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题及答案
A.生物碱B.苷类C树脂类D.油脂类E.有机酸类
1-3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
一、A型题
1•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有(A)
A.天冬、苦杏仁B.鲜藿香、生地C.硇砂、青盐D.没药、乳香E.红花、黄芪
2•属于现代贮藏保管养护新技术的是(E)
A.清洁养护法B•防湿养护法C•密封贮藏法D•对抗同贮法E.气调贮藏法
二、X型题
1.中药炮制的专著有(ACE
A.雷公炮炙论B.神农本草经C.炮炙大法D.本草蒙筌E.修事指南
2.在历史上炮制又称(ABCDE
A.炮炙B.修治C.修制D.修事E.治削
3•药典的三类法是指(ABD)
A.净制B.切制C.炮制D.炮炙E.修制
4.五类分类法包括(ABCDE
A.修治B.水制C.火制D.水火共制E.其他制法
10•贮存药物时,库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A)
A.60%^ 70%B.60%^65%C.70%^ 75%D.65%^ 70%E.70%^ 80%
11•对于有效成分不清楚的炮制品,常用何法判定质量(A)
A.测定浸出物的含量B.测定含水量C.测定灰分D.色泽E.组织鉴别
12.评价炮制品安全性的方法是测定(A)
5.“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代所总结。(明代,缪希雍)
四、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 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1-2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一、A型题
1.蜜制甘草属于(A)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
《中药炮制》习题及答案
1-1
一、A型题
I.中药炮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
A.原始社会B.春秋战国C.梁代D.南北朝E.汉代
2•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总结者是(C)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3•三类分类法的提岀者是(D)
A.张仲景B.李杲C.王好古D.陈嘉谟E.张元素
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C)
6.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计,不得过(A)
A. 0.15%B. 0.20%C.0.25%D. 0.10%E. 0.05%
7.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马钱子粉含士的宁(C21H22N2O)应为(A)
A. 0.78%〜0.82%B. 0.75%〜0.80%C. 0.70%〜0.82%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雷公炮炙论D.炮炙大法E.修事指南
5.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D)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6.《本草蒙筌》的作者是(C)
A.陶弘景B.李时珍C.陈嘉谟D.张仲景E.张仲岩
7•生熟异用学说提岀者是(A)
A.张仲景B.傅仁宇C.陈嘉谟D.陶弘景E.孙思邈
8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C)
A.陶弘景B.缪希雍C.陈嘉谟D.张仲景E.张仲岩
9•提出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的炮制理论者是(A)
A.张仲岩B•王好古C•张仲景D•雷敩E•陈嘉漠
10.“炭药止血”理论的提岀者是(B)
A.张仲岩B•葛可久C•张仲景D•雷敩E•陈嘉漠
3•对抗同贮法可起到的作用是(D)
A.防止药物粘连B.防止药物泛油C.防止药物风化D.抑霉防虫E.防止药物吸潮
4•蜜炙药物凉后,需采用的贮存方法是(C)
A.通风法B•吸湿法C•密闭法D•对抗同贮法E.晾晒法
5.—般中药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
A.7%^ 13%B.8%^ 10%C.10%^ 15%D.7%^20%E.12%〜15%
D. 0.80%〜0.82%E. 0.70%〜0.80%
&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巴豆霜含脂肪油应为(A)
A.18%〜20%B.15%〜20%C.15%〜15%D.18%〜25%E.10%〜20%
9•炮制品成分比较稳定的温度范围一般在(A)
A.15°C〜20CB.10°C〜20CC.15°C〜25CD.10°C〜25CE.15°C〜30C
A.有毒成分含量B.有效成分含量C.灰分D.水分E.浸出物含量
二、X型题
1.属于对抗同贮法的药对有(ABCDE
A.大蒜与土鳖虫B.花椒与白花蛇C.细辛与蛤蚧D.滑石与柏子仁E.丹皮和泽泻
2.炮制品采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有(ABCDE
A.显色反应B.沉淀反应C.荧光鉴别D.升华物鉴别E.薄层色谱鉴别
3.炮制品的显微鉴别包括(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酒制黄连属于(B)
A.相资为制B•相反为制C•相畏为制D•相恶为制E.
3•含苷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选用哪种辅料处理(B)
A.酒B.醋C.盐D.姜E.蜜
4•炮制后可矫正不良气味的药物是(D)
A.百部B.荆芥C.地榆D.瓜蒌仁E.巴豆
5.含挥发油成分的的药物,一般不宜采用的方法是(C)
A.切制B.喷淋C.加热炮制D.阴干E.抢水洗
三、填空题
1.中药材必须经过才能入药。(炮制)
2.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净制、切制、炮炙)
3.炮制的分类方法有、、、。(雷公炮炙十七法、
三类分类法、五类分类法、按药用部位分类法、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炮制通则”采用了分类法,即将炮制分为
、。(三类分类法,净制、切制、炮炙)
A.组织鉴别B.粉末鉴别C.荧光鉴别D.形状鉴别E.薄层色谱鉴别
4•净度系指炮制品的纯净度,即炮制品中不应夹带(ABCDE
A.沙土B.霉烂品C.虫蛀品D.非药用部位E.灰屑
5•传统的贮藏保管方法有(ACDE
A.炒黄B.蜜炙C.净制D.蒸法巳煮法
3•常采用杀酶保苷的炮制方法有(ABCD
A.清炒法B.蒸法C.烘法D.燀法E.煨法
4.增强药物疗效的途径有(AC)
A.炮制B.煎煮C.配伍D.诊断E.辩证
5•以生用为宜的药物有(ABCE
A.石榴皮B.龙胆草C.山豆根D.苍术E.茵陈
6.酒适宜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BC)
6.通过醋炙,有助于引药入肝的药物是(B)
A.桑白皮B.柴胡C.黄柏D.白术E.枳壳
7.在炮制处理过程中“忌铁器”的药物成分是(B)
A.生物碱类B.鞣质类C.油脂类D.树脂类E.苷类 二、X型题
1.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有(ABCDE
A.降低药物毒性B.增强药物疗效C.缓和药性D.便于调剂
2•能缓和药性的炮制方法主要有(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