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

7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

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标准
第一部分说明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校德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其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高尚道德情操、文明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

在此基础上促进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要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素质教育”为指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提出具体、明确的考核项目和内容,引导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二、考核原则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考核,是一项科学性和教育性很强的工作。

在实施考核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要依据统一的考核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学习态度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要防止感情用事和片面性,克服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在评价中文过饰非,弄虚作假,或单纯依据学科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错误倾向,保证思想品德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充分发挥它的导向调节和激励功能。

2、发展性原则
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正在形成和发展。

因此,评价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评价考核学生,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明确方向、增强信心、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3、整体性原则
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价,把校内表现和校外表现相结合,把平时观察和学年总评相结合,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精确的评价结果,以指导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评价中要克服主观臆断,以偏概全,“一好遮百丑”的现象。

4、教育性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