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2017·广东模拟) 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 . 风力发电B . 天然气燃烧发电C . 烧火取暖D . 煤油燃烧推动长征五号火箭升空2. (2分) (2018九上·苏州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3. (2分)(2019·宿迁)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A . 用洗洁精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洗油污也是乳化作用B .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 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4. (2分)(2020·金山模拟) 存在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 . 空气B . 蒸馏水C . 双氧水D . 氯酸钾5. (2分) (2020九下·丛台月考) 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中的()A .B .C .D .6. (2分)(2019·松江模拟)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判断错误的是()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 n的数值为9C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Y→3ZD . 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7. (2分)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11日闭幕,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下列做法中不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A . 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 .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C . 增高燃煤气体排放的烟囱D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8. (2分) (2018九上·玄武期末)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 .B .C .D .9.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的离子交换B . 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溶液的pHC . 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溶解的过程D . 利用木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以间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 (2分)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A Cu(Fe)CuSO4溶液加入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B CO2(H2O)氧化钙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氧化钙的U型管C NH3(H2O)浓硫酸混合气体通过有浓硫酸的洗气瓶D NaOH溶液[Ca(OH)2溶液]CO2气体通入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A . AB . BC . CD . D11. (2分)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食物是()A . 白菜B . 香蕉C . 鲜鱼D . 黄瓜12. (2分)(2017·卧龙模拟)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 混合物:海水、空气、冰水混合物B . 合成材料:橡胶、塑料、合金C . 氧化物:一氧化碳、葡萄糖、氧化铜D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13. (3分)(2019·市南区模拟)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4. (2分)(2017·苏州模拟) 在含有大量Na+、NH4+、Cl-、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 OH-B . Ag+C . Ba2+D . NO3-15. (2分) (2018九下·岳池月考)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9题;共49分)16. (8分) (2015九上·陇西期中) 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化学符号2H________Mg2+________符号的意义__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__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2)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________(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17. (4分) (2019九上·江夏期中) M元素的离子结构都可用示意图来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x=13,y=________;M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该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
(2)若x=9,下列微粒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M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18. (9分) (2019九上·兰州期末)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电解水的产物中有一种是很好的清洁燃料,其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图所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3)如图是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B . 此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C . 此装置能把硬水变为软水D .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4)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在常温、常压下,水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
“热冰”有许多实用价值,如开发新药、用于纳米打印机等,还可能用来______(填写序号)A . 代替干冰B . 防止冰川熔化C . 在室温下制作冰雕D . 建室温溜冰场19. (4分)(2017·长春模拟)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2)为除去水中的异味,常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3)高层建筑失火,常用水灭火,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20. (3分)(2016·怀化)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________克A.(2)T2℃时,A和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3)三种物质中________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1. (4分) (2020九上·曲阳期末) 生活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洒出的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应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
(3)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生活中,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
22. (6分)(2013·桂林)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_;(2)煤燃烧排放出的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根源.(3)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可吸入颗粒物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以下途径中,产生PM2.5的相对较多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a、汽车尾气;b、道路尘土;c、煤炭不完全燃烧排放出炭粒;(4)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目前已采取将煤气化的措施,此过程可看做是碳和水反应生成分子个数比为1:1的可燃性气体.请将其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H2O ________+________.23. (5分)(2020·长春模拟) 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CaCO3、MgCl2、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实验过程如下:(1)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判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2)为了确定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否存在,取无色溶液d样品,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白色固体还含有________;(3)若所得的溶液b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对于无色溶液b和白色固体a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 . 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白色固体aB . 鉴别稀盐酸和氨氧化钠溶液:取样,分别滴加无色溶液dC .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取样,滴加过量的无色溶液d24. (6分) (2017九上·普陀期末)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碳元素,请完成下列填空: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状态有游离态和________,写出一种碳单质的名称________;② 采用木炭取暖,不通风往往会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而一氧化碳的产生,人们往往不能感知,是由于其具有________的物理性质。
葡萄糖(C6H12O6)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 (共3题;共17分)25. (7分) (2017九上·文登期中) 用科学方法去探究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科学研究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观察、比较、分类、类比、归纳等是我们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科学方法。
a.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客观事物的主动感受和知觉。
b.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方法。
c.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
d.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方法。
e.归纳是从个别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方法。
小华在探究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在他的实验记录里的如下五个陈述中,请说出每个陈述分别是运用了上述哪一种科学方法?(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填编号)①________选择的物质中紫色石蕊属于酸碱指示剂、镁和铁属于金属单质、碳酸钠和硝酸银属于盐、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
②________镁条与稀盐酸作用产生大量的气泡,试管壁发热。
③________镁条与盐酸的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