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苜蓿草销售工作总结

苜蓿草销售工作总结

苜蓿草销售工作总结篇一:国产苜蓿草购销合同书饲草料买卖合同书购货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供货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为了增强双方的责任感,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甲方就购置乙方饲草料草一事达成如下协议,以便共同遵守:一、供货名称、价格以及数量:1、货物名称:饲草料2、货物价格:签订合同时,饲草料价格为元/吨(注:以上报价均为到门价,乙方负责找车送到甲方指定地点)。

4、供货数量:吨左右。

二、饲草料草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水份≤20%,杂草≤10%,蛋白≥16%,感官新鲜,无霉变,无泥沙。

三、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及联系人:1、交货地点:2、运输方式:汽运3、接货单位联系人:五、交接货期限:XX年月日至XX年月日。

六、验收方式及计算方式:饲草料到达甲方交货地点后,由甲方组织工作人员按标准验收,验收合格后,开据验收合格单,进行过秤称重。

计算方式:经甲乙双方协商,乙方将饲草料运到甲方指定地点,在甲方场内进行过称按实际净重计算重量。

在合同执行期间,甲方在收到一批货物计量后,必须及时与乙方核对重量。

七、付款方式:1、每月对帐一次,对帐无误的,乙方开具正规发票,将发票与盖章确认的对帐单一同送到甲方,票到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付清上月货款。

2、最后结算付款时间:乙方提供剩余饲草料的正规发票,甲方在10个工作日内结清剩余饲草料款。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乙方:法人代表(签字):法人代表(签字):联系电话;联系电话:篇二:XX年中国苜蓿草市场分析预测报告XX-2020年中国苜蓿草市场分析预测及战略咨询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XX-2020年中国苜蓿草市场分析预测及战略咨询报告【出版日期】XX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订购电话】400-600-8592 【报告编号】R303686 【报告链接】/research/XX01/报告目录:第一章苜蓿草行业发展概述 1 第一节苜蓿草的概念 1 一、苜蓿草的定义 1 二、苜蓿草的特点 1 三、苜蓿草的分类 1第二节苜蓿草行业发展成熟度 2 一、苜蓿草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2二、苜蓿草行业中外市场成熟度对比 3 第三节苜蓿草行业产业链分析 4一、苜蓿草行业上游原料供应市场分析 4 二、苜蓿草行业下游产品需求市场状况 7第二章 XX-2020年世界苜蓿草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9 第一节 XX-XX年世界苜蓿草行业运行综述 9 一、世界苜蓿草行业市场分析 9 二、国外苜蓿草行业技术分析 10 第二节 XX-XX年世界主要国家苜蓿草行业发展情况解析 13 一、美国 13 二、日本 14 三、德国 15第三节 XX-XX年世界苜蓿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7 第三章 XX-XX年中国苜蓿草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18 第一节XX-XX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8 一、XX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8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6 三、XX年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27第二节 XX-XX年中国苜蓿草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31 一、国内宏观政策发展建议 31 二、苜蓿草行业政策分析 34 三、相关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34第三节 XX-XX年中国苜蓿草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34 第四章 XX-XX年中国苜蓿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36 第一节苜蓿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36 一、市场发展概况 36 二、发展热点回顾 36二、苜蓿草市场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 37第二节苜蓿草行业技术发展 37 一、苜蓿草行业技术分析 37 二、新技术研发及应用动态 38 三、技术发展趋势38第三节中国苜蓿草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38 一、消费特征分析 38 二、消费需求趋势 38 三、品牌市场消费结构 39 第四节苜蓿草行业产销数据统计分析 39 一、整体市场规模 39二、区域市场数据统计情况 40第五节 XX-2020年苜蓿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41第五章 XX-XX年中国苜蓿草行业主要指标监测分析42 第一节 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42 一、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42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43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44第二节 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析44 一、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44 二、不同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45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较 46第三节 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产品成本费用分析47 一、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成本费用总额分析 47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48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49第四节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49 一、XX-XX年中国苜蓿草产业利润总额分析 49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50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51篇三:苜蓿如何产业化苜蓿如何产业化?我国曾在80年代提出了立草为业、发展草业、草业先行进行的科学论断,对我国的草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建成有产品、有市场和有经济效益的产业,草业的发展比较缓慢。

为此,国家在“九五”期间把“牧草之王”——苜蓿的产业化作为科技攻关项目,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带动草业和持续农业的发展。

经过三年来的科技攻关,我国苜蓿产业化已经拉开序幕,投资苜蓿产业化开发的势头日渐高涨,苜蓿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

一、规模化生产。

要实现苜蓿产业化,必须推行规模化经营。

首先必须建立苜蓿规模化种植基地。

从种植面积来讲,有两种基本的规模种植基地,即土地适度规模种植基地和区域规模种植基地。

土地适度规模种植基地以农场、公司和专业户为基础,适当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保持较大面积集中连片,此基地主要分布在地多人少的地方、待开发的中低产田和沿海滩涂荒地。

区域规模种植基地以农户为基础。

虽然每一户每一块的种植面积很小,但通过苜蓿产业化在某一区域组织千家万户进行苜蓿种植,集少成多,形成苜蓿规模种植基地。

在苜蓿产业化运作过程中,特别是苜蓿种植时,不要忽视农户的作用,不能对农户经营作小农经济的简单评估,要充分认识农户经营的合理性和创造性,因为农户种植具有生产管理责任心强、劳动力不计入成本、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让农户种植可以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充分调动农民爱惜土地、精耕细作的积极性,发挥在农业三元种植结构中苜蓿根瘤菌固氮、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减少短期行为对土地的剥夺和破坏,促进土地生产力持续的提高。

在我国苜蓿产业化的直接推动下,苜蓿种植基地正在加速形成,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苜蓿种植基地模式。

1、科技带动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利用日本捐赠的外资在山东无棣县建成5000亩的神内苜蓿示范基地,对种籽包衣、化学除草、施肥、配套机械加工等一系列技术进行研究。

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与日本政府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建立了中日农牧国际合作中心,建立了3000亩种植示范基地,已进行了三年的苜蓿栽培试验研究。

2、产销一体化模式。

目前我国工、商、服务业正经历着激烈的竞争,投资的风险很大。

所以,国内外一些有远见卓识、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公司、个体户纷纷投资苜蓿产业化开发。

他们租赁土地,建立苜蓿种植基地,加工苜蓿产品,组织产品销售,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3、公司+农户模式。

天津市静海县电力发展公司与该县农民联合计划种植苜蓿3万亩。

生产商品干草,同时结合发展奶牛,在城郊进行商品草生产和奶业开发,此模式类似于美国五大湖区苜蓿种植密切服务于奶业生产的经营模式。

1997年项目区开始种植苜蓿,奶牛已发展到XX头;并建成了日加工10吨奶的高温灭菌袋装鲜奶生产线,产品十分畅销。

北京军区华金公司与山西省永济市开张农民联合开发2万亩苜蓿种植基地,华金公司提供种子、收割机械设备,并负责苜蓿草产品销售,农民负责种植和管理。

1998年8月已种植7000亩。

4、政府引导模式。

河北省东光县人民政府为了改造中低产田,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苜蓿种植,由政府提供种子和负责苜蓿产品加工销售。

计划种植面积6万亩,1997年开始实施,到1998年秋已种植万亩。

5、吸收外资模式。

鉴于亚洲是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苜蓿产品市场,中国有很大苜蓿生产潜能和市场优势,因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国企业纷纷介入中国的苜蓿产业化开发,澳大利亚提供政府贷款分别在山西运城,山东黄河三角洲及内蒙赤峰等地区投入苜蓿草生产和种籽基地建设。

美国华德贝公司投入现代化的苜蓿加工设备,计划在中国合作开发苜蓿商品草生产基地10余万亩,产品销往日本和南韩。

二、走市场——中介组织——基地(农户)之路。

要打通苜蓿产品市场,对分散的基地(农户)而言,面临着许多不利的因素。

一是种植规模小,无法形成足以影响市场供求的商品量,很难抵御市场风险。

二是信息不灵,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供求状况,也难以预测市场未来的变化。

三是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高。

由于苜蓿种植的分散性,造成了种植者找不到用户、用户找不到产品、产需脱节的局面。

为此,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强大的中介组织介入,来沟通国内外市场与基地(农户)联系,起到桥梁的作用。

中介组织可以是企业集团、科技实体、苜蓿产品购销股份公司、苜蓿产业协会。

中介组织是苜蓿产业化的核心,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预测、市场开拓和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综合经济实力,具有足够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能与基地(农户)结成比较稳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它一头向市场延伸,搜集和分析市场信息,疏通流通渠道,开辟国内外市场;另一头向生产延伸,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通过生产购销合同和技术服务来引导和扶持基地(农户)进行苜蓿种植,形成苜蓿商品生产基地,从而把分散的小生产同大市场直接联系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