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心得
黄兰碰
一直以来,我都困惑,怎样才能教好一年级语文课呢?每次上课之前,我便考虑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总是想着如何让我的语文课堂精彩活泼。
一味地追求“新颖,时髦。
”的确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涌跃举手,你一言,我一语,可热闹了。
可是,一到考试,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为何?今天听了何老师的讲座《简简单单教语文》后,恍然大悟。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大道至简”,返朴归真,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今天,何老师的讲座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将语文化繁为简,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想境界呢?我认为: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简明而不失品位
阅读教学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眉毛胡子一把抓”。
教学时,教师应把握“三个维度”和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阶段目标,拟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如陈旖旎老师教学《葡萄沟》时,她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既符合了阶段目标,又整合了“三个维度。
”
二、教学内容要简约------简约而不失精彩。
陈老师上《葡萄沟》这一课时,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真是个好地方!”做切入点,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直奔主题,化繁为易,事半功倍。
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三、教学指导要简要──简要而不失到位
教学中,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引导”;当学生思路不清,理解肤浅时,教师要“开导,教师应努力追求指导得恰当,指导得明白,指导得科学,使指导的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如陈老师讲到《葡萄沟》“五光十色”这个词与“五颜六色”的区别时,她就先引导学生用“光”来组词。
四、教学方法要简便──简便而不失高效
陶行知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
”是的,虽然说“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教师应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陈老师在激趣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然后用小组合作形式认读生词,再把词放进句子中去读,最后是读一段课文。
让这些生字词不断地出现,以不同方式的认读来记住这些字词,而不是死记硬背,或是单调乏味地重复认读。
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应是简明而不失品位,简约而不失精彩,简要而不失到位,简便而不失高效的。
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朴归真。
这种“简单”是对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
我想,文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会高。
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