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说明书
预选取弹簧: ( ),其相关参数如下所示:
弹簧中径
材料直径
螺距
有效圈数
极限负荷
自由高度
极限变形量
弹簧预压缩量:
选模具的修模量:
根据资料[2]式2-22可知,弹簧的总压缩量:
由于 ,即在工作行程中弹簧未被压死,故弹簧选取合适。
该弹簧的安装长度:
取安装长度 。
初选压力机
计算落料过程中所需冲压力
压力机所需压力:
落料冲裁力
式中 为冲切的周边长度,
为材料厚度,
为材料抗剪强度,对于LF21M防锈铝合金,由资料[1]表4-3查得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落料对应的卸料力和推件力
根据资料[4]式1-13可得:
卸料力:
根据资料[4]式1-14可得:
推件力:
式中 为卸料力系数,根据资料[4]表1-8可取 ;
为推件力系数,根据资料[4]表1-8可取 ;
对于筒形件部分,根据资料[1]表4-3常用旋转体拉深件坯料直径计算式可查得:
坯料直径
式中
代入数据可得:
对于板弯曲部分:r/t=4,查表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
则由资料[1]第四页公式有:
综合以上两部分,考虑下材料的流动,取 。
坯料尺寸如图3-1:
图3-1
排样、搭边及条料宽度
排样
由于零件对称,故采用直排。
为零件最大极限尺寸, ;
为凹模制造公差,根据资料[5]表4-21可得 ;
为凸模制造公差,根据资料[5]表4-21可得 ;
为拉深模间隙,根据资料[5]表4-20可得 。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凹模直径: ,经圆整为
凸模直径: ,经圆整为
落料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落料凹模结构和固定方式
用于落料的凹模,一般选用整体式结构。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和工位数,凹模外形选为矩形。由于尺寸较大,采用销钉和螺栓紧固在模座上。
内六角螺钉
根据资料[2]表,参照装配空间大小:
选取拉深凸模和下模座联接的内六角螺钉为: ( )
选取落料凹模和下模座连接的内六角螺钉为: ( )
选取凸凹模和上模座连接的内六角螺钉为: ( )
紧定螺钉
根据资料[2]表7-60,参照模柄上紧定螺纹孔直径:
选取紧定螺钉为 ( )
定位销
根据资料[2]表7-61,参照装配空间大小:
落料凹模外形尺寸
根据资料[2]式可得:
凹模板厚度: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板宽度:
沿送料方向的凹模板长度:
式中 为垂直于送料方向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 ;
为沿送料方向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 ;
为由 和材料厚度 决定的凹模厚度系数,根据资料[2]表可得
为沿送料方向凹模孔壁至凹模边缘的最小距离,根据资料[2]表可得 。
选取落料凹模和下模座之间的定位销为: ( )
选取凸凹模和上模座之间的定位销为: ( )
选择模具材料
由于板材材料 较易冲压成型,零件几何形状简单,厚度较小,批量不大,为了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根据资料[2]表,选择拉深凸模的材料为 ,热处理硬度应达到 ,落料凹模材料为 ,热处理硬度应达到 ,凸凹模材料为 ,热处理硬度应达到 。
为下模座高度, ;
为弹簧压缩量最大时的长度, ;
为卸料板厚度, ;
为落料凹模厚度, 。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模具闭合高度:
而压力机的最大闭合高度:
压力机的最小闭合高度:
压力机的垫板厚度:
根据资料[4]式2-24可知,压力机的最大最小闭合高度应满足如下条件: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成立
故压力机闭合高度选取合适。
为拉深凹模圆角半径,根据零件外形,估取 ;
为单位压边力,根据资料[2]表4-25取 。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拉深力
根据资料[2]表4-17可得:
无凸缘圆筒形拉深件首次拉深时拉深力:
式中 为第一次拉深圆筒壁中径, ;
为材料厚度, ;
为材料抗拉强度,对于LF21M防锈铝合金, ;
为修正系数,参照资料[2]表4-18,可取 。
厚度:1mm
数量:10件/架
第二章工艺分析
零件基本信息
如图1-1所示零件:
产品名称:支架
材料:LF21M防锈铝(退火)
厚度:1mm
数量:10件/架
工件的拉深工艺性分析
1.拉深件的结构简单、对称,无急剧的外形变化;
2.拉深件的高度应满足 ,其中 为拉深件壁厚中径
对于本工件: ,满足要求。
3.拉深件底部与筒壁的圆角半径应满足 ,其中 为壁厚
对于本工件: ,满足要求。
4.对于中间孔洞的翻边
K=10/15=>(极限翻边系数),满足要求。
综合以上四点,该工件符合拉深工艺要求。
考虑到零件形状及机床受力情况,采用两个零件同时加工后切割分离的方法。
相关参数如图2-1所示:
图2-1
工件的冲裁工艺性分析
工件内外形转角处无尖角,该工件符合冲裁工艺要求。
方案3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优化了方案1的步骤,落料拉深同时进行,精度好,效率高
综合比较后,选用方案3较为理想。
第三章 工艺计算
拉深件的修边余量
工件高度
工件相对高度 ,其中 为拉深件壁厚中径;
根据资料[5]表4-1可查得修边余量 。
零件展开料的尺寸计算
展开料按一筒形件和一弯板计算,给定切割余量为6mm,需另外选择切割模具。
确定工艺方案
对于上述零件,可能的工艺方案有:
1.下料→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切割→修边;
2.下料→落料→冲孔→拉深→翻边→切割→修边;
3.下料→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切割→修边。
比较上述三种方案:
方案1采用单工序模具,需要的模具数量多。
方案2采用冲孔在拉深之前完成,在拉深过程中,冲孔的孔径容易变化,从而影响随后翻边的尺寸精度。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凹模刃口尺寸: ,经圆整为
凸模刃口尺寸: ,经圆整为
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根据资料[2]表7-19确定拉深件外形精度为 ;
根据资料[2]表7-17确定模具精度为 。
由于工件的尺寸标注在外形上,根据资料[5式4-38可知:
凹模直径:
根据资料[1]式4-39可知:
凸模直径:
式中 为零件公差,由于零件精度为 ,根据资料[2]表7-14可得 ;
凸模直径:
式中 为零件公差,由于零件精度为 ,根据资料[2]表7-14可得 ;
为零件最大极限尺寸, ;
为实际尺寸落入公差带范围内的系数,由于零件精度为 ,取 ;
为凹模制造公差,因模具精度为 ,由资料[3]表7-14可得 ;
为凸模制造公差,因模具精度为 ,由资料[3]表7-14可得: ;
最小合理使用间隙,根据资料[5]表2-6可得 。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材料利用率
对于该排样方案,可求的其材料利用率 ;
代入数据可得:
成形系数
拉伸系数
根据拉伸系数定义:
拉伸系数:
式中 为拉深件壁厚中径;
为坯料直径。
根据资料[2]表可得:LF21M常规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为 ;
由于 ,故该工件可以拉深成形。
冲压力计算
落料冲裁力
根据资料[4]式1-12可得:
设计辅助零件
卸料板
根据资料[2]表可知:
在卸料板宽度 ,冲件料厚 时,弹压卸料板的厚度为 。
取 ,材料为45钢,热处理 。
由[2]查得:与凸模配合处间隙为 。
推杆和推件块
根据资料[2]表,参照结构要求,选择带肩推杆为 ( )
推件块厚度选为 ,材料为45钢,热处理 。
参照资料[2]表,取推件块与凸凹模间隙为 。
公称压力
功率
滑块行程
滑块行程次数
工作台尺寸
最大封闭高度
垫板厚度
模柄孔直径
第四章模具设计
落料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由于模具结构简单,故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
根据资料[2]表7-19确定冲裁件外形精度为 ;
根据资料[2]表7-17确定模具精度为 。
根据资料[1]表2-1可知:
凹模直径:
根据资料[1]式2-1可知: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凹模板厚度: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板宽度:
沿送料方向的凹模板长度:
根据模座的国标尺寸,调整尺寸:
根据拉深行程和压边圈厚度,调整尺寸:
凸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拉深凹模圆角半径
根据资料[5]式4-36可知:
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
式中 为坯料直径, ;
为坯料直径, ;
为材料厚度, ;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取拉深模间隙:
凸凹模其它外形尺寸
(1)凸凹模高度
根据模具安装关系可知:
凸凹模高度:
式中 为弹簧安装长度,
为卸料板厚度,预取
为凸凹模下表面与卸料板下表面的距离,可取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考虑拉伸要过圆角等因素,取凸凹模高度:
(2)凸凹模凸缘高度
由于凸凹模与上模座采用M10内六角螺钉连接,螺纹深度应不小于 。
校核压力机
功率校核
根据资料[2]式可知:
压力机电机功率:
式中 为不均匀系数,取 ;
为拉深功, ;
为压力机每分钟行程数, ;
为压力机效率,取 ;
为电机效率,取 。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
压力机电机功率:
由于 ,故选取的压力机额定功率合适。
压力机闭合高度校核
根据设计结构可知:
模具闭合高度:
式中 为上模座高度, ;
压边圈和顶杆
根据实际结构要求,选取压边圈厚度为 ,材料为45钢,热处理 。
压边圈与毛坯接触的一面,要保证毛坯顺利流入筒壁,应保证粗糙度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