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踩盘简单介绍指到实地去看楼盘,了解楼盘各方面的信息。
不是专业的人一般说去看楼。
意思是,房地产从业人员(一般指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或策划人员)到其他开发商开发的项目里去了解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自己所在公司提供参考意见的市场活动.通常采取隐瞒真实身份和目的的形式,了解楼盘项目的价格、管理、销售等各项情况,以及楼盘的大小、四至、朝向、内部装修、物业管理、绿化、公共设施用地等。
几乎每个房地产公司都会进行这项活动,以获得竞争对手或者市场的情况。
一般设立有关土地和房产专业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踩盘,或者安排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到楼盘收集信息,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也是一种专业实习。
踩盘工具指南针:指南针用来确定楼盘的朝向。
朝向影响到楼盘的通风采光以及景观,所以对楼价影响较大,一定要搞清楚朝向。
相机:相机用来拍照,获取实地图片资料。
一般要拍物业管理公司、楼栋号、公用设施、绿地、中央公园、楼栋的信箱、楼盘附近的公交路线、楼盘周边重要的设施,如学校、商业街、医院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都会对楼盘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铅笔、橡皮擦、白纸:用来记录楼盘的相关信息,包括道路、四至、楼盘层数、户型、楼栋号以及重要的较大面积的绿地等。
手机:用来联系老师、同学,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获取老师、同学的协助,如迷路、被物管人员阻止等学生证或其他证件:如果是学生去的话,最好带上自己的学生证,万一遇到物管人员的阻挠,可以出示自己的有效证件,一般他们也会理解和给予适度的支持。
注意事项1.要先对准备去踩盘的楼盘有大体的了解,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如楼盘的地址、大小、去到那里的交通等2.要注意楼盘的物业管理人员。
一般管理严格的楼盘,是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入的,所以要“混”进去的话,也有技巧。
要自然地走进去,不要和物管人员目光对接,让他们误以为你是业主。
如果是一男一女两个人一起去的话更好,可以扮作恋人,容易进去。
3.一些重要的信息要记录下来,舍去次要的信息。
营销人之“间谍版”——教你如何踩盘1、到售楼处踩盘就是为了搜集情报和增长见识和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想很多人都有踩盘的经历,踩盘是良心和自尊心双重考验的事情,每次踩盘感受可能都不同,同行去看同行的盘子,说白了就是为了搜集情报和增长见识。
但是被搜集的人就说了,我凭什么让你知道我的方法或者手段(虽然这些东西没有多少创新,但是还是人家的劳动成果),这种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行业要发展,个人要进步,没有交流怎么办,我想去踩盘也是一种交流。
作为地产策划人,跑盘是必修课,尤其是有规模实力的地产中介公司对此要求尤为严格。
代理公司到异地代理项目,项目负责人都会和销售人员一起踩盘,其实在前期作业的时候该得到的各个楼盘情况大都掌握,为什么还还要踩呢?原因无他,只是想了解各楼盘的销售实力。
同时也想让我的销售人员向同行学习,所谓的情报其实就是信息经过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升华的产物,在这里收集的工作其实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有的时候公开的信息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情报比询问出来的信息准确和有效的多。
同时在收集的时候,必须带着目的去收集。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不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色、促销手段、价格定位又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吸引消费者。
2、明确踩盘人、踩盘方向和踩盘的最佳时间地产圈里踩盘最多的可能就是市调部/市场部的人,其它的诸如策划部、销售部、公司老总等人则相对较少,也就说目的决定踩盘人的人选,不可把全部的工作都委托给市调组成员。
很多时候市调的人对踩盘的方向很迷茫,有些资料完全可以不通过售楼处获得。
要是仅仅是为了收集楼盘建设数据和查看工程进度去的,你只需要索要资料和去工地实际的转一圈既可以。
如果要了解售楼的进度以及售楼部人员的素质,那就应该和售楼人员进行交流,当然这种交流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这里有两个原则,一是根据情况选择公开和隐蔽;另一个就是需要个人素质在起作用,不要刺探一些不应问得问题,仅问常规性的问题,信息变成情报不是在收集阶段,而应是在大量信息被整理、分析之后得出。
到售楼处有几个时间段要避开:一是上午9点以前不要去,因为此时大多很多销售人员要打扫卫生和开每天的清晨例会;二是中午午休和就餐的时间不要去,这个时间段销售人员最疲惫状态全无,此时去无异于找脸色看;三是下午5:30点以后不要去,这个时间段销售要么填写当天各种的分析报表,要么这时就要开始培训或者开每天情况分析例会。
只要避开上述三个时间段,在销售人员清闲的时间,不和人家接待客户的主要时间冲突的情况下,你就会了解很多情况。
3、以什么的身份和借口交谈会最佳?明着去或暗着来结果会是什么?表不表明身份其实它涉及行业销售水准,个人心态和处世态度,以及个人修养,真正需要的资料不会轻而易举得到的,要靠经验去估,去观察.3.1、假扮客户踩盘人假扮客户大都出于这样一种假设:“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准客户,即使接待员看出你是踩盘的,只要你不说,他总是会抱有一丝的幻想,你表明了身份,他就什么幻想也没了!”其实搞的大家都跟FBI是的很可悲,这样做通常伤害最大的是销售人员,大家都知道实行佣金制的公司一般实行的是轮流接待客户制,一轮过当天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接待客户了。
一般来说假扮客户最好是一男一女扮情侣或者“夫妻”,这样二人既可以相互配合又能够不引起很多事故。
3.2、直接标明同行的身份一般情况下我们明示身份,在深圳等房地产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大多情况下还是能得到优待的,同行之间的理解和帮助多过了猜疑和不满,但是总有那么几次意外;而在房地产发展欠发达地区,多数跑盘人都会有不被同行善待的记忆。
当然了亮身份也有例外情况比如:你在被踩盘的项目有熟人,又不便于打招呼,你就可以找个借口以闲聊或学习的口吻了解情况(比如我认识某代理公司的老总,因为某事需要到其项目踩盘,对于这种小事其实时没有必要和老总打招呼的,因此就可以用闲聊的方式去获得一些资料)。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是管理层的或者决策层的,你可以直接找被踩盘的案场销售经理,讲明来意。
同行进行信息沟通,你需要信息时也可找我,做到双赢,皆大欢喜。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3.3、踩盘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交通工具很多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解竞争对手信息对自己项目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获得足够份量的信息,对市调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的武装,为了防止和销售人员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后无法记住全部的信息,就配备微型录音笔;为了便于存储有价值的图片资料和不能笔录的资料,就配备了带有大容量摄像功能的手机(如果要记录楼盘的工地现场状况和楼盘实景,可以携带微型数码相机,记住是微型的不是大型的数码相机);为了便于携带很多资料一定要带个可以把你要收集的资料全放进去的手提袋或者夹包,切不可拿着很多的楼盘的宣传资料!如果你要调研高档楼盘尽量不要做公交车去,也不要穿着几十元的廉价服装,最好公司派专职司机拉市调人员去踩盘。
如此不一而足,说道底就是你尽量把自己和你要去踩盘的客户身份特征、消费习惯、言谈举止相吻合。
4、踩盘一定要端正心态房地产行业特殊原因致使诸多边缘从业人过于感性与自我,要求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太难,多换位多包容,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要相信信念的力量,不要还没踩盘之前,就幻想着销售人员的冷眼或态度的恶劣,那样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你相信的结果,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能换个角度,朝好的方向去想,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有的时候去某个项目踩盘会发现其它公司的踩盘者也在,都认识发生碰车状况,弄的踩盘的都很不好意思,想想售楼中心的销售人员一天得接待多少我们这样的啊,再不善待同行,可说不过去了。
以上种种潜规则是我这几年工作的一些心得,一家之言,不登大雅之堂,拿来与诸君共勉。
踩盘方法踩盘是市调的一部分,也有分明踩和暗踩,然而应当如何踩盘呢?我认为也要因人而异,现在把我踩盘的实际运用总结一下:1、踩盘年龄28岁以上者:建议用暗调,因为外表相对老成,售楼小姐较难从第一感觉判断身份。
2、踩盘年龄25以下者:建议明调,但要考虑城市销售水平,一旦采取明调,则要求踩盘者需要足够大的耐心和职业水平,因为许多重要的数据不可能从售楼人员口中得出,必须通过蹲点观察销售过程才能获得信息,尤其在三线城市更是这样。
根据各类所需数据我将采用不同方法:1、各类经济技术指标:这类数据是最容易获取的,可以从一些楼书等宣传资料获得。
2、项目周边市政配套:也是比较容易获得,暗调时有培训过的售楼小姐一般都会主动告诉你,明调也有可能得到。
一线城市完全可以从市区地图中获取数据,不过最好再亲自走走比较好些。
3、项目内的配套设施及物业管理相关:可以通过先看沙盘、楼书,再询问售楼小姐确认。
4、价格:获取均价很容易,一个电话一般都能成功获取信息,但是要采集的是楼层差价,方向差价,景观差价的话就需要一些小技巧了,该怎么做呢?4.1楼层差价:通常我到售楼现场后,通过询问获知有相邻楼层同一方向的两套房子有空缺:于是我就把楼上、楼下两套房子价格都问一下,再相减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楼层的差价概数了,当然用这个方法还要考虑对方项目是多层、高层问题。
多循环几次,一般都能采集到差价问题。
4.2景观差价:也是同理,就是把同一楼层相邻的几套价格都问一遍,可以对销售人员说想买两套之类的话。
4.3其他差价:同理,选取不同角度来询问,但是一次踩盘不要问太多价格,可以考虑多次踩盘。
如果用明调的话我觉得是赌博,一旦售楼小姐不配合,这些数据你就很难获得,而暗调只要有耐心,没什么数据是调不出的。
5、停车调查:相对容易也可以从电话上获取,但要获得车位数量、规格就得看楼书宣传或到现场看图纸了。
6、空置率调查:问保安,查看小区贴出来水电缴费表,凡是没有电费的都是空置,实在不行就只好一家一家走了,看装修情况。
或者与物业管理打好关系,这些数据就很轻松了。
7、价格走势调查:盯准相同楼层的相似单元销售价格,不同时期价格相减一般就是价格涨幅了,因为涨价时一般都是每平米涨多少,不会像定价时还看因素不同来微调。
8、销售房源调查:最难的一部分,有些甚至售楼人员都不知道(销售主管可能才知道)。
这一部分内容靠询问售楼人员得出数据一般都是假的。
坦白说我也没有很好的经验的,一般我采用的推理法,根据已售完楼盘的销售周期来反推调查项目,但这样得出数据不太可靠。
还有一种方法是以某单位需要团购为理由,先不说出单位名称,看能否套出?之前需要预先设定单位.如何确保市场调研的数据是准确的甚至是精确的?”这几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再谈之前我讲两个案例以前公司带我们培训,接受所谓大师级策划的经验(这些大师名头是“中国策划研究院副院长,我们每人每堂课要交500元,)有位大师讲到他最惨痛的事,就是关于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