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填空题
1. 在房屋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一般由 来完
成。
2. 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 。
不 叫 。
3. 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一般分为 、 和 。
4. 为低层建筑, 为多层建筑, 为中高层建筑, 为
高层建筑。
5.建筑高度大于 m 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6.建筑高度是指自 至 的垂直高度。
7.按建筑使用性质分类,建筑分为 和 建筑。
8.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方面,即 、 和 。
9.民用建筑通常是有 门窗等六大主要部
分组成。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本模数、分模数和
________。
1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 和 两个方面决定的,分
为 级。
12.《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 表示,数值
为 。
13.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是以该地区所定的 为依据。
14.建筑物达到耐火极限的现象有 、 、 三
种。
15.作用在建筑物上的荷载主要包括 、 。
16.在平面图纸上,定位轴线横向编号应该用 ,以 顺序编
排;竖向编号应用 ,以 顺序编排。
17.定位轴线2
1 表示的意义为: 。
18.按建筑主体结构的 年限将建筑分成四级。
二、单项选择题
1.砖混结构承重外墙的定位轴线应 。
A .与墙体中线重合
B .与外墙外缘相距120mm
C .与外墙内缘相距120mm
D .与顶层外墙内缘相距120mm
2.砖混结构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应 。
A .与墙体中线重合
B .与外墙外缘相距120mm
C .与外墙内缘相距120mm
D .与顶层内墙中线重合
三、名词解释
1.民用建筑 2.居住建筑 3.公共建筑 4.建筑高度 5.建筑物
6.构筑物 7.地震烈度 8.耐火极限 9.建筑模数 10.定位轴线
11.燃烧性能
四、简答题
1.简述建筑的构成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2.简述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设计要求各是什
么?
3.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有那些?
4.标志、构造、实际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5.定位轴线为什么应当编号?标注的原则是什么?
6.模数协调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应用?
7.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那些?
基础
一、填空题
1.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
2.至基础低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深。
3.地基分为和两大类。
4.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但最小埋深不小于。
5.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比应为。
6.混凝土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和。
当基础宽度大于350mm时,基础断面多为。
7.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埋深在冰冻线以下约处。
8.钢筋混凝土不受刚性角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_______ 9.基础的埋置深度除与、、等因素有关外,需要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程的特点。
10.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__________
11.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建筑总荷载越大,基础底面积越_______
12.基础埋深不超过______时称为浅基础
13.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为_______,其以下土层为_______
14.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时,基础间的净距应根据_______和_______等确定,一般为
______________的1~2倍。
15.为保护基础,一般要求基础顶面低于设计地面不少于_______
16.基础按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按构造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
以下。
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
A、最高水位220mm
B、最低水位200mm
C、最高水位500mm
D、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2.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为每2皮砖挑出的砌筑方法。
A、1/2砖
B、1/4砖
C、3/4砖
D、1皮砖
3.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
A、抗拉强度大,抗压强度小
B、抗拉、抗压强度均大
C、抗剪强度大
D、抗压强度大,抗拉强度小
4.一般情况下,对埋置在粉砂、粉土和黏土中的基础,基础底面应埋置在冰冻线以下 mm
A、300
B、250
C、200
D、100
5.基础埋深不得过小,一般不小于 mm。
A、300
B、200
C、500
D、400
10.钢筋砼柔性基础中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
A、C7.5
B、C20
C、C15
D、C25
三、判断题
1.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其埋置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不少于200mm。
()
2.当建筑物总荷载不变时,地基承载越大,基础底面积也越大。
()
四、名词解释
1.地基
2.基础
3.基础埋置深度
4.刚性基础
5.柔性基础
6.独立基础
7.条形基础
8.箱形基础
五、简答题
1.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如何?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3.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六、绘简图题
1.用图示例砖、石基础的大放角构造做法。
2.用图示例基础埋深与土质的关系。
3.用图示例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4.用图示例用刚性基础的受力、传力特点。
墙体
一、填空题
1.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和两种,其中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
2.我国标准黏土砖的规格为。
3.墙体按其构造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和组合墙等。
4.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免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
5.散水的宽度一般为,当屋面挑檐时,散水宽度为。
6.常用的过梁构造形式有、和三种。
7.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于相同,高度不小于。
8.抹灰类装修按照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和三类。
9.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三类。
10.空心砖隔墙质量轻,但吸湿性大,常在墙下部砌黏土砖。
11.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mm设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m。
12.窗台应向外线形成一定坡度,要求坡度大于。
13.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度。
14.明沟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坡向排污口。
15、砌筑砖墙时,必须保证上下皮砖缝、、内外搭接,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