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管理39902

职业生涯管理39902

《职业生涯管理》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把当代中国人划分为( D)大社会阶层.A 五B 七C 八D 十2.( A)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A 职业期望B 职业声望C职业价值观 D 职业选择3.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职业声望调查评价的方法?( D )A 自评法B 民意法C 指标法D 估算法4.(B)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必需的心理特征。

A 气质B 能力C 性格D 个性5.主要用来解决某一领域中具有专业技能,既不期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又不希望随着职业的发展而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这种职业路径为( D )A 传统职业路径B 行为职业路径C 横向职业路径D 双重职业路径6.按职业性向理论,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的属于(B)A 研究型B 社会型C 现实型D常规型7.在职业锚理论中,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属于(A)职业锚。

A 自主/独立型B 管理型C 挑战型D服务型8.在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中,把职业决策的过程看做是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这种理论称之为(A )A 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模型B 描述型职业生涯决策模型C 规范型职业生涯决策理论D 职业生涯五阶段模型9.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相联系,没有脱离个人而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指职业生涯的(B)特征。

A 组织性B 个体性C 动态性D 时间性10.在“乔哈里窗”中,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部分,也是需要开发的部分称为(D )A “公开我”B “隐私我”C “潜在我”D “背脊我”11.只写最简单的目标、分段实现时间、职业机会评估和发展策略等几个项目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属于(A)A 表格式B 条列式C 复合式D 论文式1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实现的目标,先选择一个与目标接近的职业,然后逐步趋近,以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种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策略是(B)。

A 一步到位型B 多步趋近型C 从业期待型13.在职业生涯开发的基本原则中,在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开发时注意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关系,寻找到结合点,实现个人A 利益整合原则B 实事求是原则C 全面评价原则D 发展创新原则14.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中,建立在对各个工作岗位上的行为需求分析基础上的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是指(B)A 纵向职业生涯通道B 网状职业生涯通道C 横向职业生涯通道D 双重职业生涯通道15.年龄段为25~40是阶段,是指职业生涯周期中的(C)A 职业准备阶段B 进入组织阶段C 职业生涯初期D 职业生涯中期16.工作/家庭边界理论是( C )提出的。

A 萨柏B 亚瑟C 克拉克D 佛隆17.组织在制定和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职业、岗位和专业之间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制定目标。

这是指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B)A 统筹性原则B 差异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全面评价原则18.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是以自身的准确定位为基本的,在个人进行评估之后还需要组织对其进行评估,来提高员工定位的准确性,这是考虑到了在定位过程中的(B)A 个人因素B 组织因素C环境因素19.职业生涯早期的自我管理策略中,第二重要的策略是(C)A 认清自己B 时间管理C 学会进行自我生涯管理D 情绪管理20.在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关注的重心是(C )A 个人B 组织C 个人和组织两者之间达到平衡D 社会21.组织要随着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这是体现了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B)A 一致性B 动态性C 可行性D 持续性22.( C )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部门。

A 员工个体B 组织高层领导C 人力资源部门D 员工直接领导23目前,(B)是组织中实行最多的职业生涯阶梯模式。

A 单阶梯模式B 双阶梯模式C 多阶梯模式D 横向阶梯模式24在职业生涯阶梯的方向中,员工职务等级由低到高级的提升是指(A)A 纵向发展B 横向发展C 向核心方向发展25.如果对家庭生活不满意的员工,就会追求工作上的满足;工作不符合期望时,员工就会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家庭。

这是指工作家庭关系理论中的(B)A 溢出理论B 补偿理论26.在工作家庭冲突中,最常见的是(A)A 时间冲突B 情绪紧张冲突C 行为冲突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构成职业选择基本条件的是(ABC)A 职业能力B 职业意向C 职业岗位D职业分类2.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一般包括(ABCD)A 自我剖析B 目标设定C 目标实现策略D 反馈与修正3.职业规划目标组合有(ABD)A 时间组织B 功能组织C 连续组合D全方位组合4.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常见格式有(ABCD )A 表格式B 条列式C 复合式D 论文式5.职业生涯早期个人所面临的任务包括(ABCD)A 认识组织B 融入组织C 树立职业形象D 确定职业发展方向6.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不包括(BC)A 系统性B 开发性C 规划性D 可行性7.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角色有(ABC)A 员工个体B 人力资源部门C 员工直线领导D 部门内同事8.纵观国内外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实践,主要有以下(ABCD)职业生涯阶梯模式。

A 单阶梯模式B 双阶梯模式C 多阶梯模式D 横向阶梯模式9.工作家庭冲突的形式主要有(ABC)A 时间冲突B 情绪紧张冲突C 行为冲突D 同事间冲突10以下属于组织职业开发特殊方法的有(ACD)A 案例研究法B 现场培训法C 角色扮演法D 工作模拟法三、填空题1.按照一定的规划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称之为(职业分类)2.(职业能力)、(职业意向)和(职业岗位)是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3.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称之为(职业生涯)。

4.在职业生涯管理中,(职业兴趣)是最大的、最持久的驱动力。

5.(克朗伯兹)把社会学习论引用到职业生涯辅导上,用以了解在个人决策历程当中,社会、遗传与个人因素对于决策的影响。

6.(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理论把职业决策的过程看做是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7.从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来看,可以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式分为(义务本位)模式、(权力本位)模式和(权力-社会)模式。

8.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萨柏)提出了人--组织匹配理论。

9.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要素)的开发和(社会资本)的开发。

10.自我要素的开发包括(能力的开发)、(态度的开发)和(职业资本的开发)三个方面。

11.工作重新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工作轮换)、(工作扩展)、(弹性工时)和(工作项目化)四种。

12.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是以自身的准确定位为基本前提的,在定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层面的因素,即(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

13.边界一般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即(物理边界)、(时间边界)和(心理边界)。

14.从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工作策略)、(学习与培训策略)、(人际交往策略)和(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四、名词解释1.职业:指参与社会会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的工作。

2.职业分类: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3.能力: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4.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与组织盯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政局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一这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5.人格特性-职业因素匹配理论:指人们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

也称“特性-因素匹配理论”。

6.职业锚:指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导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

7.个人职业生涯开发:指为了获得或改进个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以利于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各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努力。

8.职业资本:指一个人从事某项职业所应具备的的各项职业能力的总和。

主要包括职业行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

9.个人职业生涯周期:指一个人为了个人及家庭生存,进行工作,从事一种职业直于退出工作/职业领域的一个生命活动过程。

10.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如企业、政府部门、军队等)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

11.退休计划:指组织针对职业生涯晚期的员工而采取的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措施。

12.工作-家庭边界理论:指人们每天在工作和家庭的边界中徘徊,工作和家庭组成各自不同目的和文化的领域,相互影响,虽然工作和家庭中很多方面难以调整,但个体还是能创造出想要的平衡。

13.工作压力:指当个体在工作面临机会、限制及要求这三种动态情境时,由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个体心理不适关产生的不堪忍受无力应付的感觉。

14.学习型组织:指通过个人和组织共同学习的方式来改革组织本身,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精神,是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五、简答题1.简述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

产业性、职位性、组群性、时空性2.决定声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一,职业环境,第二、职业功能,第三、任职者素质3.简述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内容。

自我剖析、目标设定、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

4.简述职业锚的功能。

第一、使组织获得正确的反馈;第二、为员坷行有效的职业渠道;第三、增长员工工作经验;第四、为员工做好奠定中后期工作的基础。

5.简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组织的作用。

第一、个人生涯规划能保证组织未来人才的需要;第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使组织留住优秀人才;第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组织实现人员的高效配置,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支持。

第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使组织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6.简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第一、职业生涯分析:自我分析与定位;第二、职业生涯机会评估;第三、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第四、制定职业生涯行动方案第五、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策略;第六、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与修正7.简述个人生涯开发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经济基础、家庭状况、工作经验的丰富程度和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外部因素:职业竞争状况、培训开发市场规范性程度、工作氛围与职业发展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