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1000台/年矿山机械加工
项
目
建
议
书
二〇一三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4
1.1项目名称
1.2编制依据
1.3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
1.4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5投资总额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 工程设计方案------------------------------------------------------- 5
3.1设计原则
3.2总平面布置
3.3机器设备
3.4工艺流程
第四章 劳动定员------------------------------------------------------------- 6
5.1组织机构示意图
5.2定员编制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7
第六章 环境保护 劳动保护 消防安全--------------------------------8
6.1环境保护
6.2劳动保护和消防安全
第七章 项目建设条件-------------------------------------------------------8 7.1建设条件
7.2资源条件
7.3市场条件
第八章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9
8.1投资测算
8.2资金筹措
8.3效益分析
第九章 结论--------------------------------------------------------------------12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名称 广安攀登矿山机器有限公司新建项目
1.2 编制依据
根据县委、政府发展工业的思路,结合我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工业企业的号召,在射洪县金华镇新建1000台套/年矿山机械建项目。
1.3 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
1.3.1区域概况
平泉县,地势平坦,交通畅通,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电力充足、水源丰富,是兴办工业企业的理想之地。
1.3.2 厂址确定
根据区域概况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盘活国有资产、大力发展工业企业的指导思想,确定该项目厂址在射洪县金华镇原老钾肥厂区内。
在厂区内,总占地面积8000m2(12亩),建厂房3600m2,作生产车间、办公、仓库等场所。
1.4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4.1广安攀登矿山机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位于小平故里,厂区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四川广安攀登矿机厂于2002年3月5日创建,厂长郑昭和,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加工,销售:矿山机械零配件,注册资本3300万元,工厂地址设在溪口镇,在职员工320名。 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颚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直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立轴式破碎机、螺旋式洗砂机、皮带式输送机、振动式分选筛、喂料机、液压支柱翻笼机等九大系列,八十余种产品。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优良的检测系统,卓越的产品性能覆盖西部市场、畅销全国各地。公司坚持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在全国建成多网点、多品种的综合发展集团,委托代理人毛明芳具体洽谈矿山机械射洪分公司的合作事务。
1.5 投资总额
1.5.1该项目投资总额为1800万元,其中投资300万元租用土旧厂房并重新整修,投入1000万元新上机器装配生产线2条,投入500万元新建厂房、办公、环保绿化配套设施。
1.5.2项目形成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正式投产后,根据设计要求,预计新投产设备环保达标,年产量1000台套,年销售收入可达6000万元,实现利税1200万元,解决就业100余人。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国外发展迅猛。
矿山机械是在现代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国际标准(ISO),作为一种通用设备,纳入了各国的机械结构规范,在建筑工程、高速公路、机场、市政、水电管线中大量应用。
2.2 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集约、安全、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自80年代后期起,开始引进矿山机械生产设备。先后由德国、意大利引进11套设备。90年代车内科研机构开始研制或仿制矿山机械,到现在已有三十多个单位在生产和销售矿山机械全套设备,年生产能力已达200万台套,分布在26个省、市。从所了解的各省情况看,矿山机械的推广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用于城乡矿山开发及公共建设多达上千万台套,今后还将有较大的增长。国家制定《矿山机械》GB13788-92标准和《矿山机械技术规程》JGJ95-95。国家科委已将矿山机械列入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建设部将纳入“九五”期间重型工业重点推动推广的10项新技术之一。同时利用四川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国家重点建设大型工业,大力推广矿山机械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3扩大社会就业,保障社会和谐
平泉县,每年外出务工有30万人,造成内地更多的留守儿童、老人,实施项目可以就近解决本地劳动力,项目存在资金密集、劳动密集的特点,可以解决上百人的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2.4 矿山机械产品特点
1、矿山机械大型化、智能化、高效节能特点
拥有规模化生产、高效的管理模式、优秀的设备研发团队、高技术的专业人才。同时不断的提升科技含量、优化设备性能、完善服务管理体系,保证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新型的制砂设备和选矿设备充实也为项目性能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矿山机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等各类工程建设中的规模使用,给工程建设单位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 工程设计方案
3.1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政策,高规格、高标准设计。
3.2总平面布置 按照工艺流程,全厂分为厂房、库房、生产辅助设施、办公区、职工生活用房及其它配套区域。
3.3机器设备
该项目的主要机器设备数控机床、粉碎机,变压器、烘干机、拉丝机、成型机、打包机、电动机、航车等主要机器设备。主要生产设备有86台(套)。
3.4 工艺流程
3.4.1该项目主要工艺流程是:
流程图为:
第四章 劳动定员
4.1 组织机构示意图
4.2 定员编制
该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竣工后运营期可安排农村剩余动力100名。具体定员为管理营销人员10名,技术人员20名,各岗位操作人员共70名。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具体来:2012年6月完成租地,项目立项、设计等。
2012年10月工程开工建设;招聘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工作技术培训;设备与安装调试。
2013年6月项目进行试运行与正式运行。
项目建设进度表
项目 2012年6月前 2012年10月前 2013年1月前 2013年6月前
立项、租地、设计
进场施工
招聘人员、培训 董事会
射洪矿山机械公司
喷涂生产线 装配生产线 钣金生产线 设备安装与调试
试运行
正式运行投产
第六章 环境保护 劳动保护 消防安全
7.1 环境保护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办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本身也是变废为宝,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为生态环境保护作贡献。具体实施中,将投资40万元作环保治理资金,对废水、废气进行治理,治理后废水、废气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厂区内种草栽花,使绿化面积达到30%以上,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7.2 劳动保护与消防安全
该项目建成后,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尽最大程度创造和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切实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消防安全上,将严格按照《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办事,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七章 项目建设条件
7.1 建设条件 射洪县地处多市县结合部,地势平坦,建设和经营所需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国道205线及遂回高速路、绵渝高速公路在此相连,随着将来成渝高速铁路的建成,将为该项目创造以铁路、公路为主体的十分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因此,该项目建设和经营所需建设条件完全具备。
7.2 资源情况
该项目所处位置于射洪县金华古镇,在涪江河边,故水资源十分丰富;国网输送电站,因此电力资源非常优越;原材料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该项目厂区周边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满足劳动所需。
7.3 市场条件
由于矿山机械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机械,是一个国家综合机械发展能力的体现,国家给予重点政策扶持。投资项目前景好,不愁销路、效益佳。
第八章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
8.1 投资测算
1、投资测算范围和依据
该项目测算范围为项目建设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投资、水电气配套设备投资、勘察设计费、前期费用、不可预见费,建设期资金利息与技术投资等范围。测算依据:一是目前市场平均价;二是国家计委规定项目费用按总投资8%计算,不可预见费(预备费)按5%计算;三是其他相关测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投资测算
根据投资测算和范围,本项目一期投资1800万元,其具体测算如下:
(一)建设期费用
①固定资产投资
排污设施池等治理一次性支费资金40万元。
②基建费
租地整修厂房300万元。
③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预计投资30万元。
④厂区绿化预计投资5万元。
⑤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费预计投资1000万元。
⑥项目费用
项目费用(前期工作经费、勘测费)按基建与设备购置投资的8%计,为40万元。
⑦不可预见费(含漏算费用、增加的必要开支)按基建与设备购置费的5%计,为25万元。
固定资产及基建投资1800万元。
该项目预计需流动资金1200万元。
8.2 资金筹措
该项目一期预计投资总额为3000万元。
A、成都大宏立公司自筹1800万元。
B、融资贷款500万元。
8.3 效益分析
A、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