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晚唐诗人
杜牧:字牧之,号杜樊川。善用绝句讽 咏史事,作品有《赤壁》《过华清宫绝 句》《江南春绝句》《山行》等。
李商隐:《锦瑟》《无题》等。“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如干”“身无 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均为其 名句。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南宋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主要表现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 作:《关山月》《书愤》《示儿》《十一 月四日风雨大作》。著有《剑南诗稿》。 杨万里:号诚斋,其诗被称为“诚斋体”。 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文天祥:著有《文山先生全集》,代表作 《正气歌》《过零汀洋》。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代表作 《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钱塘湖春行》等。 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等人倡 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创作了许多针砭时弊的 诗歌。
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代表作《游 子吟》。 刘禹锡:字梦得。其诗多向民歌学习,代 表作《石头城》《乌衣巷》《竹枝词》。 李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 奇特,语言峭丽凝炼。代表作:《李凭箜 篌引》《雁门太守行》等诗。
——启功(元白)
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 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 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诗歌的基本知识
押韵
诗歌词赋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 相近的字,使声音和谐悦耳,这就叫押韵。 押韵的字称为韵脚。
3、流派 婉约派:“诗庄词媚”,不仅指词在题材上以 抒写男女恋情为主,更主要指词的风格。婉 约是词的正宗。
柳永 秦观 李清照 周邦彦 姜夔
豪放派: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词的内容 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风格。 苏轼 辛弃疾
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令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杜甫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代表作:前期有《望岳》,后期后“三 吏”“三别”等,其诗被称为“诗史”。 地位: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 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圣”。
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
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 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 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 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 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 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 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 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 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
2、宋词的发展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以欧阳修、晏殊 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 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廉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祁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谷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先秦诗歌——萌芽
《诗经》: 产生时代:西周到春秋中叶. “六 义”:内容—风、雅、颂; 手法—赋、比、兴。 代 表 作:《关雎》《静女》《氓》 《无衣》《伐檀》《硕鼠》 意 义: 现实主义诗歌源头;
名平,战国时楚人,第一位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世称“三闾大夫”。
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
屈 原
代表作:《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离骚》 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 首抒情诗。 楚辞:屈原所创新诗体。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 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 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柳 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关于中国诗歌: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规律: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
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 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 的较少。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韵脚:难、残、干、寒、看
3、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曹氏三父子
风骨遒劲
★建安文学
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田园诗派
★南北朝 山水诗派
陶渊明
谢灵运
闲适冲淡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南照北信
“乐府双璧”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自名五柳先生,世称 靖节先生。做过彭泽令,后世亦以此 称之。
…………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返回
近体诗
是唐代形成、完善起来的一种新诗 体,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 严格规定.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
பைடு நூலகம்
律诗和绝句
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
第一、二句为首联, 第三、四句为颔联, 第五、六句为颈联, 第七、八句为尾联。
返回
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杜甫的《蜀相》 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
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 高适的《燕歌行》
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最初 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差,但 “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唐代“燕乐” 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 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李白的《菩 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唐时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是 词中小令的杰作。后经温庭筠、李煜、冯延巳等发 展,到宋代迎来词创作的高峰。
每句五字的叫“五言律诗”,每句七字的 叫“七言律诗”
绝句共4句,也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又称“诗 余”“长 短句”
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返回
中国古代诗史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 等 五 代 词:李煜 宋诗宋词:宋诗—苏轼、王安石、陆游、杨万里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 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吴伟业、龚自珍等
边塞诗派(浪漫情怀)
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 辛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 使》,与高适(作品《燕歌行》《别董 大》)并称“高岑”。
李白
陇西人。字太白。自称青莲居士。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 难》《将进酒》《行路难》《望庐山 瀑布》《静夜思》等。 地位:诗作雄奇豪迈,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巅峰。世称“诗仙”。
中国古代 诗歌常识
诗词鉴赏讲座一
起源
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 其事”。一般把《诗经》 作为中国诗歌史的起点。
中国古代诗体
古体诗(古风)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诗 词
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 仿作。包括“歌、行、吟”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 (五代宋) 小令
散曲

(元)
套曲
杂剧
长歌行
两汉
汉乐府:汉武帝时设乐府,命官署采集和创 作乐歌,其诗称“乐府”。代表作《孔雀东 南飞》《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作品,南朝萧统 收入《文选》。代表作《行行重行行》《迢 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五言诗的成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 《咏荆轲》。 成就:田园诗鼻祖。
南北朝乐府
南朝乐府:现实主义诗歌,主 要表现爱情生活。代表作《采莲 曲》。 北朝乐府:浪漫主义诗歌。主 要表现北国风光和战争生活。代表 作《木兰诗》《敕勒歌》。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唐初现实主义诗人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
照邻。
贺知章:《回乡偶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千古名句欣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