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现状的研究
【摘要】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获取知识的主要
途径,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课程。
师生互动是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互动,是推动幼儿教学游戏化的关键环节,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概述了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从分析研究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的现状入手,重点对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新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模式,使幼儿在幼儿园实现快乐学习、充分游戏、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活动;师生互动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游戏能增强幼儿的运动能
力和认知能力,能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互动就是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可以在形式上、情感上与心理上互动,师生互动产生的影响是持续连贯而深刻久远的。
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推动幼儿教学游戏化深入开展的关键环节,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也有利于幼儿身心在幼儿园阶段的全面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幼儿园游戏教学中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是新时期广大幼教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征
1.师生互动的基本内涵师生互动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幼儿园游戏
活动中发生
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切行为关系。
师生互动行为是师生双方对彼此语言、行为意义的理解和反馈。
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幼儿与教师是师生互动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幼儿要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幼儿园游戏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有师生互动和生师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师主动发起的互动行为,幼儿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活动进行,处于被动地位。
生师互动是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幼儿期求依赖
教师的指导帮助,属自发性互动。
2.师生互动的基本特征
1)师生互动内容的丰富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和幼儿年龄的特点,需要师生互动的内容丰富而全面,以便展开充分互动。
2)师生互动环境的宽松性。
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幼儿
园活动中重要内容,要突出愉悦性,所以要求幼儿能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快快乐乐地开展游戏。
3)师生互动形式的非正式性。
游戏活动的形式比较
自由灵活,师生互动可以在非正式化的情景下进行,也可以开展个性化游戏互动,增强互动效果。
4)师生互动主体的不平等性。
教师和幼儿虽然同为
游戏活动的主体,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在家庭还时刻受父母呵护。
所以在游戏互动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支持和鼓励,使幼儿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现状
1.师生互动的幼儿主体不稳定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动
地位,发挥着主体作
用,充当游戏活动的“导演” ;幼儿则处于被动地位,充当游戏活动的“演员” 。
教师在游戏中的言行举止,实际动摇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违背了以幼儿为本的现代幼儿教学理念。
2.师生互动的内容形式不丰富在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教师主
动发起的内容是以询
问、指令、警示为主,其他的如启发引导、提醒帮助的内容较少。
生师互动,幼儿主动发起的互动内容是以展示活动或活动结果为多,其他游戏如寻求教师帮助或者教师共同游戏的较少,师生互动形式单一。
3.师生互动的实质效果不显著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幼
儿游戏没有很好地处
理控制和尊重的关系。
一是管控过严,教师干涉、限制幼儿的游戏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幼儿处于“一切游戏听指挥”的状态。
二是放任无度,教师没有明确的游戏目标,
放任幼儿游戏,实际上这种游戏不是游戏,是嬉耍,达不到游戏教育的目的。
4.师生互动的个性差异不突出幼儿年龄小,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依
赖教师,视教师为父
母亲人。
在实际游戏活动中,教师没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个体差异,也没有根据不同儿童的个性特点,制定每个孩子的发展目标,往往是开展集体游戏活动。
教师忽略幼儿的个性化差异,往往容易关注游戏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影响了性格内向的儿童发展。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策略 1.创设轻松愉悦
的互动环境在游戏活动互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主体性,积极
创设游戏环境,使幼儿积极主动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提升认知能力。
教师在修改幼儿设计作品之前,要充分尊重幼儿意见。
教师在展示幼儿设计作品时,一定要善于发现作品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让幼儿获得成就感。
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和宽敞的游戏区域,确保幼儿能随时领取并允许幼儿自由使用。
教师要鼓励幼儿与教师以及小伙伴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展亲子游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2.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计划幼儿游戏教学计划要着眼于幼儿创造
性思维的发挥,要
结合幼儿园或班级实际情况,要对幼儿游戏时间做出明确而
合理的规定,保障幼儿游戏师生互动的开展。
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分组游戏教学计划,减少人数,提高幼儿个体与教师交流、交往的频率,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
教师在分组游戏教学中可以根据第一组师生的交流、交往情况及时调整下一组幼儿游戏教学方案,在反思和实践中提高幼儿游戏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师生互动效果。
3.建设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在幼儿游戏活动
中的角色,努力使
自己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要热爱孩子,和幼儿一起游戏,注重师幼情感交流,做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好长辈,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安全感,从游戏中获得欢乐和情趣,着力营造一种和谐、温馨、自由的心理环境,为师幼互动奠定良好基础。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主动支配游戏活动,敢于与教师交流,乐于与同伴交往,推动更多的师幼互动,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4.探索行之有效的互动模式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游戏互动的新模
式。
比如教师引导
的生师互动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发起互动行为,以教师的指导来弥补幼儿独立活动能力的不足。
教师引导的幼儿间互动模式,由教师或幼儿发起互动行为,幼儿之间彼此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开展游戏合作,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包容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犯错误,要多表扬少批评,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教师可以用一朵红纸花、红五星来奖励有进步或取得成绩的幼儿,力求形成坦诚、宽容的师生关系。
总而言之,教师要注重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以情感交流
为基础,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教师要根据幼儿游戏水平,创新教育观念,支持幼儿求异、探索,能接受幼儿的失败或犯错,并帮助幼儿积极主动战胜困难,纠正错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营造宽松、平等、自由的游戏环境,使幼儿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各类幼儿的身心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
参考文献:[1]史爱芬.幼儿园亲子活动主体定位、互动现状及其改进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 04).
[2] 黄冠珠.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与玩教具的科学配备
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 08)
[3]张冬梅,荣婷婷,左瑞红.浅析幼儿道德品质在幼儿园
游戏活动中的渗透[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 (01) 作者简介:朱守萍,安徽省含山县含城第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