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七年聊城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叉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
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共6 页。
满分l 20 分.考试时间l 20 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4 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忆往昔,运河畔商旅chu ā n li ú b ù x ī,鲁西重镇百业兴盛;看今朝,京九侧宾客纷至沓来,江北水城wàn xi à ng g ēng x ī n。
答案:川流不息万象更新【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做此类试题首先要通读试题所给文段,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需要写出的汉字。
聊城试题要求写出的汉字一般是词语,由语境确定大体是什么词语,然后再根据词语的意思,确定具体的字形,注意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的“川”“象”不能误写为“穿”“像”。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
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土纳谏》。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豁然开朗”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 分)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答案:①× ②√ 【解析】本题考查古文学文化常识。
回答古文学文化常识,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不同流派的经典著作一定要有全面的了解,比如作家、作品流派、作品中的经典选段等要掌握住。
本题①中的《庄子》是道家经典。
4.按要求答题。
(2 分)“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三年初中生活里。
你一定学会了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
从下列名言中任选一句进行积累,并说明理由。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②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③鸟欲高飞先振翅。
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④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我选择第句,理由:答案:示例一:①曾以为学习是件简单的事情,这句名言让我认识到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勤学,苦学才能学有所成。
示例二: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告诉我: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丧气,始终坚持奋斗。
示例三:③它让我明白了:如果想上进,那就要从读书开始。
示例四:④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好书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名言积累。
本题要求谈积累名言的理由,首先要看你选定的名言谈论了哪一方面的内容,根据具体的内容范围,谈自己对这句名言的感悟,可以具体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经历,抓住名言的核心点,不能泛泛而谈。
比如第③句,是画家李苦禅谈自己对读书重要性的感悟,这个重要性体现在对人的成长上,那么谈积累的理由就要突出这一点。
5.按要求填空。
(16 分)①长大后//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②,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④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⑤黔娄之妻有言:“,。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⑥刘禹锡在《秋词》中通过对秋天别致景观的描绘。
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⑦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⑧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酒”情有独钟。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把酒话桑麻”,酒里有好友相聚的惬意;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
”,酒里有时光流逝的惆怅;李清照《醉花阴》中“ ,”,酒里有无语独酌的孤寂。
⑨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的句子。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答案:①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⑦老骥伏枥③闲敲棋子落灯花④玉垒浮云变古今⑤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⑦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⑧开轩面场圃去年天气旧亭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⑨示例: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诗歌和古诗文默写。
默写题要注意基本的要求:即不能添字、漏字、换字,还要知道基本的题型有:直接默写、理解默写、迁移默写等。
要做好此类试题,除了积极背诵外,一定要深刻理解诗文作品,从句子的含义入手,深刻理解其中每一个字的意思,以此避免出现写错别字的情况。
其中的①——⑤为直接默写,⑥——⑧为理解默写,⑨为拓展默写。
本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字形:第②题中的“骥”,右边是“冀”易误写为“翼”;第⑥题中的“霄” ,意为天空,所以为雨字头,易误写为“宵”,要特别注意;第⑦题中的“阑”,意为“残、将尽”,很容易误写为“澜、斓、谰”等形似字;⑨中的“携”意为“带”,很容易误写为“隽”。
二、文言文阅读(共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1 题。
(一)既加冠,盖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①尝趋百里外②俟其欣悦答案:①曾经②等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释义。
解释文言文词语,一定不能能脱离语境,文言实词的释义一般情况下较固定,义项不会很多,可以联系上下文,选择具体的释义,给出合理的解释。
但如果是虚词,可能就较麻烦,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解释。
本题中的“尝”“俟”都是常见的词语,难度不大,而且是课内的必须积累的词语,失分情况应该较少。
7.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答案: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初中阶段的翻译有两种,即意译和直译。
翻译句子要根据句式特点,做出合理的调整,比如本题中的句子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执经从乡之先达叩问”,翻译时,就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出调整。
另外还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务必准确,如“从”为介词,意为“向”;“先达”意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意为“请教”。
8.宋濂对先达的态度对你有何启示?(2 分)答案:对师长要尊敬、有礼貌。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
宋濂对先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态度的谦卑,动作行为上的恭谨。
正是因为这样,宋濂才在求知上获得了先达的指点。
这些都启示我们对师长一定要讲礼貌,以尊敬的态度和师长相处,才能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张千载高谊千载字毅甫,庐陵人。
文山①友也。
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
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京,某亦往。
”遂寓于文山因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三年。
潜③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
后,火其尸,拾骨置囊。
南归,付其家葬之。
千载高谊,亦千载而下所不多见也【注释】①文山:文天祥自号。
②辟:征召。
③潜:偷偷地。
9.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 分)A.文山自.广还自.富阳至桐庐B.千载来见.才美不外见.C.寓于文山囚所.侧近之次所.旁丛祠中D.凡.留燕三年凡.三往,乃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做此类试题,要善于积累,熟悉常见多义词的意思,学会根据语境推断常见词语的不同语境义。
A中的“自”,意思都是“从”;B 中的“见”,前者意为“拜见” ,后者意为“显现” ;C中的“所” ,意思都是“⋯⋯的地方” ;D中的“凡” ,意思都是“总共”。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日以美食奉之。
答案:张千载每天拿精美的饭菜来侍奉(献给)文天祥。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对于课外文言文的翻译,除了要注意基本的要求之外,一定要做到字字译准,尤其对于其中的得分点,更是不能马虎,比如本题中的“日” “奉”“之”,一定要翻译准确,它们是关键词,往往是得分点,要特别注意,翻译准确,如“日”作状语,修饰“奉”,意为“每天”;“奉”是动词,意为“献给”;“之”是代词,指代“文天祥”。
本题还是一个省略句,对于省略的主语“张千载”一定要补充,这样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11.张千载高谊“高”在何处?(2 分)答案:在朋友贵显时保持距离(屡辞不仕);在朋友落难时患难与共(侍奉三年并料理后事)。
【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
首要要仔细审题,对于其中的“高”,一定要明白其所指的具体内容,这里指的应是张千载的品德之高。
在本文中表现在两件事上,一是文天祥显贵时不巴结接近,二是文天祥落难时不躲避,尽力照料。
【参考译文】张千载字毅甫,是庐陵人。
是文天祥的朋友。
在文天祥居高位权势显赫时,多次征召张千载出来做官,都被张千载拒绝了。
直到文天祥从广东兵败回来,张千载(偷偷地)来见他,说:“丞相去京城,我也一起前往。
”就住在文山牢房的附近,张千载每天拿精美的饭菜来侍奉(献给)文天祥。
留在燕地总共有三年。
又秘密打造一个匣子,待文天祥被斩首后,就用来收藏他的首级。
后来,火化了文天祥的尸首,收起白骨放入囊中,回到南方,交给他的家人安葬。
张千载这种高尚的情谊,也是千年中天下不多见的啊!三、现代文阅读(共3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 ~21 题。
(一)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①2014 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座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保存完好的野果子。
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 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
这些果子为何会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
蜂蜜非常特别,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可以千年不腐呢?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和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氧、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交味。
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具有吸湿性。
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
大多.数..病原茵生长繁殖的适宜PH 值在7.2~7.4 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 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