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I页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得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与发展模式,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

本文针对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领域存在的规划设计问题、生态建设问题、庭院及居住小区绿化滞后问题、后续管理不到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问题,对策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II页目录1绪论 (1)2在我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性 (2)3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2)3.1规划设计问题 (2)3.1.1理念落后 (2)3.1.2盲目追求档次 (2)3.1.3缺乏特色 (2)3.1.4设计单调 (3)3.1.5重形式而轻内容 (3)3.2生态建设问题 (3)3.2.1生态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3)3.2.2注重草坪而轻视乔木种植 (3)3.2.3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生物多样性缺乏 (4)3.2.4园林建设同环境不协调 (4)3.3庭院、居住小区绿化滞后 (4)3.4后续管理问题 (4)4针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4.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4)4.2解决旧城区与城市中心区中公共绿地少的问题 (5)4.3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构筑生态平衡的城市体系 (5)4.3.1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 (5)4.3.2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 (5)4.3.3要保持“物种多样性” (6)4.3.4要遵从“互惠共生”规律 (6)4.4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6)4.4.1节约土地 (6)4.4.2节水绿化 (6)4.5解决居民区绿化问题 (7)4.6地方文化特色 (7)4.7构建一体化生态园林管理机制 (7)4.7.1实现管理机构的一体化 (7)4.7.2规范绿化养护市场 (7)4.7.3实施数字化城市绿地管理 (8)4.7.4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8)4.7.5提高生态园林科技水平 (8)5结语 (9)参考文献 (10)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1页1绪论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与发展模式。

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

是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施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并保证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2页2在我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要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与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得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例如: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温的变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物种的绝灭、不可再生资源濒临枯竭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灾害与疾病的流行等等,都成为了阻拦城市健康向前发展的一个“重症”难题。

而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以上诸多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3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大多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规划设计问题3.1.1理念落后任何城市只有良好的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之后方可在总体规划内精心设计出园林及其他城市建设工作,但现实中因大多城市属“改造发展型”模式,该种模式严重影响了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也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很大困难,同时受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园林景观单调、呆板,无观赏价值的结局,尤其是缺乏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导致缺少文化底蕴,最终形成“江南化”、“欧美式”等设计理念流行的结局。

3.1.2盲目追求档次档次本身是设计师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阶段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方面的豪华讲究,甚至有些园林设计开始时决策者就定了高调,追逐大项目、大气派、大声势、高标准、高速度,但其往往忽视了巨大的财力投入所应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及园林所在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并忽视了国内当前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现阶段国情决定了在园林设计中应实现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的原则。

3.1.3缺乏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中,缺乏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然存在,任意改变、否定历史经验,造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粗制滥造、人造景观“泛滥”,不顾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状况,不考虑自身的社会经济实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例如欧美式园林在国内的遍地开花,中国园林原有的风格和个性的丧失,形成园林建设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现状。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3页3.1.4设计单调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形象总体上,从南到北,照搬模仿,很少有个性鲜明、耐人回味、境界高远、意味深长的作品,而且不少设计往往被僵化地局限于传统园林的模仿照搬。

部分园林景观内容匮乏,缺少美感,缺少层次,缺少创意;有的背离市民意愿,有的不符合生态要求。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所应强调的不仅仅是被人观赏,更不是为少数人所“鸟瞰”,而是要为大众所“用”,使大众身临其境并活动其中。

3.1.5重形式而轻内容生态园林的建设缺乏对于是否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协调,是否有整体的设计美感,是否有利于居民生活的便捷的通盘考虑。

例如个别园林设计只是为了树形象工程,建一些无益于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的,不实用的喷泉雕塑等人工园林小品,这种形式化的生态园林建设,实际上是一种奢侈与浪费,不仅没有美好环境,同时,还给居民增加了不必要的困扰,得不偿失。

3.2生态建设问题3.2.1生态体系不完善,结构不合理一些城市生态园林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城市绿地存在绿地面积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在建设中呈点、块状分布,城区缺少大面积核心的森林作为城市的“绿肺”,而绿地之间也缺少足够的廊道连接。

城市园林建设中,园林绿化植物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园林绿化中过分地强调绿化面积而忽略了植物群落生态的特性,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生态建设模式。

为了获得整齐的人工美,从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常常使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少见,也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3.2.2注重草坪而轻视乔木种植草坪可以形成宽阔的视野,种植后的护理也比花卉简单,但是消音、滤尘、防风效果很低,遮荫、降温效果也比较差,使得人们在夏季漫步时无处可以纳凉。

草坪较多,大树较少,而新植树种又生长缓慢,很难形成景观,造成生态失衡。

此外,草坪在种植之后的养护费用要比乔木和灌木高出许多,所以,单一的种植草坪其投入的费用就会很高,对环境的净化作用也远远不如复合式的搭配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4页3.2.3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生物多样性缺乏不顾各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过分地强调奇花异草,盲目引种植物,照搬异地和他国种植模式,乡土适生植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生态和景观功能达不到保证。

忽视生物的种间关系,甚至出现将存在竞争的植物种植在一起的现象,最终不仅不利于植株生长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2.4园林建设同环境不协调园林建设忽视同当地环境间的协调,改造自然环境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其生态与实用功能低下。

例如一些城市不结合自然的地形地貌造园,而是大规模的改造地形,造成与周围环境及生态的不协调。

还有在公园、广场、街头绿地过多地运用园林小品来点缀绿地,以毫无生态价值的人工雕塑、建筑取代具有生态价值的自然景观。

3.3庭院、居住小区绿化滞后3.4后续管理问题园林绿化是一项公共事业,而投资又具有周期长、无形、潜在等特征,因此许多单位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更不愿意多投入,许多城市的市民环保绿化意识淡薄,乱踩乱挖草坪植物,随意攀折花木的现象时有发生。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绿化用地得不到有效保证,现有绿地时常被调整挪作他用。

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使得大部分项目绿地率不达标现象较为严重。

4针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4.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在生态园林规划城市建设中,规划编制要有前瞻性、科学性,要站得高,全盘考虑,坚持环境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要使城市市区与郊区甚至更大区域形成统一的生态园林城市体系,科学合理安排城市绿地空间,注重不同类型绿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城市绿地网络。

同时充分发挥规划的指挥和引导作用,改变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性、政绩工程、长官意志等不良现象。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类、园林植物及其景观、城市环境三者间的和谐共存。

根据城市自身的生态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创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第5页造城市自身的特色,选育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为本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结合的原则,大面积地推广种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森林立体绿地,增加空间绿量,降低管理成本。

4.2解决旧城区与城市中心区中公共绿地少的问题首先要将城市中心绿化用地的潜力大力发掘,将旧城区的绿化量提升上来,并结合中心地区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绿化用地进行置换,逐步增加园林绿化的面积;经过墙面绿化、道路绿化等方式来提升绿化区域的数量;加强对道路的园林绿化建设,对新建或改扩建道路尽量留有充足的绿化用地,使城市逐渐形成绿荫的长廊;因为一些中心区域土地较为宝贵,所以要在绿化的同时要提升绿化的质量,从最大的限度上发挥出城市绿化的综合效益;修复与保护城市区域内的名胜古迹,再配合绿地的建设,有效彰显本地文化特色,促进旅游行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4.3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协调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之间的关系,构筑生态平衡的城市体系4.3.1遵照生态标准建设城市各类绿地要进一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通过实施规划建绿、整治增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大幅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确保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

一是要加快城市中心绿地及城区绿化工程建设。

二是要加快城市小游园建设工程建设。

三是要加快城市湿地森林公园工程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