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
在JIT生产方式的出现之前,世界上很多公司的生产方式采用的是“总动员生产方式”,即一半时间在等待零件一半时间在工作,这样的生产方式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做起事来是事半功倍,严重浪费资源。
而JIT生产方式,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生产线,并且只将所需要的零件、只以所需要的数量、只在正好需要的时间送到生产。
它能够大幅度减少闲置时间、作业切换时间、库存、低劣品质、不合格的供应商、产品开发设计周期以及不及格的绩效。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①建立柔性生产机制,弹性地配置作业人数。
当生产量发生变动时,弹性地增减各生产线的作业人数,以及尽量用较少的人力完成较多的生产。
它与传统的生产系统中的“定员制”是相违背的,是一种全新的人员配置方法。
②品质保证:在JIT生产方式中将品质管理贯穿于每一工序之中,实现提高品质与降低成本的一致性,它导入两种机制:
第一在设备上开发、安装各种加工状态检测装置和自动停止装置,使设备或生产线能够自动检测不良品,一旦发现异常或不良品可以自动停止的设备运行机制;
第二,设备操作工人发现产品或设备的问题有权自动停止生产和管理机制。
从而防止不良品的重复出现或大量出现,避免由此可能制成的巨大浪费。
③模块化设计与并行设计法,模块化设计主要针对电脑、汽车等产品的开发,而并行设计法却可以采用。
它指在开发过程中,以设计部门为主,其它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同时进行有关工作,其目的是提早发现设计上的问题,减少失误或损失,另一方面设计开发完成后立即进行批量生产。
实现JIT生产方式的具体手法和工具有:
①生产同步化:即生产工序、部门间不设置仓库,前一工序的加工结束后,立即转到下一工序,产品连续地生产出来。
同步化是通过“后工序领取”或拉动式的方式来实现的,即后工序只在需要的时间到前工序领取所需的加工品,前工序按照被领取走的数量和品种进行生产,并向更前一道工序去领取所需的零部件,直至原材料供应部门。
②生产均衡化:是实现适时适量生产的前提条件。
所谓的均衡化,是指总组装线在向前工序领取零部件时,应均衡地使用各种零部件,混合生产各种产品。
③生产柔性化:是通过设置细胞(或小型)生产线、固定变动生产线以及简易易拆装生产线等方式来实现的。
当生产量发生变动,可以十分方便地弹性地增减各生产线的作业人数,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地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
④看板管理:看板是JIT生产方式的最独特的部分,其主要机能是传递生产和运送的指令,它是各工序之间、部门之间进行生产沟通的重要工具。
但近年来由于MRP的导入,看板数量已大幅度减少。
JIT的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在需要的时候,按需求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在实施JIT的生产方式首先要暴露企业原生产方式的缺点,然后对企业的设备、人员进行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
来源:/jyjq/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