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经济管理复习题改

农业经济管理复习题改

农业经济管理-复习题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异同?2、国外农业现代化有哪些成功的经验?美国、加拿大: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美国:全球性大市场,期货市场,订单农业;日本:良种,合作社(农协),小规模、产值高,政府大力支持(海关保护高价格,反对外来资本入侵);蔬菜方面,高品质、低产出;荷兰,法国:高品质,低产出,高效率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阻力有哪些?土地流转、土地兼并受阻,缺乏基层民主,农民进城受阻(使农民过多),国外农业对我国冲击大,国家对农业管控过多。

4、现代农业中有哪些不可持续的因素?种植方式单一,制度层面不持续(生产队,产业化垄断),低粮价。

5、农业与二、三产业相比有哪些特征?自然相关性高,产出非连续,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6、农业的经济学特征?收入需求弹性低,生产率上升快,价格弹性高,为二、三产业积累物质资料,市场风险大,自然风险大,产业化低,与扶贫相关7、地主又哪些作用?地主剥削农民的原因?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防止“新型地主”的出现?土地所有者,提供土地要素;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生产公共物品提供者,社会上公共物品提供者(如:扶贫,教育)地主之间竞争不足,农民在选择地主的成本高(缺乏用脚投票的权利),具有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基层民主机制8、我国传统社会中,地租有哪些种类?哪些因素决定地租的高低?地租有哪些组成成分?地租定义: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即总产值或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

种类:级差地租(地力),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劳役地租因素:垄断程度组成成分:土地要素,牲口,种子,地主管理,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扶贫,教育,垄断地租9、配第----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10、为何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都与家庭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成本低,监督成本高,内部监督成本大于对外交易成本,所以规模小11、我国第一轮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推出背景?a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国内社会动荡,生产力始终没有得到恢复,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B公有制经济下,大锅饭模式,不允许私自经营。

政策内容?1980年邓小平公开肯定,1982年1月1日,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正面作用?A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也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

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责任心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负面作用?现在出现许多问题: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征地制度不规范,基层干部滥用权力,损害农民利益,土地经营规模小,收益差,阻碍土地资源市场配置。

12、我国第二轮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与第一轮的异同?第二轮靠农村土地给农民提供保障,组织土地私有化和买卖,城市化过程降低。

13、为何国外没有乡镇企业?农民是一种身份,是户籍制度下的怪圈,乡镇企业是农业与工业的结合。

我国乡镇企业的成功条件?80年代生活用品相当少,有市场,企业之间竞争性强,原始资本来自之前税收,资本来源简单。

失败的原因?市场缩小,内部产权不清,企业内部管理成本高,所以90年代中期大部分垮掉。

14、从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间的关系出发,分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基础、组织形式、激励机制、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15、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的作用有哪些?困难有哪些?原因何在?如何解决?作用:农村内部:种养贷款;外部:住房、看病贷款。

困难:存款少,贷款不便原因:农业弱势性,挣钱少解决:确保民间金融合法地位,放宽存、贷款利率16、决定涉农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是否一体化;中央惠农政策;能否改变土地用途,实现增值;用土地挣钱(在市场上流通)17、企业资金来源有哪些渠道?资金来源渠道对资金使用有什么影响?渠道:自己、朋友、银行、股票、政府影响:理论上,对资金使用的限制程度增大,所承担的压力呈增大趋势;但实际上,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的资金要保证资金链不断裂,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用来购买固定资产。

18、分析林权改革与农地承包的异同?林权改革:促进林权流转买卖、抵押、规模化经营,林权改革失败的影响范围小;农地承包:害怕流转、稳定承包,牵涉面广,若失败影响范围大。

19、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优势:省时、钱劣势:学的是硬技术,能够缓解落后国家的矛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不学制度等方面,致使关键的深层次的矛盾积累,不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20、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

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

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经济学上,沿产业链占据若干环节的业务布局叫做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横向一体化易产生垄断,一般要先横再纵。

21、核心竞争力垄断权;政策;人;原料;技术。

关键是垄断的持久性。

22、企业从小作大可能遇上哪些发展瓶颈技术→管理→销售→关系(工会,政府,黑社会)23、企业的本质(函数、契约、管理成本)函数:生产函数(微笑曲线),降低生产成本;契约:人财物签订契约,形成契约体;长期来看要和稀泥,内部利益不应分得太清楚;管理成本:分工组织,管理成本替代交易成本;24、企业的空间扩张商品→仓储→生产→研发→总部,总部的作用是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25、公共物品市场化条件:需是准公共物品,使用上没有竞争性,产权明确(如公路),而非纯公共物品(产权无法确定)。

26、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外部条件?危害?条件:土地转用、经济基础、周边环境、户籍危害:27、黄箱政策、绿箱政策黄箱政策:政府参与农业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价格政策;绿箱政策:发挥政府职能,不扭曲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28、农村贫困的起因?解决措施?起因:卖无可卖,无资源;措施:授人与鱼、授人与渔、自有迁移权;经济发展“为了人”,而非单纯看重GDP,使老百姓过好。

29、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贫富、身份----契约)区别:富人欺负穷人与富人和穷人共生,身份上是继承与起点公平、契约,技术上是经验与科学技术。

30、踩路效用;比较优势;路径依赖踩路效用:聚集效应,探路者。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分工。

路径依赖: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代表以后发展方向。

31、消费的规模经济(医院、移动联通)消息不对称(医院,移动联通:关联效应、规模经济),政府:提供基础设施。

3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食品安全范畴,通常称其为安全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没有受到污染、安全的农产品。

广义无公害农产品应该包括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狭义的无公害农产品指经过有关部门认证,满足人们日常食用安全的农产品,不包括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从我国的情况看,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红枣、菌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无公害食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足了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要;有机食品是国际通行的概念,是食品安全更高的一个层次。

33、农业产业化、包买商、马歇尔悖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包买商:向小手工业者贷给或供给原材料以至工具,给予一定酬金或工钱,然后收取成品转向市场销售的商人。

又称包买主。

马歇尔悖论: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理论中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矛盾的观点。

马歇尔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因此社会面临一种难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

“马歇尔冲突”适用于收益递增(成本递减)的行业,如电信业、银行业。

34、产业链、微笑曲线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