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描述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点的确定有关,能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根据生活实例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感爱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在生
活中应用数学。
2 过程与方法:
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
点的方向和距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空间观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感受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2 教学难点
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
【生】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师】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1)医院在图书馆__东__ 偏_北__ __30o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400__米;
(2)图书馆在医院__西__ 偏_南__ _30o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400___米;
(3)动物园在图书馆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m。
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动物园的位置。
思考:第(1)题和第(2)题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第(1)题和第(2)题的参照点不同,第(1)题的参照点是图书馆,第(2)题的参照点是医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
第二章位置与方向(二)第2节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2 探究新知
[1]描述路线图
【投影】出示例题3。
1、学生观察情境图,明确台风移动路线。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师】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
台风从生成地,经过C地和A市,最终到达B市,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2、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第一段,从台风生成到C地。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台风是怎么变化的?
【生】沿正西方向移动。
【师】沿正西方向移动,移动了多长的距离?
【生】移动了540 km。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C地,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第二段,从C地到A市
【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
【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
【师】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了?
【生】以C地为参照点台风从C地向西偏北30o方向移动了600km,到达A市。
【师】同意他说的吗?哪们同学再来说一说。
【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第二次移动呢?是同一个参照点吗?
【生】第一次是以台风生成地为参照点,第二次是以C地为参照点,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第三段,从A市到B市。
【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同意他说的吗?哪位同学再来说一下。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4)第四段,从B市向西移动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
【生】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PPT课件演示】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3、列表整理路线图
【师】你能把台风经过的路线,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生】制作表格,并把路线填入表中。
4、完整描述移动路线。
【师】同桌两人一组,看着图,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径。
全班交流说一说。
【生】台风生成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km,到达C地;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30o方向移动了600km,到达A市;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向北偏西30o方向移动了200km,到达B市;最后台风由B市向正西方向移动了100km,到达D地。
5、归纳总结: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为参照物,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的方向和距离,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的,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达哪儿。
【板书】
描述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1]绘制路线图
【PPT投影】出示情景图。
【师】28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km后向西行驶4km,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km到达终点站。
”根据上面的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1、【师】同学们讨论一下:要画这个示意图,首先得确定什么?
【生】首先确定公共汽车出发时的位置。
【生】小组讨论画图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画图。
(2)组织交流汇报。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画图的步骤:
①确定出发时的位置。
②标出示意图的方向标。
③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④确定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量出图上距离。
2、学生动手尝试画路线图。
【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尝试画出行驶路线图。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图。
画图过程:(1)第一段路:起点站的位置画一个小“十”字(虚线画出),从起点站向
向西偏北40°方向画3 个单位长度,标出地点。
(2)第二段路:以标出的地点为参照点,在此处画一个小“十”字(虚线画出),向正
西方向画4个单位长度,标出地点。
(3)以上一段路的终点为参照点,在此处画一个小“十”字(虚线画出),向南偏西30°方向画出3个单位长度,标出终点站。
3、展示学生作品。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画的。
重点解决:“向西偏北40°行驶3km”以哪个点为参照点?“再向西行驶4km”以哪个点为参照点?“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km到达终点站”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4、归纳总结: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1)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
(4)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板书】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确定起点的位置
以为参照点为中心,确定方向和距离
3 巩固练习
1、教材第22页“做一做”。
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1)要画这个示意图,首先得确定什么?
提示:出发时的位置。
(2)“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 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提示:“向正南方向走50m到路口”以我的位置为参照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 到公园”以路口为参照点。
路线如下:
2、根据下面的路线图,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提示:小玲去书店时的路线:小玲从家向西偏北30o方向走了1000m,到达商场;从商场向西偏南45o走了400m到达书店。
小玲从书店回家时的路线:小玲从书店出发向东偏北45o方向走了400m到达商场,从商场向东偏南30o走了1000m回到家。
填写下表。
答案:
4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描述路线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路线图,并根据路线图画出示意图。
描述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绘制路线图时首先要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然后根据描述,从起点出发,找好方向和距离,一段一段地画。
以谁为参照点,就以谁为中心,画出“十”字方向标,然后判断下一地点的方向和距离。
板书
第二章位置与方向(二)第2节描述和绘制路线图描述路线要讲清:从哪里出发
沿什么方向
移动多少距离
到达哪里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确定方向标和单位长度
确定起点的位置
以为参照点为中心,确定方向和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