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典、做美德少年》班级课程实施方案丰登坞小学 二2班《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较代表性的一种。
它流传的时 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
《三字经》被誉为“千古一奇书”: 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 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 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也!一、活动目的:1.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通过诵读《三字经》的有关 内容,可以实现一种德育功能,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可强化责任 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 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扎实 的道德基础。
3. 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
中不偏, 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
孝经熟。
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 易诗书,礼春秋。
乐经亡,余可求。
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拆命, 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
集礼记。
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
注疏备, 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
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二、 活动主题:走进经典三、 诵读内容:《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 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 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孟子者,七篇止。
辩王霸, 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
今单行,本元晦。
四书通, 统儒术。
文作周,孔子述。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 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
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 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尔雅者,善辩言。
求经训,子。
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
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四、活动安排:1.晨诵:晨读时间学生吟诵《三字经》,语文老师进行适当解读与指导,并督促学生熟读成诵,不断积累。
五、活动安排:1、晨诵:晨读时间学生吟诵《三字经》,语文老师进行适当解读与指导,并督促学生熟读成诵,不断积累。
2、语文教师要利用班队会开展多样的阅读形式,如:吟诵、歌舞、演讲、故事会,让学生乐于参与。
3、举办有关于《三字经》的背诵和“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竞赛活动。
4、年级组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班的诵读情况进行抽查。
5、组织学生开展《三字经》知识竞赛,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
六、成果展示:(1)以板块的形式呈现,通过表演、游戏、竞赛及穿插背诵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三字经》原文理解情况。
(2)讲“《三字经》小故事”比赛、绘画比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乐于表达。
(3)图文绘画比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乐于表达。
3.活动时间:2015年11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六、实施措施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
做到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个阶段的经典诵读内容。
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将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成为少年儿童行动的自觉追求和前进动力。
七、第一学期经典诵读计划诵读数目:《三字经》典籍篇背诵时间:早7:30 —— 7:55展示时间:周一至周五课间操之前具体要求:1、每天背诵一行,一周五行2、展示内容为开头到前一周的任务3、赵佳薇负责组织集体背诵附:各周任务第1、2周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源。
第3、4周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辩王霸,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
自修齐,至治平。
第5、6周此二篇,在礼记。
今单行,本元晦。
四书通,孝经熟。
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
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
乐经亡,余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第7、8周有典谟,有训诰,有拆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
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
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
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第13、14周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辩言。
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
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
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第15周古九流,多亡佚。
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走进经典、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丰登坞小学二2班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读“最精华的书”、“最永恒的书”、“最有用的书”,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源头文化的精华而终身获益。
我校于今年3月开始,在全校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三字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悟古训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现将前一阶段活动总结如下:一、建立诵读网络组织,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在开学伊始就组建了由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各年段语文备课小组长的领导小组,全体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经典诵读活动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导、安排诵读活动的各项工作。
下设以年段长为核心,各班班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年段活动小组,在各班级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学生代表为主要力量的活动小组,并制定了《诵中华国学经典,做华夏文明少年》活动方案。
为此,学校组织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进一步明确诵读《三字经》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诵读要求,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开学初,学校对学习实践《三字经》活动进行大力宣传。
利用校门口和墙文化宣传《三字经》相应的故事;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播放《三字经》内容、德育小故事、学生学习实践《三字经》的心得体会;凭借校讯通平台,发信息至学生家长,请家长积极参与并检查督促子女学习实践《三字经》,为我们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得到了学生和广大家长的有力支持。
三、健全制度,保障诵读活动有效进行为了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科学有效地实施机制是保障活动开展好、实施好的根本,在活动开始之初,我们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
1.经典诵读要求全员参与,师生共读,真正让国学诵读声飘满校园。
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晨读、语文课、每周班会课,指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诵读、记忆。
2.诵读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期开学初,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精彩五分钟的课前展示,同时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内容的温故与知新,难点解惑,活动延伸。
3.诵读活动践行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诵读三字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坐、立、走、着装、说话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瑾》中有这样一句话“冠必正、纽必结”,是要求帽子要带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时刻用这句话检查自己的着装,低年级,教师要时刻关注、提醒学生按要求把衣服穿好,纽扣扣好。
开展诵读活动以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4.教师与学生共同诵读《三字经》。
三字经不仅对学生的言行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成人也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很多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诵读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通过诵读《三字经》,让自己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字经》诵读活动贯穿于师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延伸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课内课外德行修养行为的一致化。
5.建立诵读活动家校互动机制。
我们注重把诵读活动的范围向家长延伸,利用家长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家长纳入到活动范围,把诵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向家长宣传,引领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全方位的活动氛围,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效果的最大化。
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共同诵读《三字经》,用《三字经》中的要求指导自身的言行,为孩子做出示范,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家长跟学生一起背诵《三字经》,有的家长还给孩子讲述三字经中的小故事,确实达到了家长与学生共同诵读三字经的效果。
四、搭建诵读平台,指导学生积极实践1.确保经典读本。
为了让学生掌握经典国学《三字经》,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将经典国学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分年级进行《三字经》的诵读。
在实践的过程,也是老师们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
在指导学生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背的内容,教师首先要背熟;要求学生读的故事,教师首先要读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诵读指导。
2.确保学生关注。
利用学校红领巾小广播站向学生宣传《三字经》的相应故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精心布置,为诵读的顺利开展推波助澜。
我校力求每一层楼道内、每个班级内部布置都体现国学品读特色,学生在浏览校园墙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对国学知识的探究意识,营造良好的国学氛围。
同时,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激发兴趣,保持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鼓励教师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注意劳逸结合,可在班内采用比赛、接龙、师生对接、游戏、演唱、“我给经典配图”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
学校还将国学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的征文活动。
为了抓实开展学习实践《三字经》活动,第一:每天早上晨读课的前十分钟规定为全校学生朗读、背诵《三字经》的时间,学生一到学校首先读的就是《三字经》的内容,早上一进校园,就能听到从各个课室里传出来的朗读《三字经》的声音。
每周的班会课,班主任首先是检查学生上一周要背诵的内容;第二:了解、表扬、推广在上一周实践所背诵内容比较好的学生,让实践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谈心得体会;第三:指导学生学习本周规定的《三字经》内容,并进行讲解和指导实践。
五、成效显著,长抓不懈学校开展《三字经》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成效显著,实现了校园精神面貌大转变,促进了良好校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优化,使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校园精神面貌新变化。
开展《三字经》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墙文化、教室、学习园地都张贴《三字经》相关内容,校园里《三字经》书声朗朗,氛围浓厚。
仁爱、诚信、知礼入心田,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满校园。
同事、师生相见笑脸相迎,人人文明、守时、守信、关爱、奉献进取。
2.良好校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优化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
开展《三字经》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组织师生学习礼、爱、孝、谨、信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读《三字经》内容,看《三字经》经典教育小故事,听感恩主题歌曲,分享学习《三字经》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活动,把《三字经》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达到了师生人人重视《三字经》,人人背诵《三字经》,人人践行《三字经》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