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报告.docx

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报告.docx

【最新资料, 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1.目的对生产工艺中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以保证药品质量,保护公众用药安全。

2.范围此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报告仅适用于我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中存在风险评估、预防。

3.责任人质量风险管理小组4.内容4.1风险评估工具:4.1.1风险等级计算(RPN):RPN = O x S x DO = 失败发生的概率(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S =失败的严重性(Severity)D = 发现失败的概率(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原则:三个数值各自独立发生。

4.1.1.1发生频率( O):发生频率评估值不可能:每年发生小于一次或不可能发1生很低:每年最多发生 3 次2低:每月至少发生一次3中:重复发生4高:经常发生,有上涨的趋势或肯定会5发生4.1.1.2失败严重性 (S) :产品质量方面的严重程度评估值对产品质量无大影响的1对技术结果有影响,但对产品质量无影2响产品质量出现微小的缺陷,需要采取适3当措施(如:对最终检测需要更频繁的监控,增加检测等)产品质量出现重大缺陷,需要采取大规4模的措施(如:不合格批,产品召回等)可能会对客户造成伤害的重大缺陷54.1.1.3失败发现频率(D):发现概率评估值高:能 100%自动控制,且有报警系统或1在之后的操作中能完全解决一般:能 100%控制,采用不同的分析方式,如:用报警系统检测生产数据或在 2 之后的操作中很容易发现低:经常做中控、不断监控或易发现,3可控的很低:已建立质量控制或不易发现的缺4陷不可能:无法发现或通过常规检查可以5发现4.1.2 RPN 值的评估( RPN):风险等级值是 O,S 和 D 相乘的结果。

PRN值在 1-125 之间,根据我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及公司实际情况采用下图中的限度 2 。

4.1.3依据风险等级值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具体如下:1-16(低风险:应有一定的控制措施防止风险进一步升高);17-36 (中等风险: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37-65 (较高等风险: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增加监控频次及力度)。

66-95 (高等风险: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解决,在得不到有效解决之前,不得继续生产)。

95-125 (最高风险:应停止生产整顿)。

限度 1125必须确定措施限度 2必须确定措施RPN=26风险管理小组决定RPN=24是否采取措施RPN=16不需要采取措施不需要采取措施14.2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内容:4.2.1 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4.2.1.1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估人日期年月日序号风险项目风险详述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1风源/ 新风新风空气质量低,初效过滤器使用期限缩短存在大量灰尘2初效过滤泄露/破损中效过滤器使用期限缩短3中效过滤泄露/破损高效过滤器使用期限缩短4高效过滤泄露/破损洁净区内洁净度受到破坏,药品受到污染空调机组泄5露6风管泄漏甲醛熏蒸消毒后,气体排放到外部洁净区送风量不足甲醛熏蒸消毒后,气体排放到外部洁净区送风量不足影响人的生命安全影响洁净室洁净度,使药品受到污染影响人的生命安全影响洁净室洁净度,使药品受到污染7回风阀失灵空调关闭后,空气倒流8加湿段蒸汽压力不稳9加热段蒸汽压力不稳12表冷器冬季防冻,表冷器内冻结13除湿段无除湿专门处理措施轴承磨损14风机风机叶变形洁净室洁净度受到污染使洁净室湿度超标,严重情况下影响高效寿命使洁净室温度超标表冷器冻裂、漏水,空调漏水夏天湿度超标空调停用噪音过大,加速轴承磨损4.2.1.2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序号RPN风险等级O S D153345较高等风险21326低风险31326低风险414312低风险15525中等风险525220中等风险15525中等风险625220中等风险715525中等风险824324中等风险924324中等风险1044580高等风险1124324中等风险14520中等风险121236低风险4.2.1.3风险预防措施序号风险预防措施1对新风采集进行过滤,并经常性清洗过滤网。

2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

3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

4按照规定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

甲醛熏蒸消毒后,氨水中和。

5 67 8 9 12 13 14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观察空调机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甲醛熏蒸消毒后,氨水中和。

对风管进行密封。

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观察空调机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定期维护、维修。

每天定点进行巡检,记录,定期维护、维修。

4.2.2工艺用水系统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4.2.2.1工艺用水系统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估人日期年月日序号风险项目风险详述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1保安过滤器滤芯堵塞产水量下降滤芯2超滤滤芯滤芯堵塞产水量下降3软化器树脂树脂饱和软化器后出水硬度高4反渗透膜堵塞产水量下降5EDI泄漏漏电6水泵泄漏输送压力降低,人员烫伤7工业蒸汽管泄漏蒸汽压力过低,人员伤亡路及阀门8纯化水管路泄漏交叉污染水质储罐及阀门注射用水管9路储罐及阀泄漏交叉污染水质,人员烫伤门4.2.3.2工艺用水系统风险评价序号风险评价RPN风险等级O S D142212低风险242212低风险314416低风险442212低风险515525中等风险615210低风险715210低风险815525中等风险915525中等风险4.2.3.3工艺用水系统风险预防措施序号风险预防措施1定期更换滤芯2定时反洗3软化器每天再生定期更换树脂4定期清洗反渗透膜5每天检查 EDI 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及时处理6经常检查水泵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及时修理7经常检查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及时修理8经常检查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及时修理9经常检查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及时修理4.2.3 物料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4.2.3.1 物料的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估人日期年月日序号风险项目 风险详述 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物料不符合工艺要求,质量较无 CEP ,非专用 差,导致生产过程差错,药品不 1API 、关键辅料、 车间,物料管理符合要求。

供应商质量保证不 包装材料供应商过程中混淆完善-污染不均匀; 常规取样检验不能保证发现缺陷。

物料进库清洁2仓储验收 不到位或与订物料不符合生产要求单不符API 和关键包装标3标签缺失 识别、使用错误签未分区或上锁4生产区内 API 存放API 混淆,难以识别存放5关键包装材料、 说未核准印刷、使用错误明书的核准API 和关键包装材转移过程等无6API 混淆,难以识别,使用错误料状态标识状态标识进库原辅料、关键检验无代表性,影响检验结果,7未按规定取样包装材料取样检验失去意义8进厂物料错误,影响生产及产品进库物料鉴别未鉴别质量9微生物质量失可导致产品使用或灭菌前微生微生物控物含量失控4.2.3.2物料的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序号RPN风险等级O S D115525中等风险244464较高等风险324432中等风险424432中等风险515420中等风险624432中等风险715420中等风险815525中等风险915525中等风险4.2.3.2物料的风险预防措施:序号风险预防措施1严格供应商审核,尽可能选择有 CEP的专用生产线、管理完善的厂家作为合格供应商;2严格仓储清洁卫生管理,做好清洁记录;对来料严格按照订单进行双人复核3对物料进行逐件检查,对出现的标签缺失模糊物料拒绝进入仓库,严格退料。

4分区存放并悬挂清晰的状态标识5双人复核制6分区存放并悬挂清晰的状态标识7严格执行《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并在规定的取样间进行取样8对每件取样进行红外检测,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检验采购标准控制原辅料微生物限度;供应商均按 SOP规定经过严格筛选和检验;每批检查微生物含量,严格管理仓储条件;瓶定点采购,9热塑封装,防止淋湿和昆虫污染;对有微生物缺陷史的供应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4.2.4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4.2.4.1生产过程的风险识别及分析评估人日期年月日序号风险项目风险详述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洁净区物料物料传进、传出未进物料传递使用错误,带入大量微1传递行确认生物或菌群,污染物料或洁净区未使用直排或粉尘未产尘区(粉碎洁净区内粉尘过大,洁净度下2用设备过滤,未按规和过筛间)降,加大交叉污染的风险定着装3不符合工艺要求,未脱落纤维,滋生大量微生物或菌洁净服按周期清洗群,污染药品,导致产品不合格4清洁系统未经过验证残留过大,污染药品房间和设备不能区分功能间及设备现有状5缺失或未及时填写状态标识态,使用错误或管理混乱未按 SOP执行,清场6清场交叉污染,批次混淆不彻底7未持续监测,不符合温、湿度洁净度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标准8未持续监测,不符合压差洁净度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标准尘埃粒子、浮9未定期评估洁净度不符合要求游菌、沉降菌10仪器未校准,称量过称量投料错误程未复核11物料平衡未监控,不平衡含量偏高或偏低12工艺参数未双人监控,超出标产品质量不稳定准范围13规格不符合投料错误14数量或重量不符合投料错误灭菌程序的 F0 值偏15灭菌工艺低;灭菌不完全或过灭菌不彻底、二次污染,达不到度灭菌;已灭菌产品无菌保证的要求和未灭菌产品混淆16微生物灭菌前微生物失控超出已验证的灭菌工艺的范围,导致灭菌不彻底17灯检与包装存在极少密封破坏的个别产品污染微生物产品产品的包装密封存在18产品密封系缺陷,无法确保产品产品无菌得不到保证统在有效期内的密封完好性质量监控失败:样品造成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学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的假象缺乏代表性19质量监控;产品无菌质量不合格,但被错;检测结果不科学误地判为合格产品而放行上市4.2.4.2生产过程的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序号RPN风险等级O S D134560较高等风险21339低风险315525中等风险415525中等风险544348较高等风险643448较高等风险734224中等风险834224中等风险934224中等风险1014416中等风险1124432中等风险1215525中等风险1314416低风险1414416低风险1515525中等风险1615525中等风险17555125最高风险18555125最高风险1935460较高等风险4.2.4.3生产过程的风险评预防措施序号风险预防措施按生产指令及批生产记录对物料的传递进行确认,每批物料的传递1须有交接单;物料进入洁净区之前,脱外包,需要对物料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或紫外线照射,防止内外人员的直接接触,物料传递缓冲间采用互锁装置2产尘大的功能间与其相邻房间保持相对负压,房间应采用直排,使用设备或采用过滤措施对粉尘进行过滤3采用防静电、防脱落纤维洁净服,定期消毒或清洗4对所有的清洁剂、消毒剂进行清洁验证或残留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