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规划:理论.实践.方法 第15章 城市旅游规划与调控
旅游规划:理论.实践.方法 第15章 城市旅游规划与调控
3) 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策划 (1) 形象广告策略 (2) 公共关系策略 (3) 网络媒介策略
15.4 城市旅游管理与调控
政策和规划
• • • •
1) 促进与发展 2) 开发与保护 3) 服务与规范 4) 监督与管理
城市旅游资源管理
•1) 城市与旅游资源的相关性 •2) 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 城市旅游资源的保护
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旅游特征分析
城市旅游 产品策划
城市旅游产品 城市旅游产品策划
旅游旅游 形象策划
基本内涵
遵循原则
城市旅游形象 策划必要性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
旅游旅游 管理与调控
政策规划
城市旅游资源管理
城市旅游资源管理
15.1 旅游城市及其规划
城市旅游及其分类
• 1) 城市旅游
• 一般的抽象概念认为:旅游者被城市所吸引,是因为城市提供的专业化 功能与一系列的服务设施。 • 普遍认为城市旅游是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旅游 资源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周到的服务以及良好 的旅游形象为城市旅游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有别于其它旅游的一种 独特旅游方式。
旅游规划学
第四篇 调控篇
第十五章 城市旅游规划与调控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基本训练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城市旅游及其规划的基本概 念;掌握城市旅游规划的基础知识;熟悉城市旅 游产品策划和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内容;认 识城市旅游管理与调控的重要性。
主要内容
城市旅游及其分类 城市旅游 及其规划
城市旅游规划
• 1) 城市旅游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 (1) 城市旅游规划的概念 • 概念:以旅游市场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 照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系统六大要素(景 观系统、旅游形象、旅游节事、员工服务、公众态度、交通要素)发展 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安排和部署的一种行为。
• 2) 城市旅游的分类
• 旅游城市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旅游可分 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公务类、文化类、信息与科技类、环境类和娱乐 类等。
城市旅游的特征分析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1) 城市旅游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性 2) 城市旅游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后发性 3) 城市旅游在资源特征上具有复合性 4) 城市旅游在功能上具有多元性 5) 城市旅游在活动类型上具有参与性
15.3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
基本内涵
• 1) 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
• 城市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的观赏游览和 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软件)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
• 2) 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容
• 硬件形象:通过对感观上的直接刺激,给城市旅游者产生一个物质形态 上的印象。 • 软件形象:反映的是城市的主体——人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面貌所产 生的印象和城市物质形态印象经过城市旅游者的心理叠加共同形成了一 个城市完整的旅游形象。
商 贸 会 议 旅 游 产 品
旅 游 商 品 服 务
1)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策划 (1) 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对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的对象进行分析,以明确 城市旅游形象传播对象的特征并针对其特征进 行相应的旅游形象定位。 (2) 城市旅游形象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城市旅游形象的现状,为 最终提炼出鲜明、生动、有特色和招徕力的城 市旅游形象作铺垫。 2) 城市旅游形象营造策划 形象营造可以不断强化城市在目标市场上的形 象认知,增强城市对目标市场的综合吸引力。 (1)城市旅游产品体系 (2) 城市旅游形象行为识别体系 (3) 城市旅游形象视觉识别体系
关键概念
城市旅游、产品策划、形象策划、管理与调控
基本训练
• • • • • 思考题 1. 简述城市旅游及其规划。 2. 简述中国城市旅游产品的现状。 3.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的必要性有哪些? 4. 简述城市旅游利益相关者管理。
Thank you !
延伸部分
信息服务
形式部分
信誉保障 质量
品牌
核心部分
服务
价格 付款条件 风格 优惠条件
• 3) 城市旅游产品特性
• (1) 综合性 • 表现为它是由多种多样的旅游对象资源与旅游设施和多种多样的旅游服 务构成的,其中不仅包含了劳动产品,而且包含非劳动的自然创造物, 既有物质成分,又有社会精神成分,是一种组合型产品。 • (2) 不可贮存性 • 城市旅游产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具有同一性,具有不可贮存性。 • (3) 不可转移性 • 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空间转移的不是城市旅游产品,而是购买城市旅游 产品的主体——旅游者。
• 2) 城市旅游规划的特点
• ① 城市旅游规划的公益性 • ② 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性 • ③ 城市旅游规划的复杂性与差 异性 • ④ 城市旅游规划是稳定性与可 变性辩证统一的 • ⑤ 城市旅游规划要突出城市形 象
旅游形象 吸引物 景观系统 旅游节事
整体风貌 标志景观 代表区域
接待设施 娱乐设施 设施 基础设施 购物设施 道路交通 电力电讯 给水排水
利益相关者管理
• 旅游城市作为城市旅游运行和发展的载体, 在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下,根据城市旅 游发展的多种因素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 以及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城 市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概括为政府、投资 者、社区居民、竞争者、旅游企业、旅游者 等。 • 1) 加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 2) 加强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观的培养 • 3) 加强对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有效监督
• 2) 城市旅游主题产品规划
• • • • (1) 基本内涵 ① 自然历史特色 ② 现代建筑景观特色 ③ 社会文化特色
现代建筑 景观特色 尊重与创造
升华 凝结
社会文化 特色 承接与进步
自然历史特色
• (2) 主要原则
• ① 多样化原则 • ② 市场原则 • ③ 集约化原则
• (3) 定位与选择
• ① 对各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进行分析评价和文化定位,找出其特色和开发 价值。 • ② 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定位,把握时代脉搏,开发设计出能满足市场需 求的各种品位和档次的顶极旅游产品,走“普品、特品、名品、精品” 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 ③ 进行投资效益分析,确定旅游产品供给指标和需求指标,以达到旅游 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 2) 城市旅游产品的构成
• 核心部分——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是整个旅游产品的基 本部分,具有满足旅游者最基本需要的功能。 • 形式部分——指城市旅游产品的载体、质量、特色、风格、声 誉及组合方式等,是城市旅游产品核心部分向生理或心理效应 转化的部分。 • 延伸部分或附加部分——指旅游者购买城市旅游产品时获得的 优惠条件、付款条件及城市旅游产品的推销方式等,是旅游者 进行旅游活动所获得的各种附加利益的总和。
政府调控
政府 旅游企业 投资者
旅游 城市
旅游者 竞争者 社区居民
• • • •
1) 规划和推动 2) 管理和监督 3) 参与营运 4) 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
本章小结
• “城市旅游”在目前国内外有限的研究中,仍没有大家公认的定义。 • 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现代旅游发展观念复合化、多元 化的结果。 • 城市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 产或开发出来以供在城市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富有特色的城市主 题产品不仅要有赏心悦目的城市风貌,还应有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有健全的城市功能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 城市旅游形象对于潜在旅游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中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行政区域内旅 游产业发展实际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等情况,制定促进旅游产业发 展政策和总体规划从而进行调控,并组织实施。
吸引系统 供给系统 支持系统
城市旅游系统
15.2 城市旅游产品策划
城市旅游产品
• 1) 城市旅游产品的定义 • 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 或开发出来以供在城市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 内涵: • (1) 是专门为出卖给旅游者而生产或开发出来的,是商品。所以,城市旅 游产品与城市旅游商品同义; • (2) 生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所做的开发,从而生产 出一种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另一种是凭借拥有的人、财、物力资源而 在城市仿造或创造的旅游产品,从而生产出一种所谓资源脱离型旅游产 品; • (3) 主要供旅游者购买,功能上具有可观赏性,空间上具有地域性; • (4) 可以有物质实体,也可以仅仅是某种现象; • (5) 或多或少地含有人类的劳动投入,但绝不能没有人类的劳动投入; • (6) 各种媒介要素不是旅游产品,但它们可以构成城市旅游产品利益的追 加组成部分; • (7) 城市旅游产品不包括旅游购物品。按照这一定义,最典型最核心的旅 游产品形式就是城市旅游地,它是指出于交换的目的而开发出来的能够 向旅游者提供审美和愉悦的客观凭借的空间单元。
• 2) 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内 容
• 城市旅游规划主要是对城市旅 游目的地进行系统地规划
城市旅游 目的地系统
员工服务 服务 公共态度
城市旅游目的地系统
• 3) 城市旅游规划的对象
• 城市旅游规划的对象是城市旅游系统。
旅游需要 主观需求 出游倾向 个人偏好 需求系统 消费观念 经济能力 客观需求 闲暇时间 职业 口碑 广告 城市旅游系统 中介系统 旅行社 旅游交通 政策导向
城市旅游产品策划
• 1) 中国城市旅游产品的现状
• 首先,从城市旅游产品强项看,文化吸引、社会吸引及自然吸引都十分 丰富,是旅游业的拳头产品。 • 其次,从城市旅游市场优势看,在入境旅游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生 机活力和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 第三、中国城市旅游产品的弱项和不足: • (1) 旅游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 (2)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达不到国际水准 • (3) 我国城市旅游产品信息传递,速度慢、量不大、面不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