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杠杆的定义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3会画杠杆的力臂 4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5会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学习重点和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杠杆平衡条件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学习过程:A、复习知识点一杠杆杠杆的五要素
1.对照图,熟悉杠杆的五要素。
2.如图所示,一个动力作用在A点,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找出此时的支点;如果动力方
向向上时,支点在哪?在图上分别标出来。
5.对照自己画好的上图,复述杠杆的定义及其五要素。
杠杆:
支点:
动力:;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从几何上来看,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点”为杠杆的支点;“线”为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2)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要改变。
如图所示,力F的大小一样,由于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方向不同,力臂就不同.(a)图中F的力臂l比(b)图中F的力臂lˊ大.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你能总结一下画力臂的一般步骤吗?
(1);
(2);
(3);
B、复习知识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1、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
杠杆两端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
2、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3、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
1
F,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
2
F,用量出动力臂
1
和阻力
臂
2
,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4、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5、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x动力臂和阻力x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探究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练习1、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继续平衡的是()A、对杠杆再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B、对杠杆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作用在杠杆的中心;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增大为原来的2倍;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减小为原来的1/2倍。
2.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牛,阻力是12牛,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
1、用剪刀剪叠得较厚的纸片时,用刀口中部比用刀口头部去剪容易把纸剪断,这是因为()
A、增加了动力
B、增加了动力臂
C、减少了动力
D、减少了阻力臂
如图6-1-11所示,一个直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5.如图6-1-12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 m,OB=0.2 m,在A点处挂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G,在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G的重力大小为____ N,F
大小为____ N.
C复习知识点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阻力臂 B 力但是距离。
举例
费力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阻力臂 B 力但是距离。
举例
等臂杠杆的特点 A 动力臂阻力臂 B 力也距离。
举例
一在下列工具中省力的是哪一组()
A. 铡刀、汽车上的刹车闸、羊角锤起钉子;
B. 镊子、钓鱼杆、剪子;
C. 铡刀、天平、钓鱼杆;
D. 镊子、汽车上的刹车闸、钓鱼杆。
当堂巩固习题
1、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动力臂是40 cm,阻力臂是10 cm,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 __.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 _____,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00 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5:1,则杠杆平衡时所受阻力为___ ___N.
2. 在图下列的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总是使杠杆在 ___位置平衡,这是为了测量___ 简便.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这时应调节_ ___使它向___ _移动,直到杠杆平衡.
3、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 ( )
A .一定是静止不动
B .一定是匀速转动
C .一定是静止在水平位置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在下列两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第一部分:基础题 1、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 ,动力臂是40 cm ,阻力臂是10 cm ,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 __.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 _____,若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00 N ,动力臂与
阻力臂之比为5:1,则杠杆平衡时所受阻力为___ ___N .
3、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 )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