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UML大作业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UML大作业
6
3.系统类图
3.1 系统类
通过对系统的不断分析和细化,可识别出下述界面类、类的操作和属性。
类 家居设备信息 Equipment 私有属性:
属性名 Enumber Ename port command date frequency Cdate 公共方法:
方法名
含义 家居设备编号 家居设备名称 家居设备收发信号端口 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创建日期 接受指令次数 接受指令时间
管理员的用例图如下(图 1-3):
管理员
用户权限授予
用 户 MA C地 址
系统管理模块
管 理 终 端 MA C地 址
登录
图 1-2 管理员的用例图
2.控制系统逻辑结构
根据我国家用电器行业的具体情况,在家用电器生产商各自独立、互不兼容 和家用电器非数字化。智能化的情况下,充分考虑了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交互 性以及自学习能力等方面,给出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其逻辑结构 如图所示:
3.1 系统类 ......................................................................................................................... 7 3.2 类图 ............................................................................................................................11 4.系统交互 ...............................................................................................................................11 4.1 家庭用户的行为 ........................................................................................................11 4.2 管理员的行为 ........................................................................................................... 13 5.系统状态图 .......................................................................................................................... 15 5.1 家庭用户信息状态图 ............................................................................................... 15 5.2 家庭用户使用设备状态图 ....................................................................................... 16 5.3 设备连通监测状态图 ............................................................................................... 17 6.系统活动图 .......................................................................................................................... 18 6.1 家庭用户与智能家居设备活动图............................................................................ 18 6.2 管理员活动图 ........................................................................................................... 18 7.系统组件图(构件图) ...................................................................................................... 19 8.系统部署图 .......................................................................................................................... 20 9.总结与体会 .......................................................................................................................... 20
2
1.需求分析
1.1 项目背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 home 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 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 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 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用户的事件流:环境监控。 智能安防。 控制灯光。 控制窗帘。 控制电器。 影音娱乐。 多屏互动。
用户的用例图如下(图 1-2):
环境监控 智能安防
控制窗帘
用户
控制电器
控制灯光
多屏互动
影音娱乐
图 1-2 用户的用例图
5
管理员的事件流:管理员对家庭用户进行授权。 管理员对系统功能性模块的管理。
XXXXXXXXXXXX 专业
《计算机软件建模》大作业
项目名称: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批阅: 成绩:
XXXXXXXXXXXX
属性类型 String String String String Date int Date
含义说明
getEnumber() : void setEnumbrt() : String getEname () : void setEname () : String getport () : void setport () : String getcommand () : void setcommand () : String getDate () : void setDate () : Date setfrequency () : Int setCdate () : Date
管理员
对家庭用户 进行授权
系统功能性 模块管理
登录
图 1-1 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图
MAC地址绑定,终 端信息匹配 强制关闭系统
暂停运行
系统检修
4
1.3 系统用例模型
网上租房系统事件流描述及用例图 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中的参与者和
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 在本系统中,参与者为用户和管理员
创建修改家居设备编号 获取家居设备编号 创建修改家居设备名称 获取家居设备名称 创建修改家居设备收发信号端口 获取家居设备收发信号端口 创建修改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获取家居设备控制指令 创建修改创建日期 获取创建日期 获取接受指令次数 获取接受指令时间
类 家居设备信息目录 EquipmentItem
私有属性:
3
影音娱乐。 多屏互动。 管理员对家庭用户进行授权。 管理员对系统功能性模块的管理。 根据以上分析,给出图 1-1 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图:
智能家居 控制系统
用户
智能安防 系统
智能监控 系统
灯光控制 系统
窗帘控制 系统
电器控制 系统
影音娱乐 系统
多屏互动 系统
安防报警 环境监控 控制灯光 控制窗帘 控制电器 影音娱乐 多屏互动
本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便依托于该背景下,为满足人们对生活趋于个性化、定 制化、自动化,对生活的便捷及乐趣的要求,以及更高效的家居需求,与之相较 人们对家居的智能化需求,我们将设计出更高效、更简易、更安全的家居生活。
1.2 需求分析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域描述如下: 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用户可以直接对安防、监控、灯光、窗帘、电器、 影音娱乐、多屏互动等家居进行管理和操作,但必须由中心管理员进行权限授予。 中心管理员的账号唯一,是由家居控制系统设计员进行的不可修改初始密码,管 理员拥有绝对权限,并可赋予其他成员使用权限。 对上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域描述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如下功能性需求: 智能安防。 环境监控。 控制灯光。 控制窗帘。 控制电器。
属性名
含义
Enumber
家居设备编号
Ename
家居设备名称
port
家居设备收发信号端口
date
创建日期
frequtring String String Date int
2.控制系统逻辑结构 ................................................................................................................ 6 3.系统类图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