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门决算单位公章:金溪县教育体育局报送日期:2018年11月8日单位负责人(签章):邱广文财务负责人(签章):支幼中经办人(签章):曹小辉金溪县教育体育局部门2017年部门决算第一部分金溪县教育体育局概况一、主要职能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落实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负责全县教育、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与实施。
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2、研究制定全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组织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电化教育、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设施规范化管理,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发展体育事业。
3、会同县有关部门提出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对各中小学校和教育经费进行审计监督。
4、负责全县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和基本建设规划,加强学校勤工俭学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协调和指导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5、落实“经费统筹,工资统发,队伍统管”的管理体制,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县一中、二中学校领导的考核工作;直接做好各乡镇中小学校领导的培养、考核、任免工作;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负责制定实施全县师资培训计划和教师队伍管理、调配办法;会同县有关部门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
6、根据上级有关规定,配合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工作。
7、承办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基本情况:2017年纳入金溪县教育体育局决算汇编的单位共47个,其中有教体局局机关、教师进修学校、电大、教研室、电教馆、仪器站、高招办、中招办、青少年活动宫、督导室、勤工俭学办公室、教育工会、体育股、一中、二中、职业中学、保育院、实验小学、仰山学校、锦绣小学、心湖小学、博爱学校、秀谷一小、秀谷二小、黄通中心小学、何源中学、何源中心小学、对桥中学、对桥中心小学、陆坊中心小学、双塘中学、双塘中心小学、合市中学、合市中心小学、陈坊中学、陈坊中心小学、琉璃中学、琉璃中心小学、第三中学、浒湾中心小学、琅琚中学、琅琚中心小学、左坊中学、左坊中心小学、石门中学、石门中心小学、秀谷镇中心小学;本部门2017年年末编制人数2740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事业编制2728人;年末实有人数2954人,其中在职人员2900人,离休人员2人,退休人员52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数20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数2934人;年末学生人数43697人。
第二部分金溪县教育体育局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本部门2017年度收入总计38037.63万元,其中上年结转和结余0万元,财政拨款收入36921.63万元,事业收入1116万元,财政拨款收入较上年增长5.9%;主要原因是:县人民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加大,县财政比2016年增加教育投入2048.25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增加86.61万元。
本年收入的具体构成为:财政拨款收入36921.63万元,占97.07%;事业收入1116万元,占2.9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含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0 万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本部门2017年度支出总计37326.52万元,较上年增长(下降)3.47 %,主要原因是:政府大力增加教育投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与2016年教育支出相比,全县教育增加支出1254.14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增加86.61万元。
年末结转和结余711.11万元。
本年支出的具体构成为:基本支出26498.13万元,占70.99%;项目支出10828.39万元,占29.01%;事业单位经营支出0万元;其他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
三、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本部门2017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7603.23万元,决算数为36210.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1.18%,主要原因是:县政府对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比预算数增加2099.25万元。
按功能分类科目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7603.23万元,决算数为36210.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1.18%。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工资福利支出23581.01万元,较上年增长35.55 %,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增加薪级工资及晋级晋档工资。
商品和服务支出334.41万元,较上年减少7.38%,主要原因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厉行节约,学校维护费、印刷费、办公费、差旅费比2016年减少。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0万元,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员退休费从2016年7月始在社保拿工资,从2016年下半年财政未拨款,离休人员费用列支在工资福利支出内。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本部门2017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65.3万元,决算数为102.48万元,完成预算的61.70 %,决算数较上年下降1.70 %,其中:(一)因公出国(境)支出年初预算数为0万元,决算数为0万元。
(二)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55.95万元,决算数为96.82万元,完成预算的62.08 %,决算数较上年增加5.73 %。
主要原因是:我县校园文化建设、均衡教育发展等方面在全省做得较好,来参观学习人员较多,接待次数较2016年有所增加。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65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年初预算数为0万元,决算数为0万元。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数为9.35万元,决算数为5.65万元,完成预算的60.43 %,决算数较上年下降44.52%。
主要原因是:2016年4月始取消公务用车,加强了公车平台用车管理。
五、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教育体育局机关2017年度机关运行经费580.31万元,较上年增长31.02%,主要原因是:加强了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中学管理,大力发展并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均衡教育,商品和服务支出中的办公费、印刷费、培训费、租车费用等比2016年有较大增长。
六、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本部门2017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3033.49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8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857.65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
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5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3辆、其他用车2 辆,其他用车主要是学校用于采购食堂用的物品八、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说明1.部门支出绩效⑴行政运转保障。
财政资金按进度有序执行,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县教育体育局行政的正常运行,确保了县教育体育局很好地履行职能,财政资金的科学有效管理,保障了县教育体育局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是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通过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工程教育园区竣工。
三是学前教育更加公平,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
四是义务教育学校均衡水平有效提升。
⑵机关厉行节约。
县教育体育局2017年没有因公出国(境)人员和经费支出。
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大力压缩公务接待,降低了公务接待经费支出。
通过减少会议次数、压缩会议时间,严格执行会议费支出规定。
进一步强化公务用车管理,切实降低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的支出。
2.专项预算项目(等批复项目)支出绩效⑴资金绩效分配情况。
严格执行《江西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分配管理暂行办法》,将教育专项资金科学规范地分配到相关学校。
⑵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文件要求科学有效管理各类专项资金。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与县财政局共同行文,对有关学校给予教育专项资金支持。
⑶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消除了全县学校校园构筑物的安全隐患,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得到充实,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使县城入学难问题得到缓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做到应享尽享、应补尽补、应免尽免。
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民主理财的实施,规范了学校财务行为。
第三部分金溪县教育体育局2017年部门决算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二、收入决算表三、支出决算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九、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表(详见附件)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及“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一)基本职能江川区司法局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司法行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具体贯彻实施意见;编制司法行政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拟订全区普法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行业的普法工作。
负责法律援助工作;指导、监督、管理“148“专用电话建设和服务等工作。
指导、监督全县的律师工作、公证工作,指导法律顾问和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工作。
负责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指导、监督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二)主要工作1、认真落实“七五”普法规划。
一是加大普法经费保障,进一步创新律师以案说法、法治文艺汇演、与法同行和法治微电影拍摄、基层法治文化广场建设等普法宣传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切实抓好“七五”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落实;二是健全和完善普法宣传工作机制,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及“双普法”责任制的落实;三是完成法治文化街区项目建设,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通过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2、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一是争取完成3个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任务;二是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加强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积极搭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平台和衔接配合机制,努力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继续推行“以案定补”、“以奖代补”的矛盾纠纷调处奖励机制。
加快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探索由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等方式,大力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四是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培训,积极探索建立专业优秀人民调解员人才资源库建设,加强与综治办、政府法制办、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人民调解员“一员多用”机制,选聘法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人民调解员担任法治宣传员、村(社区)网格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和法治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