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46分)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 B )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B、2001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C )。
A、北方话和汉字;B、普通话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普通话,推行( A )。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标准汉字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B )。
A、义务;B、权利;C、责任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C )。
A、法制建设;B、现代化建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C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B、发展;C、使用和发展7、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C、中文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A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B、语文课程;C、各种课程;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C )。
A、法律和规定;B、方针和政策;C、规范和标准10、公共服务行业以(A )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B、通用汉字;C、常用汉字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A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C、普通话和外国语12、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A、简化汉字;B、印刷体汉字;C、规范汉字13、(B)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4、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C )。
A、繁体字;B、异体字;C、繁体字、异体字1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A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C、注音字母16、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B)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17、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 C )。
A、普通话和汉字;B、普通话、方言和汉字;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18、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但(C )可以使用方言。
A、确需使用方言时;B、随时;C、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19、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 )。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C、由有关部门处理20、国务院( B )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新闻出版部门;B、语言文字工作部门;C、广播电视部门2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和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A )。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B、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C、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B )条规定“国家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十八;B、十九;C、二十23、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C )。
A、二级甲等;B、二级乙等;C、三级甲等24、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B )。
A、一级乙等;B、二级甲等;C、二级乙等25、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
A、一级甲等;B、一级乙等;C、二级甲等26、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A )为语法规范。
A、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文学著作27、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要求使用者必须(C )。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28、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 A )作必要的注释。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汉字;C、规范字;D、简化字29、广播电台、电视台以( C )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A、北方话;B、汉语;C、普通话;D、北京话30、要充分发挥教育的( )作用、国家公务员的( )作用、新闻媒体的( )和主要服务行业的( )作用,以带动整个城市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B)A、窗口、示范、带头、基础;B、基础、带头、示范、窗口;C、基础、带头、窗口、示范;D、示范、基础、窗口、带头31、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依据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 C )考试。
A、能力;B、技能;C、语言;D、技术;32、《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限为( )。
该证书由国家语委统一制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别编号、颁发。
(B)A、3年,语委办公室;B、5年,语委办公室;C、3年,普测中心;D、5年,普测中心33、绵阳市接受国家、省对绵阳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考核评估在(C )。
A . 2006年1月B . 2006年10月C . 2006年12月34、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作出(B )的组织和个人。
A、重大贡献;B、突出贡献;C、特殊贡献35、全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2010 年以前()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
(B)A、基本规范、初步普及;B、初步普及、基本规范;C、基本普及、初步规范;D、初步规范;基本普及36、实现“初步普及”普通话,要做到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要使普通话成为学校的()语言,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主要()用语。
(B)A、说普通话;教学和校园;工作和服务B、普通话应用;教学和校园;工作和服务C、普通话应用;生活和校园;工作和生活37、当前国家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C)。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38、手书的招牌凡使用了繁体字的,必须在明显的位置再配放(D)。
A、标牌;B、宣传标语;C、说明;D、规范字的标牌39、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主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的行政机关,对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进行(B),并协调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开展测试工作。
A、指导工作;B、宏观管理;C、微观管理;D;具体实施40、任何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均需在测试实施机构的组织下实施测试工作,非组织的个人测试行为和测试结果(A)。
A、无效;B、有效;C、根据情况视为有效或无效41、绵阳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市语委”)是主管绵阳市语言文字工作的(A),负责对全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制定有关规划和年度计划,规划和建设绵阳市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网络,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及行业开展培训测试工作,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A、市政府机构;B、群众团体;C、中介机构;42、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面向全市个人和单位组织普通话培训、测试,面向社会测试,收费执行()核定的标准。
( B )A、市语委办;B、省物价局;43、我市检查评估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办法采取以(A)为主,条块结合的办法,即以区及下属街道为块,各系统为条。
A、块;B、条;C、条、块44、根据《绵阳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评估语言文字工作,凡评估得分达()分为基本合格;()分为合格;()分为良好;()分以上为优秀。
各类示范单位和示范街道应达到()级,重点必查单位、系统、街道、地区应达到()以上级别。
(B)A、60-75;75-85;85-90;90;良好;优秀;B、70-80;80-90;90-95;95;优秀;优秀;C、60-70;70-80;80-90;90;良好;优秀;D、60-70;70-80;80-90;90;优秀;良好;45、1997年下半年,国务院第八个五年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C )月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普通话宣传周”。
A . 5B . 7C . 9D .1046、《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将普通话分为( A )A. 三级六等 B .三级四等 C .三级三等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54分,选择错误或不完整不得分)47、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A-E全选)A、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B、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C、广告用字;D、企业事业组织名称;E、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48、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A—F全选)A、文物古迹;B、姓氏中的异体字;C、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D、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E、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F、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49、绵阳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分为(B、C、D)三个部分A、工作机构管理;B、初步普及普通话;C、社会用字管理;D、语言文字工作综合管理;50、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主要有(A-J全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F、《扫除文盲条例》;G、《幼儿园管理条例》;H、《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I、《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J、《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1、对( B、C、D )要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A、公务员;B、教师;C、广电系统播音员;D、节目主持人;E、解放军和武警;52、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师范专业和其他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专业的学生,均应参加( A、C )。
A、普通话培训;B、普通话达标;C、普通话测试;D、基本功培训;53、机关工作用语指:(A、B、C、D )A、面向公众的会议用语;B、在媒体和公共场合的讲话用语;C、公务活动中的交际用语;D、机关内部的工作语言;E、生活用语;54、校园语言指:学校干部、教师、教辅人员、学生的(A、B、C、E 、F )A、教学用语;B、会议用语;C、工作用语;D、生活用语;E、宣传用语;F、集体活动用语;55、《绵阳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查与初检工作安排的通知》中的公共服务行业主要指:(A-K、M )等行业。
A、商业;B、邮电;C、文化;D、交通;E、铁路;F、民航;G、旅游;H、银行;I、保险;J、医院;k、体育;L、教育;M、园林56、《绵阳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所称的社会用字,是指面向社会公众使用的(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