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时
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
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
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
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
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晋阳人,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欣赏插图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学生书空练习。
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óu,读边音。
“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
入:rù,独体字,两笔。
注意和“人”区别开。
穷:qió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
目:ù,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
更:gèng,读后鼻音。
独体结构。
有7笔。
层:cé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课堂练习
.组词:
人日
入目
.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初读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两行。
指名读一、二两行。
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插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
学习三、四两行。
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指名读三、四两行。
理解。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目:目,眼睛,就是
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
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自由读。
指名读。
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
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鼓励学生画得不要
与文中插图雷同。
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
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
上台比赛,看哪一位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
楼依尽入欲穷
指明读上面的字。
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
依
尽
入
穷
教学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指导书写。
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再抄写。
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据句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
《鹿柴》
教学目标:
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
会写4个字,
初步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
古诗,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
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练的语言,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我们每个人都会吟诵很多,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几首呢?谁再能展示几首关于王维的诗呢?
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鹿柴》,教
师板书课题。
指
出“寨”在本课中读“zhài”与“寨”相通,鹿柴是一个地名,并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让学生听录音范读。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板书全诗。
指名朗读。
学习生字“但、返、景、复”
三、指导朗读,理解每名诗的意思。
指导朗读古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齐读古诗的、二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但——只闻——听
如孟浩然《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就是听的意
思。
理解诗句的意思。
空山里见不到人的踪影,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齐读古诗三、四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指名朗读并指导。
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通“影”。
理解诗句的意思。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青的苔径上。
小组合作学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教师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
却看不见人,只有夕阳的阳光透射过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径上。
从这首诗中你能了解到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自我轻声吟诵,体味诗的意境。
借助影像视频进一步的去体会。
五、作业
书写生字。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给这首诗再配一幅画。
本诗出自王维晚年所著的《辋川集》,《辋川集》共有诗二十首,这只是
其中的一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欣赏一下其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