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PPT】《网上交友新时空》说课

06【PPT】《网上交友新时空》说课

2.对于网上交友的注意事项还未有具 象认识,对于现实交友和网上交友的区别 和联系思考不多。
教学目标
一、背景分析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依据 学情分析
慎重对待虚拟世界中的交友,不沉迷于
虚拟世界,学会在现实世界中与同伴交往。
2.能力目标: 能够辩证认识网上交友带来的影响,学
会运用互联网结交朋友。
3.知识目标: 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
知道如何慎重结交网友。
二、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连续情境 问题推进
结合实际 自主生成
三、教学过程
问 卷 展 示 导 入 新 课 学 以 致 用 拓 展 延 伸
设 置 情 境
小 组 合 作 得 出 观 点
提 出 问 题
三、教学过程
学 以 致 用 拓 展 延 伸
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 的友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 里,我们书写自己的故事,体会信任与怀疑 ……当我们回到现实中,这一切又给我们留下 什么?给我们的成长又带来什么?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材相关内容(P54)
一、背景分析
1.具有一定的网上交友经验,并对此
教学依据
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习惯;
设 置 情 境
小 组 合 作 得 出 观 点
提 出 问 题
你支持网上交友么?
环节一:问卷展示 导入新课
过程: 1.展示课前问卷数据 2.学生阐明填写某个答案背后的原因
其他 11%
不支持 22%
支持 67%
设计目的: 1.自省自身,了解他人,导入新课。 2.发现并感受互联网交友的特点。
自我网络形象评价?
环节二: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设置情境2:孟小美在网上结交了好友小枫,但小枫却突然 消失了。 问:小枫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设计目的: 澄清网上交友可能存 在的弊端。
设计亮点: 开放性问题 便于结合生活实际
环节二: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设置情境3:小美与小枫误会化解,小枫提出了 见面的请求。 问:你觉得孟小美应该去见小枫么?
设计目的: 1.知道将网友转化为现实生 活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2.我们在网上结交网友时的 具体注意事项 设计亮点: 使命意识 自主生成态度
三、教学过程
学 以 致 用 拓 展 延 伸
环节三:小组合作 得出结论
小组就情境中的系列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得出以下问题 的结论: 情景一:网上交友的优势 情景二:网上交友的弊端 情景三:如何运用互联网结交网友
突出重点
设计目的: 1.突出教学重点。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环节四: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设置两难情境,学生表明态度
设计目的: 1.检测学习效果。 2.慎重对待虚拟世界中的交 友。
拓展延伸:分析社会现象,升华课堂内容
设计目的: 网上交友不能代替现实生活 中的朋友,学会在现实世界 中与同伴交往。
《网上交友新时空》说课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
南京外国语学校 赵思曦
总体 思路
01 背景分析 02 教学方法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反思
一、背景分析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
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
命成长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思想道德课程标准》相关课程内容
自信有力 9%
内向寡言 15% 沉稳思辨 18% 外向开朗 58%
三、教学过程
学 以 致 用 拓 展 延 伸
小 组 合 作 得 出 观 点
环节二: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设置情境1:孟小美的微信档案展示,孟小美的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友故事。
设计目的: 体现交友对象、交友 内容、交友内容上网 上交友的特点和优 势。
设计亮点: 生活化案例 埋下伏笔
四、教学反思
生活化叙事
来源于生活,超脱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学生参与度
生活中的主体,社会中的个体
教学逻辑清晰
知识点环环相扣,自主生成
谢谢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