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精选5篇)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精选5篇)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精选5篇)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精选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

一篇什么样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1 每个家庭都会有各自良好的家风。

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家的良好家风是勤俭节约。

每次和妈妈逛街,妈妈总不舍得乱花钱买衣服,不会像其他孩子的妈妈那样大手大脚的花钱。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妈妈才会适当的花一些钱,这就是勤俭节约;每次看到爸爸穿着破旧干净的衣服和袜子时,我总会心疼不已,吵着闹着要爸爸买新的,可爸爸每次都满不在乎的说:“没事,你看,这还能穿嘛,不用买!”这就是勤俭节约。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不要乱花钱,所以,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小朱去逛街。

当我们走进一家服装店时,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羽绒服,帽子上还有一个毛绒绒的小球,煞是好看。

我惊喜地走到那件羽绒服旁,仔细地看了又看,正好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一边轻轻地抚摸着衣服,一边啧啧称赞道:“漂亮,就是漂亮!”小朱看到我这么喜欢这件衣服,便笑着说:“你穿这件衣服一定很好看,既然那么喜欢,就买了它吧!”听了小朱的话,我翻看了一下价格,“哇哦,真贵呀,两百多块呢!”我吓得跳了起来,连忙摆摆手,“不不不,还是不要了吧!”“哎呀,你家又不是没有那几个钱,叫你爸爸妈妈给呀!”这时,我耳边响起了爸爸、妈妈曾经对我说过的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

”脑海中浮现出了爸爸、妈妈平时勤俭节约的画面,我斩钉截铁的说:“是,我家是不缺那几个钱。

但是,我爸爸、妈妈从小就教我要勤俭节约,所以,我不会买这件衣服的。

我现在也不缺衣服穿,我要买学习用品!”小朱看我态度这样坚定,沉默了,一言不发。

“小朱,我们应该从小学会勤俭节约呀。

爸爸、妈妈挣钱也不容易。

”我诚恳地对小朱说。

小朱听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道:“嗯,我懂了。

小秦,谢谢你的提醒!我今后一定不乱花钱了。

”看到小朱这样明白事理,我心里像吃了蜜糖那样甜。

勤俭节约是我家的家风,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攀比浪费为耻,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 2 我们家传承下来的好家风是:勤劳大方,孝顺节约。

外婆是我们家里的榜样“好家风”。

外婆很勤劳,每天早早的起床,出去到田里干农活,给菜翻土,让他们长得更强壮一点,还要做种菜、摘菜、除草等很多杂活累活,所以每天晚上都要很累很累地回家。

外婆很节约。

她把用过的塑料袋子清洗一遍,再循环利用。

外婆不穿好看的新衣服,旧衣服破了,在上面补一下也能将就着穿。

她把能省的钱都省下来,攒起来到过节的时候发给我们红包,我们深爱着外婆,将一个个红包还给外婆。

我们都知道外婆对我们很好,大方,但在自己的生活里却非常的节省,所以我们在平时能帮外婆做的事情都做一点,让外婆过得舒服一点。

外婆很孝顺,外祖母在世时,外婆把她照顾地可好了!给外祖母做美味的稀饭,给她摘来许多新鲜的蔬菜水果吃;把她的脏衣服清洗得干干净净的,让外祖母冬天穿的暖暖和和的,每天过得舒舒服服的!外婆爱着外祖母,能为外祖母做的事都尽量做到最好!外婆也很大方!老家有一座大房子,里面可以住很多户人家。

外婆总是会把摘来葫芦、南瓜、包心菜还有许许多多的蔬菜水果给租户们送一点去,那些租户也送给外婆一些自己家乡的美味呢!我们家的租户有许多都已经在这里住了四五年了,我想这就是让租户们一直住在这里的原因吧!外婆把她身上的好品质都传承了下去,为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我也要学着外婆,做一个勤劳、朴实、大方、孝顺的“好家风”!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3 21世纪,不仅电视上有很多关于“家风”的宣传片,而且大街小巷也都有关于这一主题的宣传栏和海报,对于这个社会,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宣传中华精神,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渐渐的,我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也慢慢做到了…… 中华传统美德都源于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现在被大家重视起来了,在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开始教我们“国学”,学习《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等,那时候我们渐渐接触到其中的一些精神,道理,品质,渐渐的,我们爱上了“国学”,慢慢懂得这些道理。

我们穿行在这些文字中,穿行在它的精神中,在生活里,少了浮躁之心,多了敬业之心;少了攀比之诱,多了爱岗之意;同学之间,礼貌用语多了,脏话恶语少了;友爱互助多了,骄横奢侈少了;追逐打闹少了,读书学习的人多了……这都是大家养成的好习惯,好品质。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告诉我们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尊敬兄长,更要尊敬长辈,就像在我们家一样,家中有一个规定,如果有长辈到我们家来做客吃饭,我们晚辈是不可以比长辈先动筷子,爸爸说,这是基本的礼貌,也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所以不可以不遵守。

有一次,我和爸爸回老家,在路上很饿,好不容易到家可以吃饭了,看见桌上的饭菜更是饿的不行,爷爷看见了说:“睿睿,饿了吧,自己先吃点菜吧。

”我点了点头,刚刚拿起筷子,就被爸爸叫住了:”等一下,没看人还没有来齐吗?我们的规定你都忘记了!?”“哦哦,我知道了”爷爷又说:“她饿了,你就让她先吃就是咯!”“不行,规定就规定,必须遵守的”于是,我点点头,接着,把手又收了回来,只能再忍一忍。

还有“亲师友习礼仪”这又告诉我们我们作为家中子女,正当年少的时候,应该努力与师长、朋友接近,努力向他们学习各种礼节礼貌方面的知识。

我们能懂得这些道理,不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恩赐吗?有了这些,家庭这一个小个体变得和谐,社会也变得和谐,那么国家也将会变得和谐。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 4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这句话早已传遍全中国,用来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同时也让他们把中华传统美德和家风保护好并传承下去。

也许一些对这方面陌生的人会问:中华美德和良好家风是什么?我们怎么弘扬、传承他们呢?中华传统美德,主要包括八个字: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敬长辈,对其充满了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

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了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和笨拙,丑陋与缺点。

我们,便可以用五个词来概括、形容它: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诚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

中华良好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优良风尚和作风,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因此,良好家风就是有大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以及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大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和态度行为中。

它犹如一种巨大的磁场被人们深深感受到,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总得来说,良好家风就是围绕“态度”和“行为”二词,像一本一墨未染的笔记本,开始睁大眼睛看着人们:认真衡量后,记录下一些正义的人们的光辉事迹,根据这些事迹创新出一些良好的风尚。

后来记录下的事迹和风尚,便被人们采纳,五千多年来一直让人们的子孙后代保护、传承着。

讲述了那么多,我们可以发现,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把他们拆成一句句、一个个的词句,字里行间总是有他们的“总管”词句。

生活中,身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自主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学习时一丝不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态度和习惯,脑海里总要想着自己的繁荣国家——中国的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不仅自己要遵守,也要告诉别人,把它们弘扬、传承下去。

当然,如果没有它们,或者没有大部分人去遵守它们,我们的生活将不会像现在这样美好。

然而,请一些人不要顽固地认为:它们只是几个词,我们不用软磨硬抗地去遵守...... 相信广大人民永远遵守“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这句话,我们的生活将比现在更加得美满!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5 我记得今年寒假,快过年的时候,我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了一个词——“家风”,当时记者在大街上提问行人:“家风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

我就问妈妈:“家风到底是什么呀?”妈妈说:“家是苗圃,孩子是小苗,家风就是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地让小苗健康成长。

也就是说,小孩子如果能有优良家风的熏陶,就能够出类拔萃。

” 我明白了。

那么,我们家的家风有哪些呢?我想了想,有:孝顺、善良、节俭、爱学习等等,还不少呢。

说到孝顺,就得先夸夸我爸爸。

我们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爷爷奶奶都在外地,爸爸几乎每周都要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和爷爷奶奶聊聊天,问问他们身体好不好。

奶奶腰痛的毛病犯了,爸爸赶紧买来特效膏药给奶奶寄去;爷爷血糖高,爸爸每次打电话都要叮嘱爷爷,要注意饮食,别忘记定期检查、按时吃药;节假日,只要有机会,爸爸就会带着我和妈妈去看望爷爷奶奶。

平时,爸爸对外公和外婆也特别好,每天吃完晚饭,爸爸都会主动去洗碗,他说外婆烧饭已经很辛苦了,他应该帮忙分担一些家务;外公想学电脑,爸爸就很耐心当起老师。

因为爸爸的孝顺,我也学着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妈妈说,我是大家的贴心小棉袄。

我妈妈很善良的。

每次坐公交车,她都会给老人家,或者是怀孕的、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妈妈说,以前她在怀我、身体不方便的时候,别人也给她让座的,让她很感激,现在换过来,自己也应该这样做的。

有一次我和妈妈晚饭后一起到外面散步,遇到了一个卖花的老奶奶,就蹲在路边,身旁的篮子里还有两把花没有卖掉,妈妈马上把身上带的一点准备买零食的钱都掏出来,向老奶奶买了花。

回到家我问妈妈:你怎么不吃零食啦?妈妈说,天都黑了,我们都吃过晚饭了,但老奶奶却还呆在那儿,因为她的花还没卖完,所以,我把花买下来,她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啦,比起买零食,这钱花得有意义多了。

平时在家里,外婆是负责买菜烧饭的,妈妈会告诉我,即使有时候外婆的菜烧得不好吃,不喜欢吃,也不要抱怨,多多少少要吃一些,因为这是外婆辛苦的劳动成果,要尊重她。

在妈妈的影响下,我明白了:人要有感恩的心,并且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节俭,是我外公的强项。

从小外公就跟我说:“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

”他要求我,吃饭,吃多少就盛多少,要把碗里的饭吃干净,不要浪费一粒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