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电公司全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供电公司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产经营工作遭遇严峻挑战,公司上下在以为代表的党委一班人的团结带领下,主动将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大盘中,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责任,负重奋进,为推动全市摆脱金融危机冲击,社会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年完成供电量 6.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4%;售电量6.6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增幅位居平台电业系统各县市区前列。
公司继续保持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全国县级供电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年度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支持中国艺术事业功勋单位、山东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山东省“安康杯”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县级供电企业先进工会、山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平台市工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作先进单位、平台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单位、平台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多项荣誉。
(一)加强“双重点”电力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一是结合年亚沙会举办和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市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按照“着眼长远,超前筹划”的原则,积极构筑“网架合理、梯次清晰、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坚强县域电网。
在建成投运220千伏平发站,110千伏核动站、行村站、凤城站的基础上,总经理杨慈田又多次前往济南、平台等地,积极向省、市公司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政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平发站一期投运仅两年的情况下,省、市公司又投资5800多万元进行二期增容改造,进一步优化了平阳电网结构,增强了供电能力,为年亚沙会及南部新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是投资1140.9万元对110千伏城阳站,35千伏里店、辛安变电站进行设备改造,满足了碧城工业区园、平阳工业园和老城区的供电需求。
三是配合市政工程建设,投资547万元对凤城线、城凤线、闫家线等3条35千伏线路及东村线、城西线等8条10千伏线路实施了搬迁改造,提高了线路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确保了市政工程顺利推进。
四是投资558万元建设了10千伏前山造船厂、核电产业园线路工程,满足了沿平造船及全省唯一的核电装备制造业的用电需求。
五是为满足临港产业园用电,投资671.8万元完成了亚沙会会展中心、安保中心、广电中心和运动员村及平阳港来富士项目,核电专家村,宝龙公司百亿项目的电力建设任务。
六是投资194.6万元对跨平大桥10千伏线路进行改造,满足了平-即跨平大桥及临边区域用电。
(二)加强新能源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能环保的清洁能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吻合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也吻合市委、市政府能源兴市、能源强市,打造新能源之都的总体规划。
今年以来,
市供电公司按照“节能减排,大有作为”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
在丘儿山风电场20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的同时,加紧进行朱吴跑马岭、留格狮石山、里口垛山风电场项目建设。
其中,总投资3.1亿元的跑马岭风电场和总投资5.1亿元的狮石山风电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结束,目前只待省发改委核准立项。
总投资5.1亿元的垛山风电场已于12月14日被省发改委核准立项,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在风电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市供电公司乘势而上,把新能源建设的触角拓展至风能设备制造领域,计划筹建了“风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占地200亩,将建成以风机制造为核心,辐射叶片、轮榖,塔筒等风机设备零部件配套产品的新能源产业园。
该项目因其在风能设备制造领域具有的引领作用,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双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该项目亲自过问,多方调度,给予极大关注。
为了不辜负市领导的重托,在项目尚处于合作洽谈阶段的情况下,市供电公司打破常规,边洽谈,边施工,先后完成了2号车间和1号车间土建工程及两部行吊的安装调试任务。
项目建成后,将为构筑我市新能源之都,推动山东省风电事业大发展、大突破发挥重要作用。
(三)加强优质服务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打造现代化的用电服务体系。
以向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电力服务为目的,研发了电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线载波集
中抄表系统等高科技产品,构建起集电力营销、客户服务、故障维修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体系,提升了电力服务的档次和水平,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以构建适应全市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的现代化营销管理平台为目标,在全市所有配电台区安装具有实时监控、反向控制、负荷监管等功能的负荷控制终端,维护了正常的社会供用电秩序,保障了电力供应。
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取得新成果。
按照“示范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优质高效地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严格按建设规划和标准落实任务,对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工程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打造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精品工程。
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电气化镇、139个电气化村,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电气化水平。
三是建设“光亮工程”,提升城市魅力。
把路灯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快城区路灯建设改造。
截止目前,共对平阳路、平政路、东京路、东凤路等29条城区道路实施了路灯建设改造,组立路灯4000余基,铺设入地电缆170千米,安装路灯变压器42台。
美化了城市环境,方便了群众生活,提高了城市品位。
(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建设和谐企业
市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从讲政治的高度,将企业和谐融入社会和谐大局中,未雨绸缪,正确疏导,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心,共建和谐。
一是坚持以德治企,努力提高队伍的道德素质。
把道德建设
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着力加强队伍的道德建设,重视职工的品行修养,重视人文关怀,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六家一堂”、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手拉手、心连心”、“三为一优”等系列活动,显著提升了队伍的道德素质,营造了和谐的企业发展氛围。
二是坚持人才强企,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按照“年计划,月下达,周实施”的原则,广泛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活动,共开展教育培训663班(次),参培人数441人,参培率98%,人均47课时,全面提升了队伍的专业和技术水平。
三是坚持文化兴企,各类创建成果不断涌现。
创办了“一报两刊”,即《平阳电力》报和《探路者》、《铺路人》杂志。
成立了“312”机构,即:书画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家协会、德馨苑诗社和文化传媒中心、教育培训中心。
开展了以“日练一百字、周写一笔记、月写一篇文、季办一论坛”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学习活动,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四是实施“爱心工程”,帮扶社会弱势群体。
在企业中大力倡导“关爱诚信”理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心工程”,帮扶社会弱势群体。
成立了“平阳市供电公司慈善协会”,总经理杨慈田将企业按照上级政策奖励本人的180余万元奖金作为基金,用以救助困难职工及社会弱势群体。
组织职工积极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年,干部职工共捐款20万元,公司捐款20万元,向社会弱势群体奉献了爱心。
近年来,公司共向平阳社会弱势群体、慈善总会捐款2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为和谐平阳建设做出
了积极的贡献。
市供电公司亮点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5800万资金进行平发站二期增容改造。
近年来,随着南部新区拓展和亚沙会及核电站的开工建设,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全面提高供电能力,市供电公司党委一班人按照“着眼长远,超前筹划”的原则,积极构筑“网架合理、梯次清晰、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坚强县域电网。
在220千伏平发变电站一期投运的基础上,又积极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平台供电公司汇报年亚沙会举办和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又投资5800万元对平发站进行二期增容改造。
新增1台180兆伏安主变,平发变电站总变电容量达330兆伏安,为2012年亚沙会及南部新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是新能源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年,市供电公司按照“节能减排,大有作为”的工作思路,继续加大新能源建设力度。
在丘儿山风电场20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的同时,加紧进行朱吴跑马岭、留格狮石山、里口垛山风电场项目建设。
风电场项目建设,难点在项目审批,为使项目早日获准立项,一年来,市供电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多次跑平台,奔济南,办理各类审批手续。
经过艰苦努力,总投资3.1亿元的跑马岭风电场和总投资5.1亿元的狮石山风电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结束,目前只待省发改
委核准立项。
总投资5.1亿元的垛山风电场已于12月14日被省发改委核准立项,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在风电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市供电公司乘势而上,把新能源建设的触角拓展至风能设备制造领域,计划筹建了“风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占地200亩,将建成以风机制造为核心,辐射叶片、轮榖,塔筒等风机设备零部件配套产品的新能源产业园。
该项目因其在风能设备制造领域具有的引领作用,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双重点”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该项目亲自过问,多方调度,给予极大关注。
为了不辜负市领导的重托,在项目尚处于合作洽谈阶段的情况下,市供电公司打破常规,边洽谈,边施工,先后完成了2号车间和1号车间土建工程及两部行吊的安装调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