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第四版)复习重点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网络拓扑分类: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类,有广播信道与点-点线路。
⏹ 网络拓扑分类: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类,有广播信道与点-点线路; ⏹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特点:一个公共的通信信道被多个网络结点共享; ⏹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 总线型 树型 环型 ⏹ 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特点: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结点;⏹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基本拓扑结构有: 星型 环型 树型 网状型 第二章 数据通信与广域网技术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单工通信、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 数据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同步技术( 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 2.2 传输介质及其主要特性 1、主要传输介质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电缆 无线与卫星通信信道 2.4 数据编码技术 1、数据编码类型: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计算机内部表示信息的二进制数据通信系统用于表示二进制数据类型数据信号编码类型具体的数据编码方法数据(a)非归零码同步时钟(b)曼彻斯特编码(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b0b1b2b3b4b5b6b7⏹曼彻斯特编码是应用最广泛的编码方法之一;⏹曼彻斯特编码的规则是:每比特的周期T分为前T/2与后T/2两部分;通过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码,通过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点是:每个比特的中间有一次电平跳变,两次电平跳变的时间间隔可以是T/2或T,利用电平跳变可以产生收发双方的同步信号;⏹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称为“自含钟编码”信号,发送曼彻斯特编码信号时无需另发同步信号。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对曼彻斯特编码的改进;⏹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与曼彻斯特编码不同点是:每比特的中间跳变仅做同步使用,每比特的值根据其开始边界是否跳变来决定;⏹某个比特开始处发生电平跳变表示传输二进制“0”;不发生跳变表示传输二进制“1”。
3、脉冲编码调制方法PCM采样:⏹采样是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模拟信号的电平幅度取出作为样本,让其表示原来的信号;⏹采样频率f应为:f≥2B或f=1/T≥2·f max。
⏹其中,B为通信信道带宽,T为采样周期,f max为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最高频率;⏹如果以大于或等于通信信道带宽2倍的速率对信号采样,其样本可以包含足以重构原模拟信号的所有信息。
量化:⏹量化是将样本幅度按量化级决定取值的过程;⏹经过量化后的样本幅度为离散的量级值,已不是连续值;编码:87654321 00.27≈1.28≈PCM用于数字语音系统⏹声音分为128个量化级;⏹每个量化级采用7位二进制编码表示;⏹采样速率为8000样本/秒;⏹数据传输速率应达到7位×8000/秒=56Kbps;⏹如果每个量化级采用7+1=8位二进制编码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应达到8位×8000 /秒= 64Kbps。
2.5 基带传输技术1、带宽:通常将数字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率称为“带宽”。
2、信道速率的极限值——Nyquist准则⏹典型公式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R max=2f(Baud)其中:B=f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Baud称为波特,为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波特代表每秒传送1个码元。
3、信道速率的极限值——香农定理⏹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R max=BLog2(1+S/N)其中B为信道的带宽;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S/N为信噪比。
2.7 多路复用技术1、频分多路复用⏹每路信道的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个载波频率是不重叠的, 一条通信线路就可以同时独立地传输多路信号。
2、波分多路复用⏹光纤通道技术采用了波长分隔多路复用方法,简称为波分复用WDM;⏹波分复用是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是光频段的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3、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是将信道用于传输的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片;⏹每个用户分得一个时间片;⏹在每个用户占有的时间片内,用户使用通信信道的全部带宽。
2.8 数据交换方法1、线路交换方式⏹线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服务;⏹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线路交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经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与释放连接的三个阶段;⏹线路交换方式的优点: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线路交换方式的缺点: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系统没有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交通量。
2.9 差错控制方法1、检错码与纠错码⏹纠错码: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
检错码: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接收端能够发现出错,但不能确定哪位是错的,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
2、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P71例:设发送方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0101,校验位取4位,有W=MN=101101010000P=10011 (给定)由101101010000/10011得余数R 1110实际被传输数据为101101011110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2 OSI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3.3 TCP/IP参考模型1、TCP/IP参考模型各层功能2、TCP/IP协议栈第四章局域网基本原理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1、学习局域网的两个线索:◆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可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两类。
4.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1、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结点可以通过总线以“广播”方式发送或接收数据,因此出现“冲突”不可避免;⏹“冲突”会造成传输失败;⏹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问题。
2、环型拓扑结构⏹结点使用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的物理环型结构;⏹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多个结点共享一条环通路。
3、星型拓扑结构4.3 IEEE 802模型与协议1、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类型:⏹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通信信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令牌总线(Token Bus)⏹令牌环(Token Ring)2、IEEE 802 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4、IEEE 802标准之间的关系5、Ethernet物理地址⏹Ethernet物理地址长度为48位,每一块网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物理地址;⏹IEEE注册管理委员会为每个网卡生产商分配Ethernet物理地址的前三字节,即公司标识也称为机构惟一标识符;后面三字节由网卡的厂商自行分配;⏹在网卡生产过程中,将该地址写入网卡的只读存储器(EPROM);6、CSMA/CD方法的工作过程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第五章局域网组网技术5.4 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技术1、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使用一套标准的组网器件,按标准的连接方法实现的网络布线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使用的组网器件包括:各类传输介质、各类介质的端接设备、连接器、适配器、各类插座、插头及跳线、光电转换与多路复用器等电器设备、电气保护设备、各类安装工具。
完整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包括:⏹户外系统(建筑群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平面楼层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用户端子区(用户工作区系统)⏹机房子系统(设备间系统)⏹布线配线系统(接线间)第六章网络操作系统第七章网络互连技术7.1网络互连的层次1、数据链路层互连的设备是网桥(Bridge);网络层互连的设备是路由器(Router);传输层及以上各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之间的互连属于高层互连,高层互连的设备是网关(Gateway)。
2、网桥的分类方法:⏹透明网桥透明网桥由各网桥自己来决定路由选择,局域网上的各结点不负责路由选择;⏹源路选网桥源路选网桥由发送帧的源结点负责路由选择。
3、互连、互联、互操作互连是网络互连的基础,互通是网络互连的手段,互操作是网络互连的目的。
第七章Internet基础与应用8.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1、Internet的组成部分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信息资源2、直接交付、间接交付3、特殊的IP地址⏹ 受限广播地址: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物理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 直接广播地址:用来使路由器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特定网络的所有主机。
⏹ “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地址:路由器接到这样分组的目的地址时,不会向外转发该分组,而是直接交付给本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 回送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通信。
4、 IP 地址发展付第一阶段:1981年第二阶段:1991年第三阶段:1993年第四阶段:1996年5、 域名机制⏹ 结构如何?⏹ 域名的结构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各分 量之间用点隔开: 主机名.最低级域名.… . 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 如何管理、分配域名?⏹ 顶级域名分配——NIC⏹ 我国域名的分配——CNNIC6、 顶级域名7、 二级域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负责管理我国的顶级域,它将cn 域划分为多个二级域。
8、 WWW 服务的主要特点⏹ 组成:分布式超媒体(hypermedia)系统。
它是超文本(hypertext)系统的扩充。
超文本是万维网的基础。
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文档内容不同。
⏹ WWW 服务的核心技术是: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 超链接(hyperlink ) 9、 文件传输服务⏹ 文件传输协议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是 Internet 上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输服务。
⏹ FTP 允许传输任意文件并且允许文件具有所有权与访问权限。
⏹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隐藏了独立计算机系统的细节, FTP 适用于异构体系--它能在任意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
⏹ 文件传输服务由FTP 应用程序提供,FTP 应用程序遵循TCP/IP 协议集中的文件传输协议,它允许用户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并且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匿名FTP 服务⏹ 匿名FTP 服务的实质是:提供服务的机构在FTP 服务器上建立一个公开账户(一般为anonymous ),并赋予该账户访问公共目录权限,以便提供免费服务; ⏹ 如果要访问提供匿名服务的FTP 服务器,一般不需输入用户名与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