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带(市公开课)
高三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带(市公开课)
热带沙漠气候
20°
热带草原气候
10°
热带雨林气候
0°
亚寒带
55°
温温带带季风 气候
35°
亚热带季风
亚热带
25°
热带季风气候
10°
0°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
90°
90°
极地气候 P
70°
70°
60°
M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性
气候
40°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H
55°
35°
地中海气候
类型
分布规律
基本特征
主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0° —10°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
赤道附近
的季节变化
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 —20°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 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
赤道的南北两侧 温两季
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季 风性湿润气候
寒带
70°
70°
季 节 移 动
副低 (多) 60° 全年湿润
(多) 50°700-1000
大陆气团 全年少雨
亚寒带
亚寒带
温带夏雨, 55° 500-1000 温带
40° 冬 雨,
副高
(少)
300-1000
30°
全年少雨,<250 mm
亚热夏80带雨0-,1500
35°
亚热带
25°
冬
赤低
(少) (多)
雨季热 季寒原 原
季
针
赤
低纬
副 中纬 副
低
信风
高 西风 低
极地 极 东风 高
大陆西:0°— 10°— 20°— 30°— 40°— 60°—70°— 80°—90°
热热 热 地温 亚苔冰
雨草 沙 中海 寒原原
海
针
三圈环流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气压带:低压多雨,高压干燥 风带:西风湿润, 信风东风干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10° —25°N 大陆南部和东南部
20° —30°的大陆 西岸及大陆内部
南北纬25° —35° 的大陆东岸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雨两季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终年炎热干燥(高温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 带)控制
第二:判定冬夏季节(根据同纬气温高低比较)
第三:判定7月或1月(根据海陆气温高低比较)
★等温线判读技巧:高(气温)高(纬度)低低 ★等温线判读技巧:“一陆南”
★等温线判读技巧:高(凸向值)低(气温)低高
☆练习巩固
下面四副图中表示的是南半球7月份的是(D)
3. 地表形态
(1)地势: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K
30°
E
亚热带季风气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热带沙漠气候
20°
C
F 25°
D
热带草原气候
10°
B 热带季风气候 10°
A 热带雨林气候
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三圈环流示意图
极地东风带
夏
中纬西风带
季
低纬信风带
节
移
动
低纬信风带
冬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大气环流
西部
90°
极高 (少)
大陆内部
东部
90°
80°
夏
(少)
全年降水极少
(2)地貌: 山地气温日、年较差<平地
4. 洋流
(1)暖流:增温增湿 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等温线凸向高纬处 海1 中间温度高于两侧
(2)寒流:降温减湿 5 ℃ 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10 ℃
等温线凸向低纬处 中间温度低于两侧
15 ℃
暖流
海2
5℃ 10 ℃ 15 ℃
寒流
下图中表示陆地某地等温线分布图,a、b和c分别表示 等温线的不同温度数值,请根据图上地理信息,判定该地位 于南或北半球,并且比较Ta、Tb和Tc大小
高三地理-世界气候和自然带
市公开课
一、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气压、风)
二、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气温和降水)
太阳辐射(纬度差异)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气压带 风带
海陆分布
下垫面状况 人类活动
地形状况 洋流性质 暖流
寒流
地面物质
三、气温变化
气温
陆地
海洋
日 最高值 14点左右 变 最低值 日出前后 化 日温差 日最高—日最低
类 型
亚热带地区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名
热带季风气候
称
热带地区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特殊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90°西部
大陆内部
东部
90°
80°
寒极带地(气极候地)
7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0°
60°
50°
温带海 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40°
地中海气候
30°
1、判断降水量线疏密、走向、递变、弯曲和数值
2、判断降水量的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世界气候类型13种=4热带+2亚热带+3温带+1亚寒带+2寒带+1特殊(地形)
主
寒带地区
寒带冰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要 亚寒带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的
温带季风气候
气 候
温带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面 四幅图中表示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表示南半球 寒流的是( )
5. 地面反射率 新雪 > 冰 > 砂土 > 林草地 >水面
6. 人类活动(举例:城市热岛)
排放废气
(1) 直接影响 改变大气成分:CO2、NOX、氟氯烃等 (2) 间接影响
植树造林,修水利(水库) 破坏植被,排干湖泊沼泽
看全球气球分布图,回答相关提问:
(2)随季节而变化
全年高温(四季如夏)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终年温和(四季如春) 终年寒冷(四季如冬)
四、影响气温的因素
2.海陆分布 ☆判断海陆分布及季节(月份)
1月份等温线
7月份等温线
夏季
北半球7月 南半球1月
T陆>T海
冬季
北半球1月
南半球7月
★等温线判读步骤:
T陆<T海
第一:判定南北半球(根据不同纬度气温递变)
等温线的判读
四、降水的变化
(1)空间变化
赤道>极地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大陆西岸
中纬度:沿海>陆地
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年雨型
(2)季节变化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对流雨
锋面雨
(3)降水类型
台风雨
地形雨
五、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等温线判读类似)
20°
5-10月多,700-1000 mm
10°
全年多雨,降水量大约在>
热带 热20夏0带雨0 m,m>150010°
0°
0°
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成因记忆小结
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陆东:0°— 10°— 25°— 35°— 55°— 70°— 80°— 90°
热热亚 温亚苔 冰
白天:T陆>T海 夜晚:T陆<T海 日温差:T陆>T海
年 最高值 夏季
7月
8月
变 最低值 冬季 化 年较差 夏最高—冬最低
1月
2月
夏季:T陆>T海
冬季:T陆<T海
年较差:T陆>T海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的比热容大小)
四、影响气温的因素
1.太阳辐射 (最基本因素) (1)随纬度变化 总体规律: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