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一览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一览

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种类和依据一览
提示:
1、分类标准。

本《一览》中:按照学理研究,结合立法规定,将工商行政管理处罚涉及的违法行为分为市场进入行为、市场竞争行为、市场经营行为三类。

其中,违反登记法规等行为规范的归入市场进入行为违法类;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行为规范的归入市场竞争行为违法类;其他归入市场经营行为违法类。

2、编排凡例。

本《一览》中:项目内容用“/”隔开,按类别依序分别为“序号”、“违法行为”、“处罚种类”、“法律依据”。

其中:行为规范法律条款没有作为项目内容列入;移送涉嫌犯罪程序未单独列出;(先行)责令改正没有作为处罚种类列入;违法行为中未再区分表述“情节严重的”。

3、项目依据。

本《一览》中:“序号”的编列方式,参考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6—07—01发布实施的GS1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行业标准—行政执法数据规范》。

“违法行为”名称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条款的具体表述。

“处罚种类”主要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予以简称,其中的“没收”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法律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国家规章,未包括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规定;为节省篇幅,“法律依据”未标注公布机关和公布令号,但个别执行解释标注了文号。

4、价值评估。

本《一览》可以作为办理工商行政管理处罚案件时,对违法行为定性的参考或者索引,但不保证没有遗漏,也不保证有些罚则因法律修订而调整或取消。

具体引用、表述应当注意以当时有效的法律法规为准。

一、市场进入行为违法类
所谓市场进入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取得市场主体资格,进而从事市场经营、市场竞争的活动。

1.1市场主体名称
1.2公司制企业法人
1.3非公司制企业法人
1.4企业集团
1.5合伙企业
1.6个人独资企业
1.7个体工商户
1.8外商投资企业
1.9农民专业合作社
1.10私营企业
1.11年度检验、验照贴花
1.12无照经营
1.13其他——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企业用工
二、市场竞争行为违法类
所谓市场竞争行为,是指市场主体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实现最大市场占有率或争取相对市场优势地位等经济利益,与市场对手展开的较量和角逐。

可以分为:卖买双方竞争、卖方竞争、买方竞争。

广义上的竞争是人图强好胜的一种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比高低胜负、争优劣存亡的角逐和较量。

除《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行为以及《商标法》、《广告法》规范的行为外,有些同时涉及产品质量管理的违法行为,没有全部归入本类,而归入市场经营行为类。

2.1垄断
2.2不正当竞争
2.3商标
2.4广告
三、市场经营行为违法类
所谓市场经营行为,是指市场主体采取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等多种形式,以获取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3.1合同行为
3.2商标代理
3.3/消费者权益保护
3.4食品等产品安全
3.5食品流通安全
3.6乳品质量安全
3.7农产品质量安全
3.8生猪屠宰管理
3.9产品质量
3.10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3.11标准化
3.12农业生产资料
3.13畜牧
3.14野生动物保护
3.15野生植物保护
3.16文物保护
3.17邮政
3.18烟草专卖
3.19粮食流通
3.20报废汽车回收
3.21人民币、金银管理3.22军服管理
3.23拍卖
3.24旅行社管理
3.25禁止传销
3.26直销管理
3.27经纪人管理
3.28商品展销会管理3.29循环经济
3.30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