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车检修题库

电车检修题库

电力机车检修(机械部)试题库一、填空题:1、电力机车由(电气部分)、(机械部分)、(空气管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装置和(牵引缓冲装置)。

3、空气管路系统括(风源系统)、(制动机管路系统)、(控制管路系统)和(辅助管路系统)。

4、(司机室)是乘务人员操纵机车的工作场所。

5、转向架主要包括(构架)、(轮对)、轴箱、弹簧悬挂装置、齿轮传动装置、牵引电动机和(基础制动装置)。

6、(轴箱)用以固定轴距,保持轮对正确位置,安装轴承等。

7、(齿轮传动装置)将牵引电动机的功率传给轮对。

8、(牵引电机)将电能变成机械能转矩,传给轮对。

10.牵引缓冲装置即指(车钩和缓冲器)。

11、机车在静止状态下,每根轮对压在钢轨上的重量,称为(轴重)。

12、机车每根轮轴所能发挥的功率,称为(单轴功率)。

13、转向架在结构上所允许的机车最大运行速度,称为机车的(结构速度)。

14、轮对一般由(车轴)、(车轮)和(传动大齿轮组成),车轮又由(轮箍)和(轮心)组装而成。

15、轴箱与转向架构架的连接方式,通称为(轴箱定位)。

16、弹簧调整(包括一系、二系悬挂)的主要目的,是要调整机车的(轴重)。

17、EL/23型电力机车传动比是指(从动齿轮齿数)与(主动齿轮齿数)之比。

18、缓冲器受力下产生的最大变形量称为(行程)。

19、缓冲器在全压缩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即压缩缓冲器时,作用力在其行程上所做的功的总和,称为(容量)。

20、缓冲器在压缩过程中,有一部分冲击能量被阻尼所消耗。

其消耗部分能量与容量(总能量)之比,称为(能量吸收率)。

21、脚踏板距轨面高为(200±20)㎜,轨道中心至两脚踏板外侧距离为(1125±50)㎜。

22、同一机车上旁承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得超过(5)㎜。

23、车轴裂纹需经(车削)消除,再经(探伤检查合格)后允许使用。

24、轮箍厚度小于(40)㎜时禁止加垫25、大小齿轮之啮合必须均匀、不得偏咬、啮合面积不得小于(60)%。

26、抱轴箱与(抱轴瓦)必须密贴,安装螺丝孔须符合原设计。

27、大修电车抱轴箱瓦口处之椭圆度,不得超过(1)㎜。

28、同轴左右轮箍内侧距离差不得超过(2)㎜。

29、轮箍轮缘的垂直磨耗不得超过(18)㎜。

30、轮箍宽度与原设计尺寸的偏差为(+6—-4)㎜。

31、轮箍车削后直径的最大差:同轴两轮为(2)㎜同一转向架为(6)㎜同一机车(15)㎜。

32、大小齿轮厚之磨耗厚度不得大于(节圆处量)(4)㎜。

33、大小齿轮的齿在啮合时沿节圆测量之侧面间隙最大为(5.5)㎜。

34、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不得大于(5)㎜。

35、同轴两齿轮沿节圆测量之厚度差不得大于(1.5)㎜。

36、同轴两齿轮之内侧距离差不得大于(1)㎜。

37、轴箱滑板与导框滑板之间的间隙最大:前后之和(5)㎜;左右之和(8)㎜。

38、轴箱后面与轮心的游动间隙和不得大于(14)㎜。

39、抱轴箱瓦口处之椭圆度最大不得大于(2)㎜。

40、抱轴瓦与抱轴箱的局部间隙最大不得大于(1)㎜。

41、车钩尾框销孔长度的扩大不得大于(7)㎜。

42、车钩尾框内侧上下面距离的扩大量最大不得大于(8)㎜。

43、撒砂管底面距轨面高度不小于25mm。

44、撒砂管端面与车轮踏面距离为20±5㎜。

45、通过人体的电流,危害最大的是(50-60)Hz的工频电流。

46、气焊位置(5)m以内不得有可燃物品。

47、噪声在接近(60)dB时,会使正常人烦躁不安。

48、丝锥的构造由(工作部分和柄部)组成。

49、轮箍轮缘厚度原形是(33)㎜。

50、用红丹粉检查齿轮锥孔和轴颈接触面不小于75%,否则应用细金刚砂打磨。

二、选择题:1、电力机车的大修是一种全面恢复性修理,大修后的机车,技术状态基本上应达到( ) 的水平。

(A)新车(B)新车95%(C)新车90% A2、我国铁路主要采用标准轨距,标准轨距是( )。

(A)1543 mm (B)1435 mm (C)1345 mm B3、机车轮对内侧距离为( )。

(A)1453 mm (B)1430 mm (C)1353 mm C4、我部电力机车实行的是( )修理制度。

(A)状态修(B)计划预防修(C)故障修 B5、轮箍车削后的最小厚度是()。

(A)35mm (B)40mm (C)50mm B6、轮箍轮缘高度原形是()。

(A)23mm (B)28mm (C)38mm B7、轮箍轮缘厚度原形是()。

(A)23mm (B)28mm (C)33mm C8、轮箍轮缘宽度原形是()。

(A)135mm (B)140mm (C)145mm B9、运用车轮箍轮缘垂直磨耗最大不得超过()。

(A)15mm (B)18mm (C)20mm B运用车轮箍轮缘厚度最小不得小于()。

(A)23mm (B)24mm (C)25mm A11、更换轮箍时,轴身中心线距离两个轮箍内侧面的距离的最大差是()。

(A)2mm (B)3mm (C)4mm A12、电力机车车钩高度为()。

(A)870+10mm (B)880+10mm (C)890+10mm B 13、电力机车使用的是()。

(A)2#车钩(B)9#车钩(C)13#车钩 C14、排障器距轨面高度为()。

(A)50±15mm (B)60±15mm (C)70±15mm B15、同一机车上旁承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得大于()。

(A)5mm (B)8mm (C)10mm A16、大小齿轮啮合必须均匀,不得咬偏,啮合面积不得小于()。

(A)40% (B)50% (C)60% C17、脚踏板距离轨面高度为()。

(A)200±20mm (B)220±20mm (C)250±20mm B 18、轨道中心至两脚踏板外侧距离为()。

(A)1125±50mm (B)1125±60mm (C)1125±70mm A 19、轴箱上部与轴箱切口之间的间隙为()。

(A)30-50mm (B)40-50mm (C)40-60mm A20、抱轴箱瓦口处之椭圆度,不得超过()。

(A)1mm (B)1.5mm (C)2mm B21、牵引电机弹簧吊架的磨耗板磨耗不得超过()。

(A)3mm (B)4mm (C)5mm B22、砂管管头距离轨面应为()。

(A)50-70mm (B)60-80mm (C)70-90mm B23、砂管管头距离轮缘最远不得超过()。

(A)50mm (B)60mm (C)70mm A24、管路压力试验时,一般试验压力为常用压力的()倍,时间为2分钟,无泄漏。

(A)1 (B)1.5 (C)2 B25、厂修、年修车辆车轴轴身局部最大磨耗深度不得超过()。

(A)3mm (B)4mm (C)5mm B26、前照灯有效射程必须大于()。

(A)60m (B)70m (C)80m C轨面至正架线的最低高度()。

(A)5200mm (B)5300mm (C)5400mm A28、轨面至正架线的最大高度()mm。

(A)5700mm (B)5750mm (C)5800mm B29、两个台车的中心皿,中心间的距离()。

(A)6100mm (B)6150mm (C)6200mm B30、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C)。

A、长相等、高相等、宽相等B、长对正、高对正、宽对正C、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D、长相等、高平齐、宽对正31、一般情况下钻精度要求不高的孔加切削液的主要目的在于(A)。

A、冷却B、润滑C、便于清屑D、减小切削抗力32、电力机车电气部分的主要功用是将来自接触网的电能变为牵引列车所需要的(),实现能量转换,同时还实现机车的控制。

(A)机械能(B)热能(C)动能 A33、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体支承装置和()。

(A)牵引缓冲装置(B)基础制动装置(C)连接装置 A34、轮箍与轮心配合的过盈量为()。

(A)1‰(B)1.5‰~2‰(C)2‰ B大齿轮与轮心配合的过盈量是()。

(A)1‰(B)1.5‰~2‰(C)2‰ A前转向架中心皿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 )。

(A)20mm (B)30mm (C)40mm B37、静止状态时两个转向架中心皿的距离应该是( )(A)6100mm (B)6150mm (C)6200mm B39、轨面至中间连接器的距离是()。

(A)880mm (B)890mm (C)870mm A40、板弹簧上下摆动量是()。

50+5mm(A)50+5mm (B)60+5mm (C)70+5mm A41、空气制动系统,是保证机车()运行的重要装置。

A、安全B、运输C、机械 C42、、风源系统的作用,是及时给机车和( )提供足够的、符合规定压力的、干燥而清洁的高质量压缩空气。

A、动力B、货物C、牵引列车 C43、油水分离器是分离压缩空气中所含的( )杂质,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制动系统在运用中的故障。

A、油B、油、水C、水 B44缓冲器、从板及尾框组装后中心偏差不大于( )mm。

CA2 B3 C545、机车撒砂的目的,是为改善机车车轮与钢轨接触面之间的( )状态。

A、摩擦力B、粘着C、正压力 A46、制动缸鞲鞴行程为( )mm. BA、70±20B、90±20C、110±2047、牵引扁销尺寸不小于( A)mm,牵引扁销与销孔间隙前后不大于( B )mm,两侧不大于( C)mm。

A95×35 B20 C848、同一轮箍上测量各处宽度相差不得超过( )㎜ CA 1 B2 C349、轴承填油量为轴承室总容量的( )。

AA1/2~1/3 B1/3~1/4 C1/4~1/550、轮箍轮缘旋削后的高度差()。

BA0 B-1 C-251、轮箍轮缘旋削后的标准高度( )。

CA26 B27 C2852、轮箍车削后直径的椭圆度( ) 。

BA0.3 B0.5 C0.753安装齿轮副时,若实际中心距大于计算中心距,则使侧隙(B)(A)减小(B)增大(C)不变(D)可变可不变54、套丝时,为了使板牙容易对准工件和切入材料,圆杆端部要倒成(A)的斜角,且使端头处直径小于螺纹内径。

(A)15°~30°(B)45°(C)60°(D)75°55、42536轴承受(C)方载荷。

(A)径向(B)轴向(C)径向与轴向(D)垂直56、EL/23型电力机车中属于一系弹簧悬挂装置的是(B)。

(A)板簧(B) 板簧、卷簧及吊挂螺栓(C)中心皿(D)侧皿57、在轴瓦内表面浇铸一层巴氏合金的目的是(B)。

(A)防锈(B)提高轴瓦的耐磨性(C)润滑配合轴(D)提高强度58、EL/23型电力机车轴箱各位配置的轴承的型号(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