到不违章行驶、不开带病车,不疲劳驾驶、不超载超速、禁止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证及上岗证的人员驾驶。
三、严禁饮酒、醉酒后驾驶车辆,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吊销当事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公司一律取消其上岗或车辆承包资格。
四、保持车况良好,不擅自改装车辆,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检修,按时进行机动车年检、二级维护保养、技术等级评定检测。
凡未按时检测或检验不合格的车辆,不准投入营运,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
五、营运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驾驶,车辆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应对车辆的制动、转向、轮胎、灯光等技术状况进行常规检查,以确定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若因机械故障否能正常运行或发现有事故隐患的车辆,不准投入营运。
六、服从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自觉接受、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的路检路查工作。
七、确保车辆灭火器、防护网等安全设备的完好,并定期进行检验维护。
严禁乘车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车,以防止车辆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
八、营运中发现乘车人员携带法律法规禁止运输的物品乘车时,应当按规定查验有关手续,确保行车安全。
若发现携带不明动物乘车时,应坚决予以制止。
九、认真执行安全学习制度,每月定期参加安全学习例会,努力学习有关安全行车知识、职业道德、安全驾驶技能、临危应变能力、车辆维护知识,提高安全行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