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规章]局机关公务经费管理办法
XX公务经费开支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的规定,根据(XX法201XX号)文件,切实加强公务经费和“三公”经费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公务经费主要包括办公费、稿费、印刷费、邮电费、水费、电费、取暖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及其他费用等。
现将其开支范围、审批程序、报销等分别规定如下:
1、办公费:主要包括日常办公用品、办公纸张、书报杂志、图片和资料印制、小型标牌制作、办公设备耗材和零配件更换等。
办公用品由办公室后勤人员统一采购,实行登记领取。
2、印刷费:主要是书籍、画册、报刊、图表、证本等大宗印刷费用。
由支出单位凭发票据实报销。
3、邮电费:主要包括固定电话费、传真费、网络信息系统通讯费、印江报和物品(信函、包裹)邮寄费等。
由支出单位凭发票据实报销。
4、水费:单位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等支出。
凭发票报销。
5、电费:单位的电费支出。
凭发票报销。
6、取暖费:主要包括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炉具购置费等。
由支出单位凭发票据实报销。
7、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主要包括汽(柴)油费、保险费、车辆维修(保养)费、路桥费、泊车费、洗车费、临时租车费等。
公务用车严格执行。
车辆一律实行派遣制,由办公室调度安排,填写一式二份,详细注明使用部门(人)、采访主要内容、派车任务、乘车人员、目的地、用车期限、行车里程(估算),经分管领导签字认可,一份交办公室备案,一份附在油票后面作为油费报销的重要依据。
派车范围。
XX
单位各类车辆的一般维修和保养,驾驶员必须提前申请车辆的维修部件和保养范围,经办公室同意,即可在本地选择一家综合维修能力强、服务效率高的定点修配厂进行;1000元以下的经办公室同意,1000元(含1000元)以上维修和保养,须经分管领导或主管领导同意,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大型维修和特别保养须经中心主任办公会集体通过后,可在县级以上的大型修配厂进行,废旧部件须送回办公室统一处理,凭修配厂的发票和材料清单,完善相关签字手续后,予以报销车辆维修(保养)费,所发生的费用不得现金支付,一律通过转
帐支付。
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可在项目配套经费中列支。
8、差旅费:主要包括国内城市间交通费(出差乘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费用)、住宿费、途中(或住勤)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补助等费用。
在职人员县外出差。
有相关文件通知的,直接填写,报销差旅费;无文件通知、因工作需要受单位派遣的,经分管领导或主管领导批准后,填写一式二份,注明人员名单、出差任务、期限,一份留着备查,一份附在后面,作为差旅费报销的重要依据。
公务出差不得安排私车,更不得报销私车费。
在职人员县内采访或县外出差,已随派单位车辆的,不得在中填报交通费补助。
公务出差人员应严格执行公务出差审批程序, 坚持厉行节约原则,自行选择规定标准之内与其级别相适应的房间类型住宿, 不得转嫁住宿费。
当天往返的按规定报销城市问交通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不是当天往返,且无住宿发票的,不子报销出差费用,特珠情况须写出说明并报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后, 再报销出差费用。
差旅费报销标准遵照(X法201XXX号)执行,差旅费实行定额包干、总额控制。
9、因公出国(境)费用:包括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原则上严格控制出国(境)批次和人数,其发生费用严格按规定报销。
10、维(修)护费:主要包括设备维护、房屋、水电设施的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维护费等。
设备维护由技术部定期开展维护,需要维修或更换的报分管领导同意后维护,因影响正常播出急需更换的紧急设备,可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意先采购后完善相关程序。
其他维(修)先由办公室组织人员核准后进行维修,再凭发票据实报销。
11、会议费:开支范围包括会议室租金、生活费、住宿费、办公用品费、文件(含资料、图片)印制费、牌证(含标牌、奖牌、证书)制作费等。
按规定凭发票报销。
各单位除采用电视电话方式以及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会议室、礼堂、培训(会议)中心等场所召开会议外, 必须在定点场所召开会议, 且严格执行会议中标价格。
会议会场一律不得摆放花草、不提供水果。
市内所有会议一律严禁用酒,严禁到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严禁以会议名义组织会餐、安排宴请和发放纪念品、饮水杯,严禁组织参会人员到景区景点开展与会议无关的活动。
严禁使用会议费购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固定资产。
所有会议不得自行设立表彰奖励项日,必须表彰奖励的项日须按«贵州省评
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程序报批,未经审批一律不得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会议费报销标准遵照(铜党办法201XXX号)执行。
12、培训费:主要包括应交纳的培训费,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生活费,培训聘请的教师授课费等。
按规定凭票据报销。
持有上级部门要求参加培训或学习的文件通知,且经单位批准的在职人员,可外出参加短期培训学习、脱产进修等,其培训经费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凭票据核实报销;已交纳的培训费中包含了生活费、住宿费,不得另行报销。
举办单位不安排住宿的,住宿费在标准限额内凭发票据实报销,参训期间伙食补助每人每天按50元标准包干使用,不再报销市内交通补助及就餐费用,往返培训地点之间差旅费按规定标准报销。
严禁在培训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和会议费。
市内举办的培训,培训单位严禁乱收费,不得虚报培训费用, 更不得转嫁、推派培训费用。
区县和市直部门异地学习培训考察,要严格执行报批制度, 精心制定考察方案, 严控考察规模和经费。
培训费报销标准遵照(铜党办法201XXXX号)执行。
单位选派外出业务学习培训人员按上规定报销经费。
13、公务接待费:主要包括接待过程中发生的生活费、车费等。
产生费用的报销除按规定凭发票以外,还必须具附“三单”,即检查工作的相关文件或公函、接待清单、财务票据,并于公务接待后一周内一次性结清所有费用,不得赊欠。
一是建立公务接待审批制度。
公务接待按照“先审批、后接待”的管理程序,并严格按照接待公函管理规定注明所有来宾的姓名、职务、日程安排等。
由承办处室根据派出单位公函拟定接待方案,如实填写接待审批表,所有接待凭公函进行接待,所有公函接待报分管领导审定后送办公室存档。
办公室根据领导审批意见和接待限额标准进行安排,未按要求审批的一律不予安排。
二是严格执行接待清单制度,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要认真填写接待清单,如实反应接待的单位、姓名、职务、人数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陪同人员名单、费用及菜单等内容,并作为财务报销凭证附件。
接待对象在 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对同一批次公务接待,必须一次结算清单,不得出现同一公务接待或一张公函多次报账。
三是市内公务接待一律不得饮酒;接待中,不得安排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得赠送礼品、土特产和纪念品等;不得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和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得列支食品、茶叶、香烟、礼品
等与公务接待无关的费用。
四是建立公务接待一事一结制度。
接待任务完成7个工作日内,接待经办人填写报销单据,并附原始票据、接待清单、派出单位公函、接待审批表等凭证。
接待单据及报销凭证由办公室及财务人员初核后,经分管财务领导审核后报销。
凡报销单据及凭证不齐全或者内容不一致的,不予报销。
接待费支付原则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不具备条件确需以现金方式支付的,经办人应书面说明原因,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批。
14、劳务费:主要包括打扫卫生劳务,维修、运输、装卸、搬运劳务,法律咨询、翻译劳务,文体活动教练费,按规定聘用的临时工工资补助等。
劳务费实行按次或按月结算,一律凭劳务发票报销、领取。
15、其他费用。
工作误餐用餐。
在工作时间之外、周末、节假日期间,因工作紧急、确需加班和重要采访活动、大型活动而误餐的工作用餐,须报分管领导同意,参与人员可按每人每餐30元的标准执行。
16、其他规定
(1)财务人员办理大额经济业务规定。
凡支付单笔或者累计款额在2000元以上的经济业务必须通过银行转帐,不得使用现金支付;收款人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银行帐、卡号复印件和电话号码。
出纳员手中的零星支出现金余额在5000元(含5000元)内,不得超过5000元。
(2)购置办公用品。
购置办公用品单价在500元以下的,经办公室主任同意,500元(含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经分管领导同意,1000元(含1000元)以上经主要领导同意,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须经中心主任办公会集体通过后方可购买。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