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解说词:
嘿,听说过河南开封吗?它可是七朝古都,历史名城,其中以北宋统治时间最长,167年,历经九代帝王,这也是开封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史称“汴京富丽无天下”.想走入那个800多年前美丽富饶的宋朝吗?有一副名画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它的名字叫<清明上河图〉,是由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所作。
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东京和汴河两岸清明节时期社会风貌,高25.8cm,长534.6cm。
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
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距离东京城东水门外七里处的城郊。
第一部分,市郊村野。
疏林薄雾中,农田初绿,阡陌纵横。
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毛驴,向城市走来。
一群人,坐轿子,骑马、挑担,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
顺着波光粼粼的汴河展卷看去,进入第二部分:屋宇错落,古柳参差。
第二部分,汴河船运。
汴河水道上,一座宽大的木桥飞架两岸,宛如彩虹,人们称之为“虹桥”。
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桥下,逆水而上的大船横在河中间,众多船夫们奋力拨正过桥方向。
桥头遍布货摊。
桥下沿河两侧,茶馆酒楼林立。
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下桥穿街,走过一座巍峨的城门楼,来到最繁华的街市。
第三部分,都市街景。
街道两旁,店铺相接,屋宇重叠,官府、民居,杂处其间。
高级酒楼叫“正店”,小饮食店叫“脚店”。
小商小贩,沿街叫卖。
街上行人车马,摩肩接踵。
穿短衣的是劳动者,骑马的是当官的,坐骄的是妇女。
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
穿过十字路口,再往前行,来到皇宫花园金明池,它可是皇宫重地。
画面到此,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里共画了各类人物810多个,牲畜90多头,树木170多棵。
当年开封的繁华,汴河运输的忙碌,宋代房舍建筑,各阶层的服饰,艺人的精彩表演,南方的船只,北方的各种车辆,西北的骆驼商队,各色店铺和酒楼、瓦肆等等,真实再现了宋朝人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活动,成为学习,研究宋朝历史的最佳参考。
当然《清明上河图》在今天也用途广泛。
更令人震撼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数字版动态<清明上河图,在它要比原版放大100倍,分为白天黑夜两部分.请一起欣赏:
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历史微视频。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