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传染病上报

医院传染病上报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4种疾病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发病日期:不是入 院日期,发病14天 内留大便
15岁以下AFP患者处置流程
肺结核疫情管理要求
肺外结核上报要求
感谢您的聆听
感染管理科
1、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4) 1) 30 2) 25 3) 40 4) 39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5月1日期,“结核性胸膜炎”上报时应选择 肺结核分类中的哪一类?(4) 1) 利福平耐药 2) 病原学阳性 3) 病原学阴性 4) 无病原学结果 3肺外结核上报时应如和填报?(1) 1) 其他:—— 2) 病原学阳性 3) 病原学阴性 4) 无病原学结果 4、AFP大便留取要求包括(1.2.3.4) 1) 发病14天内 2) 间隔24-48小时 3) 8克 4) 大拇指末节大小
肠结核、 骨结核、 脊柱结核、 肾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诊断报告类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HIV初筛阳性上报要求
HIV初筛阳性上报流程
患者告知时的注意事项
1
2
10岁以下
监护人
3
4
10-16岁
监护人 本人
16岁以上
本人
艾滋病临床诊断标准
➢ 现住址填至门牌号 ➢ 有工作单位的填全工
作单位 ➢ 一律报HIV ➢ 电话号码真实
户籍地:不是现住址, 户籍地管理
实验室检测结论:确认检测阳性 确认检测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确诊日期:不填,我们不报艾滋病
9接触流感患者的哪些物品应戴手套并脱手套后应洗手 (1.2.3.4) 1) 血液、 2) 体液、 3) 分泌物、排泄物、 4) 呕吐物及污染物品
10肺结核病人管理要求(1.2.3.4) 1) 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应立即上报传染病上报卡 2) 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应立即转诊至结核病防治
定点医院 3) 为患者开具转诊单并完善转诊记录 4) 转诊患者就诊期间或转诊时不能开具抗结核药物
1
2
3
4
AFP患者管理要求
监测病例定义
•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 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 AFP病例的诊断要点
• 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监测病例定义
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吉兰巴雷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5、流行性感冒应采取那种隔离措施(2.4) 1) 空气隔离 2) 飞沫隔离 3) 消化道隔离 4) 接触隔离 6、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4)
1血常规 2尿常规 3HIV抗体筛查试验 4HIV抗体确诊试验 7、流感患者的管理包括(1.2.3.4) 1) 隔离 2) 咳嗽礼仪 3) 手卫生 4) 环境物表消毒 8、流感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应配备的防护用品包括(2.3.4) 1) 外科口罩 2) 医用防护口罩 3) 护目镜 4) 隔离衣
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 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 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 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 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传染病上报
HIV初筛阳性患者上报要求 3 AFP患者管理要求 4 肺结核患者管理要求 5 流感诊断标准及防控措施
三甲评审要求
院感三甲评审相关条款
诊断 实验室阳性结果
院感三甲评审相关条款
院感三甲评审相关条款
院感三甲评审相关条款
院感三甲评审相关条款
院感三甲评审相关条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