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重力上大附中何小龙师院附中李忠海课题重力课型新授课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铅垂线的应用.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2.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重锤、细线、橡皮、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刻度尺等.教学难点重心、铅垂线的应用.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G=mg.重力的大小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方向垂直,不同于垂直向下.4.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析数据(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参照教材P10提供的方法作出图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教师找多组学生出示实验记录,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予肯定,教师进一步补说明.方法提示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的关系时用到了图象法.m——质量,单位为kg注意:g是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常数.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因为g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两极上g值最大,g=9.8N/kg是个平均值,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g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也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16g地.板书: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3)用公式表示为:G/m=g (或G=mg),g取9.8N/kg.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一块质量为0.5 kg的冰,它所受的重力为N.若它遇热融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根据公式G=mg可得,冰的重力G=0.5 kg×9.8 N/kg=4.9 N.若冰遇热融化成水,水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也不变.答案: 4.9不变易错提醒: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性质力.而质量则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且二者单位不同.2.联系:G=mg.进行新课在线的上端钉一个钉子,将铅垂线拴在下面.便可用它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2)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当把它放在桌面上时,如果铅垂线与所画的直线重合,说明桌面是水平的,若不重合,被检查的桌面就不水平.因为A木板与B木板互相垂直.若桌面水平,B木板就是水平的,A木板上的刻线就在竖直方向上,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铅垂线总是竖直向下,这时两线重合.桌面不水平时,B木板也不水平,刻线就不在竖直方向上,铅垂线就不能与它重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想想议议》,并回答问题.生:这里说的“下”指的是地球的中心.2.重心师最后,我们来研究重力的另外一个要素: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好,先看一个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教师在刻度尺的重心处标上记号,引导学生理解刻度尺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对重心的六点认识”,并讲解.对重心的六点认识(多媒体课件)①重心是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点;②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铅球的重心就在球心;③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④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图甲所示,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甲乙⑤薄板重心的求法(悬挂法):薄板的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求出,如图乙所示.先在A点把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板悬挂起来,同理可知,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O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规律总结:画重力的示意图的步骤:一定物(确定受力物体);二定点(确定并画出重心);三定向(竖直向下);四画线(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五标记(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重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知识拓展:生活中,物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有关,降低重心可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物体的稳定程度还与支持面的大小有关.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重力.知道了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个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铅垂线.还知道了重力的作用点——重心的位置.教材习题解答想想议议(P9)飞机投放的物资,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向地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解答:向上抛出的篮球会落回地面、瀑布飞流直下、向上跳起的人最终落回地面,这些都证明重力的存在.如果没有重力,雨滴不会落下,向上跳起的人会飞起来,河里的水不会流动.想想议议(P11)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南规律总结:(1)地球上的所有物体,不管质量是大是小,也不论有无生命,均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3)重力是非接触力,位于地球附近的物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知识拓展:失重现象:如果失去重力,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将会飘在空中,河里不可能有水流动,不可能有下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舱内,宇航员可以体会到失重带来的不方便.实际上,处于“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还是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失重”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并没有真正失去重力,不然他们会随太空舱一起永远离开地球.解答:对于南美洲居民,他们也是脚朝下,站在地面上,通常我们说的“下”,指的是竖直向下,大致指向地心的方向.动手动脑学物理(P14)1.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N,它的质量是多少千克?2.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牛?3.一个桥头立着如图7.3-11所示的限重标志牌.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牛时,桥就可能被损坏?4.若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怎样操作?请作图说明.5.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7.3-12).1.解答:m=G/g=30N/9.8N/kg≈3.06kg2.解答:G月=16G=16mg=1/6×90kg×9.8N/kg=147N3.解答:G=mg=15000kg×9.8N/kg=1.47×105N.即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超过1.47×105N时,桥可能被压坏.4.解答:还需要铅垂线.如图,让三角尺一直角边AB与桌面(或地面)重合,另一直角边CB与地面垂直,看铅垂线OG是否平行于CB.若OG平行于BC,则桌面(或地面)水平;若OG不平行于BC,则桌面(或地面)不水平.5.解答:难题解答例题2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砖块侧放在地面上,最后竖直放在地面上,则其重心位置和重力大小()A.重心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B.重心高度减小,重力大小减小C.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增加D.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不变解析:因为砖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所以水平放置时重心的高度低于竖直放置时的重心高度.因为砖的质量不变,所以砖的重力不变.答案:D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小组问题探讨: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重心是如何变化的?在加满水的过程中重心又是怎么变化的?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