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8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考试真题(精编)

2020年8月自考《公共政策00318》考试真题(精编)

2020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00318》真题
(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邓小平关于在中国建立股市的决策,在初始阶段属于
A.风险型政策
B.地方性政策
C.立法决策
D.零和博弈型政策
2.个人决策在面临开放的、不可计划的、判断的情境下,其最佳决策路径为
A.理性的路径
B.直观的路径
C.抽象的路径
D.间接的路径
3.“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A.决策专业化
B.科学决策
C.
决策法制化D.
经验决策
4.“思想库”、“智囊”属于政策支持系统的
A.信息传播系统
1
B.政策监控系统
C.政策咨询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5.渐进主义模型的构建者是
A.邓恩
B.拉斯韦尔
C.托马斯●戴伊
D.林德布洛姆
6.国家关于黄河流域有关省份在某段时间内如何使用河水的规定属于
A.福利型政策
B.调节性政策
C.符号性政策
D.象征性政策
7.在邓恩归纳的预测性评估方法中,以推断为结果的理论预测方法的适当技
术包括了
A.可行性评价
B.头脑风暴法
C.相关性分析
D.德尔菲法
8.按政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划分,政策议程可以分为
A.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议程
B.功能性议程和系统性议程
C.磋商性议程和循环性议程
D.实质性议程和过程性议程
2
9.在邓恩关于政策问题的分类中,通常把那些涉及不同的决策者,其效用无
法达成一致,目标之间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称为
A.结构适度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结构优良问题
D.结构完善问题
10.公共政策问题得以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
A.拟定政策方案
B.选择政策方案
C.确定有关政策目标
D.评估政策方案
11.政策制定过程的初始阶段是
A.大众传媒的报道
B.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公共政策的监控
D.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12.法律经立法系统通过后,通常所需要的签署者和发布者是
A..国务院总理
B.最高法院院长
C.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D.国家元首
13.清代政治家唐甄说:“天下奚治,令行则治;天下奚不治,令不行则不治。


能够用于解释的具体政策过程是
A.政策制定
3
B.政策调整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4.在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策监控属于
A.自上而下监控
B.自下而上监控
C.外部监控
D.平行监控
15.其核心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而在于影响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
政策,这样的公共问题提出主体是
A.利益集团
B.大众传媒
C.政府部门
D.政党组织
16.在公共政策终结的各种方式中,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是
A.政策分解
B.政策合并
C.政策废止
D.政策缩减
17.以政策问题为核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这一事
实被界定为
A.稳定和连续
B.突变和间断
C.合并和分解
4
D.调整和终结
18.公共政策的灵魂和归宿是谋求和增进
A.个人利益
B.政策制定者利益
C.利益集团利益
D.
公共利益
19.总是遵照惯例、按照老样子开展相关的政策分析工作,或经常受到某种解
决办法的束缚,这种政策建议行为被称为
A.一知半解式政策建议
B.姗姗来迟式政策建议
C.反复无常式政策建议
D.墨守成规式政策建议
20.情报部门和系统数据库等,属于公共政策支持系统中的
A.政策评估系统
B.信息传播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咨询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美国联邦行政机构的决策包括
A.制定规章条例
B.对国会立法和总统决策的解释
C.行政裁决
D.司法审查
5
E.司法命令
22.芭芭拉●尼尔森将政策议程的确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包括
A.议题确认
B.议题采纳
C.议题重要程度排序
D.议题扩大
E.议题持续
23.立法机关的抉择程序-般都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A.通过议案
B.审议议案
C.提出议案
D.公布政策
E.创新政策
24.作为一种逻辑上的流程,公共政策评估应包括下列几个阶段A.评估实施
B.评估筹划
C.评估总结
D.评估量化
E.评估分类
25.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主要类型有
A.民办非企业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B.
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
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
D.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
E.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
6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政策系统与政策行为者的主要关系。

27.简述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28.简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9.简述理性主义模型中“理性人”被赋予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政策学知识与政策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31.试述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2.
“专项行动”中的利益平衡
在某市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过程中,群众的过渡期安置牵动着政府的心。

该市在众多备选政策方案中选择了“拆除腾退临时救助政策”,为确有经济困难、有返乡意愿的群众提供过渡性住宿和返乡车票,确保专项行动中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该市同时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如果有留下继续工作意愿者,由政府牵头,搭建一个招聘平台,让大家找到更加安全、更舒适的工作,在薪酬和安全保障方面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在专场招聘会的入口处,特别设置了民政救助咨询台,有困难的群众可以现场咨询拆除腾退中的临时救助政策。

民政工作人员在一旁提供咨询服务,并记录收集群众的需求意向。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顺利进展,
困难群众利益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各方利益达到了平衡。

(1)试述政策抉择中的各方利益平衡原则。

(2)根据各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该市的整治专项行动为什么能够得到顺利进
7
展。

33.
科技进步助力安全用气政策的执行
寒冷的冬季是供暖季,也是全市用气的高峰期。

市政府为此出台了确保市民取暖用气安全的通知。

每到冬天,燃气集团巡线工张师傅和他的同事们都会加倍谨慎地巡查供气线路,保障用气质量和安全,落实市政府保证市民安全用气要求。

但这
个冬天,张师傅的工作方式有点不-样了:“以前,我们巡线是打开井盖儿查一查,一个人负责10到20公里。

现在,有了智慧管网设备,不用打开井盖,站在地面上,拿着智能设备,利用北斗定位,就知道管线是否移位、变形。

说实话挺酷的,效率还高。


一方面,管线埋在地下,普通人根本无从知晓管线走向。

专业人员了解管线
的走向也经常需要请教老师傅,依靠老师傅脑子里的记忆。

另一方面,城市建设
日新月异,很多原来的管线,参照物一变,就不好找了。

而且,该市每年都会发
生因第三方施工不了解地下管线状况而造成的燃气泄漏事故。

这些都为执行市政
府保证市民安全用气的政策增添不少障碍。

随着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政策执行的环境好转了,保证市民安全用气的政策执行起来更容易了。

张师傅说:“管线的拐弯处,预先埋--个标识器,我拿手持的设备-扫,这段管线的所有信息都有。

甚至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维修过,非常详细。

以后,就不需要再咨询老师傅了。


(1)试述政策执行的经济环境的含义。

(2)根据经济环境中生产力发展状况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分析为什么市政府确
保市民取暖用气安全的政策更容易执行了。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