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准

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准

在正式生产阶段,开始按每周一次破坏性检查进行,如连
续3次保持焊接破坏性检查合格率在98%以上,则焊接破坏性 检查可改为每个月一次(如在S阶段最后3次的焊接合格率连续 在97%以上,则可跳过该阶段,直接进入每月一次的检查频率 ), 如连续6次保持焊接破坏性检查合格率在98%以上。则焊接 破坏性检查可改为每三月一次. 对二种以上产品共线生产可适 当降低检查频次, 但不得低于每产品每六个月一次的焊接破坏 性检查要求.
• 破坏性检查
利用液压张力钳或气动凿子将所有焊点 撕开,如果在一件母材上留下撕洞,在 另一件母材上附有焊核,且焊核直径符 合标准要求,则焊点质量合格;否则为 不合格。
第一步 第二步
焊件
大力钳
台虎钳
第三步
破坏性检查
破坏性检查
•非破坏性检查
非破坏检查分为目视检查和凿检两种 。
(1)目视检查:检查焊接和工件是否异 常。
2.非破坏性检查 在试生产阶段,每个产品都必须进行一次非破坏性
检查。 在正式生产阶段,每班须每隔1小时,对每种车型进
行一次非破坏性检查。如果在1小时内,某车型无产量, 则此车型在这小时内可不进行检查。但每次非破坏性检 查结束后,都必需做好检查记录的登记工作。各工段可 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次数,但不得少于上述规定。
注3: 大于10点的类型-每增加10点, 增加10点对应的值,再增加余下点所对应的值. 注4: 仅有1点的类型,强制性的焊点类型和端部焊点类型不用.
电阻焊八种缺陷:
(1) 虚焊:无熔核或熔核尺寸小于规定值

熔核尺寸过小
虛焊照 片
边缘焊点 边缘焊点
虛焊产生原因:
焊接时间短;焊接压力高;焊接电流 低电极头部面积小;电极头部面积大 ;配合间隙差;焊点相邻太近;焊枪 接触工件、工装(分流);焊点接近 板材边缘;板材金属特性;焊接角度 不垂直。
30%~50%) Q3-焊件母材热传导(~20%) Q4-对流、辐射(~5%)
3、点焊接头的形成
点焊接头是在热-机械(力)联合作 用下形成的。电阻热是建立焊接温度场 、促进焊接区塑性变形和获得优质连接 的基本条件。
焊接区等效电路示意图
• 总电阻=接触电阻+内部电阻------动态变化 R=2Rew+2Rw+Rc
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 准
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目录
• 1、电阻焊基本原理及过程 • 2、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准 • 3、焊接质量控制
气压焊
冰压焊
钎焊
熔化焊 压力焊
1、焊接方法分类
一、电阻焊基本原理及过程
冷压焊
爆炸焊
超声波焊
磁力脉冲焊
旋弧焊
摩擦焊 扩散焊 电阻焊
缝焊 对焊 凸焊 点焊
2、电阻焊原理
三、焊接质量控制
检查方法:
• 破坏性检查 • 非破坏性检查
1.破坏性检查 在试生产阶段,TRYOUT时对各分总成进行一次破坏性检
查,要求合格率为95%, NS和S的各批次做一次整车破坏性 检查,合格率为98%。如果在S阶段,连续3次焊接合格率在 98%以上,则可改为两个批次(仅指在S阶段,批次大于4次)做 一次破坏性试验。
• 排列焊点判定标准: • 排列焊点是指结合两块板材的一系列焊点。
但是,当板材结合状态发生变化时应该视为 不同的排列,除非其中含有单一焊点的排列 。 • 判定参照“表二”
表一 熔核直径判定
表二 排列焊点判定
类型 2 3 4 5 6 7 8 9 10
可接受焊点数 1 2 3 4 4 5 6 7 8
可接受 不可接受
边缘焊点
(5)压痕过深:材料厚度减少50%。
压痕过深
厚度减少50%
(6) 扭曲:钢板变形超过25度的焊点。
变形超过25度
扭曲
(7) 位置偏差:焊点位置偏离指定位置
10mm以上(未指定位置的不能偏离20mm 以上)是不可接受的
实际焊点
标准位置焊点
位置偏差
(8) 漏焊:实际焊点数量少于 理论焊点数量。
Q=I2RT--------静态(平均值)
Q=∫0t i(t)2r(t)dt---动态(瞬时值) 由于电流、电阻是动态变化的,随焊接(加热)过
程的进行而变化(交流电、板材在不同温度电阻不同 )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1、表面状态(油污、锈蚀等)
2、电极压力
3、加热温度
影响内部电阻的因素
1、边缘效应、绕流现象(电流分布不均匀,导电截面变大 ,电阻减小)
2
电流线 板表面凸点
加热区
点焊过程示意图
3
4
5
加热区
熔化区
塑性环
点焊过程示意图
二、 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准
GM4488M
介绍
• GM4488M提供了判定车身电阻焊点是 否可接受的标准
• 单独焊点及排列焊点的判定标准 • 单独焊点的八种典型缺陷
概述
• 单独焊点参照八种典型缺陷来判定,熔核直 径检查参照“表一”。
生产中注意问题:1、防止分流
2、电极帽磨损及时修磨、
更换
(2) 烧穿:焊点中含有穿透所有板材
的通孔。
烧穿
(3) 裂纹:围绕焊点圆周有裂纹则不可接受。
但焊点表面由电极加压产生的表面裂纹可以接受

可接受的裂纹
裂纹
焊点表面
焊点侧面
不可接受的裂纹
焊点表面 焊点侧面
(4) 边缘焊点内部,对焊 接区加热更加集中。
• 2)内部热源使整个焊接区发热,为了 获得合理的温度分布(例如,点焊应 使焊件贴合面处温度高,而表面温度 低),散热作用在电阻焊的加热过程 中具有重要意义。
点焊热平衡组成图
• Q=Q1+Q2+Q3+Q4------热平衡方程
Q-产生热量 Q1-形成熔核(10%~30%) Q2-电极传导(
定义: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 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 热进行焊接的方法,又称为接触焊。
物理本质:就是利用焊接区金属本身的电阻热 和大量塑性变形能量,使两个分离表面的金 属原子之间接近到晶格距离(0.3-0.5nm) ,形成金属键,在结合面上产生足够量的共 同晶粒而得到焊点、焊缝或对接接头。
2、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电阻率)、机械性能(压溃强度) 、点焊规范参数及特征(电极压力及硬、软规范)
3、焊件厚度,材质
4、受热状态、温度
电流线
电极 板材
导线电流场 单块板电流场 点焊时电流场 电流场示意图
4、电阻焊的基本过程
基本点焊过程
1)预压
2)通电加热 (焊接阶段)
3)冷却结晶 (锻压阶段)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