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药学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1.灭菌制剂的灭菌目的不包括
A.病毒
B.昆虫
C.芽胞
D.细菌
E.真菌
1.B。

灭菌制剂的灭菌目的是杀死或除去微生物,包括病毒、芽胞、细菌、真菌等,并不包括昆虫。

2.口服液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空气灭菌
B.流能蒸气灭菌
C.紫外线灭菌
D.甲醛蒸气熏蒸
E.环氧乙烷灭菌
2.B。

小包装口服液常用流通蒸汽或煮沸灭菌,选B。

3.用于粉针剂的安瓿,需采用哪种灭菌方法
A.湿热
B.紫外线
C.于热空气
D.微波
E.60Coγ辐照
3.C。

用于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的安瓿需在200℃以上干热灭菌45分钟或180℃干热灭菌1.5小时或170。

C干热灭菌2小时,以杀灭微生物和破坏热原。

因此粉针剂的安瓿应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4.丸剂处方中含乌鸡,鹿肉等药材时,应用何种方法粉碎
A.串油法
B.蒸罐法
C.串料法
D.单独粉碎
E.冷冻粉碎
4.B。

乌鸡白凤丸、全鹿丸、大补阴丸等处方中含皮、肉、筋、骨等动物药,粉碎前需蒸罐处理。

选B。

5.下列关于散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共熔组分的散剂制备时均应避免共熔现象的产生
B.含贵重细料药的散剂宜采用重量法分剂量
C.眼用散剂粉末应通过200目筛
D.复方散剂中毒性药应采用配研法与其他药粉混匀
E.单味化学毒剧药常配制成倍散使用
5.D。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毒性药物的剂量小,不易准确称取,剂量不准易致中毒。

因此毒性药物常要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制成稀释散(也称倍散)应用。

选D。

6.单渗漉法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药材粉碎→装筒→排气→润湿→浸渍→渗漉→收集
B.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
C.药材粉碎→润湿→浸渍→排气→装筒→渗漉→收集
D.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收集
E.药材粉碎→润湿→排气→装筒→浸渍→渗漉→收集
6.B。

单渗漉法的正确操作是:药材粉碎→湿润→装筒→排气→浸渍→渗漉,B是正确的。

7.常用于中药粉针剂干燥的方法是
A.鼓式干燥
B.减压干燥
C.冷冻干燥
D.喷雾干燥
E.沸腾干燥
7.c。

中药粉针剂需无菌操作,宜采用冷冻干燥法干燥。

选C。

8.含毒性药物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
A.20g
B.15g
C.10g
D.5g
E.1g
8.C。

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普
通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9.哪个途经给药的注射剂不宜采用混悬液
A.关节腔
B.皮内
C.肌内
D.静脉内
E.皮下
9.D。

静脉内注射剂不宜采用混悬液,选D。

10.下列可作注射用溶剂的是
A.苯甲酸
B.三氯叔丁醇
C.山梨酸
D.尼泊金乙酯
E.丙三醇
10.E。

三氯叔丁醇既具有防腐作用,又具有止痛作用,苯甲酸、山梨酸、尼泊金乙酯是常用的防腐剂(抑菌剂),丙三醇是注射用水溶性非水溶剂。

选E。

11.下列软膏剂基质中,不属于油脂性基质的是
A.羊毛脂
B.凡士林
C.液状石蜡
D.聚乙二醇
E.植物油
11.D。

选项中除了D聚乙二醇为软膏剂的水溶性基质之外,其余均为油脂性基质,后者又包括油脂类、类脂类、烃类和硅油四类,其中凡士林和液状石蜡属于烃类,羊毛脂属类脂类,植物油属油脂类,因此很明显D是正确答案。

12。

为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一般肛门栓在使用时塞入直肠的距离应为
A.1cm
B.2cm
C.8cm
D.6cm
E.10cm
12.B。

当栓剂塞入距肛门口2cm处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13.胶剂的制作流程是
A.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干燥,包装
B.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切胶→干燥,包装
C.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浓缩收胶→滤过澄清→干燥,包装
D.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干燥,包装
E.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浓缩收胶→干燥,包装
13.B。

胶剂的制作流程是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切胶→干燥,包装,正确答案为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