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简表
(完整word版)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简表
王韬、郑观应、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邹容、章太炎等
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
主张
中国的一切都尽善尽美,无需改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科技,目的主要在于对付外国侵略者,维护清王朝统治。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主要在于对付农民起义,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政治(君主立宪)
经济(振兴工商业)
文化(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改良手段建立君主立宪,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
“民主共和”
——认为制度和技术都不好。
“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制度、技术、文化都不好,文化变革尤其重要。
目的
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在保留清王朝统治的情况下发展资本主义(温和的改良主义)
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学习的领域
不学习
技术
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文化
学习趋势
由浅入深
重大实践活动
编《四洲志》、
《海国图志》,试制战舰
洋务运动
无(停留在理论层面)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作用
开眼看世界
跨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只学技术,不改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为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论战-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做这类题时,分析观点属于哪一个派别,仍然要结合材料作答,不能机械照搬)
⑶鸦片战争的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内忧外患)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思想条件(西方思想传入)
⑴民族危机
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⑴民族危机
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辛亥失败
民族资义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思想传播
尊孔复古逆流
代表人物
倭仁等
林则徐
魏源
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主要起到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政治上:
①推翻了清王朝②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动摇封建统治思想,传播西方科技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五四打下思想基础
几大派别关系
顽固派曾与洋务派论战(本质上都属于地主阶级,争论无质的区别)
顽固派曾与维新派论战-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革命派与改良派(梁启超为首)论战
近代中国几大政治派别情况简表
地主顽固派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保皇派
时间
一直存在
19世纪40年代左右
19世纪60-90年代
19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15-1919
背景
⑴经世致用(思想基础)
⑵封建统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