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技术简介

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技术简介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该层包括所有和应用程序协同工作,利用基础网络交换
应用程序专用的数据的协议。 应用层是大多数普通与网络相 关的程序为了通过网络与其他程序通信所使用的层。这个层 的处理过程是应用特有的;数据从网络相关的程序以这种应 用内部使用的格式进行传送,然后被编码成标准协议的格式。 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FTP、TELNET、DNS、 SMTP、NFS、HTTP等。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不是因特网协议组中的一部分,但是它是数据包从一 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在网 卡的软件驱动程序中控制,也可以在固件或者专用芯片中控制。这将完成 如添加报头准备发送、通过实体媒介实际发送这样一些数据链路功能。另 一端,链路层将完成数据帧接收、去除报头并且将接收到的包传到网络层
网络互联设备
中继器
网络互联设备
网桥
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 Nhomakorabea网络互联设备
路由器
网络互联设备
网关
4.2.1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Internet的诞生和发展 我国Internet的发展
⒈ 骨干网NSP ⒉ Internet交换点 ⒊ ISP
TCP/IP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次结构
IP协议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IP层 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 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 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 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 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 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IP地址
Internet是由几千万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而我 们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靠的就是能唯一标识该计 算机的地址,这个地址就叫做IP(Internet Protocol的简 写)地址,即用Internet协议语言表示的地址
IP地址 IP地址的分类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遮罩,
任务1 广域网与网络互联
➢ 4.1.1 广域网的引入 ➢ 4.1.2 广域网的组成 ➢ 4.1.3 网络互联
任务2 Internet技术基础
➢ 4.2.1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4.2.2 Internet的网络结构 ➢ 4.2.3 TCP/IP协议概述 ➢ 4.2.4 IP协议与IP地址 ➢ 4.2.5 IPv6技术介绍 ➢ 4.2.6 Internet的域名管理
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哪些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些部分是 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
若要使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异构网)连接在一起,一般使 用网关,在Internet中两个网络也要通过一台称为网关的计算机 实现互联。
IPv4设计的不足
IPv4地址空间的不足 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表项过于庞大 不易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制 不能解决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
传输层
解决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 这样的问题。在TCP/IP协议组中,传输协议也包括所给数 据应该送给哪个应用程序。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 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 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IPv6的优点
增大了地址空间 层次化的地址结构 地址自动配置 报头简介灵活高效 支持端到端安全 支持移动特性 新增流控标签,利于Qos
域名系统与主机命名
在Internet中,IP地址是一个具有32比特长的数字,用十 进制表示时,也有4位整数,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要记住这 类抽象数字的IP地址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向一般用户提供 一种直观明了的主机识别符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路由和寻址的功能,使两终端系统能够互连
且决定最佳路径,并具有一定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能力。
网络层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 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 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接,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这样做的其目的在 于使处于不同网络上的用户间能够相互通信和相 互交流,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广域网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部分,广域 网的通信子网主要由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 机的链路组成。
网络互联的定义
网络互联的层次
物理层互联 数据链路层互联 网络层互联 高层互联
域名系统的规定
域名代码 COM EDU GOV MIL NET ORG ARPA INT
意义 商业组织 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 军事部门 主要网络支持中心 其它组织 临时ARPAnet(未用) 国际组织 国家代码(地理模式)
中国互联网络的域名规定 注册CN域名的有关问题
【项目实践1】Linux系统网络参数的配置 项目描述 需求分析 项目实施 实践小结
计算机网络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
网络传输介质长度的物理限制,难于满足更多的节 点连接网络的要求;需要将相同的网络或不同的网 络用互联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网络; 实现异构网络的互相通信、资源共享和服务;需要 接入Internet等问题,这些问题均需要采取网络互 联技术解决。
广域网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计算机网络相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