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生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润滑油生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润滑油生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对于“老三套”润滑油溶剂脱蜡装置的技术特点主要是物理分离过程,没有化学反应过程。

在装置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及辅助材料都是可燃物料,因此装置主要危险因素是物料易燃而产生火灾。

另外,由于混合溶剂及氨都是易爆物品,因此防爆工作在本装置也非常重要。

(一)开停工危险因素及其防范
1.开工时的危险分析和措施
(1)吹扫贯通试压
吹扫贯通试压就是将装置检修后残留在设备、管线内的杂物去除,防止堵塞管道、阀门,损坏设备。

具体步骤如下:
①按照抽堵盲板图表,逐点抽出检修时所加的盲板,堵好正常生产时需要加装的盲板,同时要注意密封,防止泄露。

②进行联合质量检查和设备试运,按规定用蒸汽吹扫、贯通工艺管线。

③按工艺流程逐个检查系统,做到确认无误。

确保开工时不窜物料、不窜汽、不憋压。

④将冷冻与真空过滤系统内空气赶走,其中冷冻系统用气氨置换,真空过滤系统用氮气置换。

排气从容器顶部排放,不准留死角。

⑤容器和塔试压时必须打开安全阀手阀,且试压压力不得超过相应安全阀定压值。

(2)结晶系统循环脱水
结晶系统开工初期一定要进行溶剂置换脱水和冷循环降温。

其原因如下:
①在停工扫线、开工初期的蒸汽贯通过程中,结晶系统会有大量的凝结水,必须用溶剂置换出来,否则套管进氨以后可能冻坏设备。

②便于进料时的溶剂周转。

③通过溶剂循环,将结晶系统温度降低,便于引进原料。

④为了开工过程中氨系统往套管放氨的需要,防止冻坏设备。

(3)进料开工
①在装置进料前要关闭所有阀门,此阶段要特别注意泄露问题。

②对回收系统烧瓦斯的加热炉,开始点瓦斯火嘴时,必须采取措施,在安全的地方放空,经爆炸分析燃气管道内氧含量≤1.0%为合格,炉膛须用蒸汽吹扫排除其内积存的可燃气后方可点火。

③装置降温速度要按照规定速度进行,以免冻坏设备。

2.停工时的危险分析和措施
(1)切断进料,溶剂置换后退系统溶剂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温降量的速度不宜过快。

防止设备因温度变化梯度过大使设备产生泄露,进而引起着火、爆炸等事故。

②加热炉停工操作应按停工方案规定的降温曲线进行,设有空气预热器的加热炉,降温前应甩掉预热器。

降量过程中相应调节气或燃料油量,调整火嘴数目,保持加热炉出口温度在控制范围内。

③装置停工时系统内溶剂一般要外送,严禁就地排放混合溶剂和氨。

混合溶剂闪点低且和氨一样在常温下极易挥发,蒸汽压力大,容易和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气体。

④停工操作期间,装置周围应杜绝一切火源。

(2)吹扫置换
设备及管线的抽净、吹扫、排空、置换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检修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人身及设备安全的重要条件。

在吹扫及置换作业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吹扫时,要注意选择吹扫介质。

瓦斯线、高温管线、闪点低于130℃的油管线,不得用工业风或压缩空气吹扫,防止形成爆炸混合物着火爆炸。

氨系统管线及设备不得用蒸汽吹扫,以防设备腐蚀。

②当采用蒸汽吹扫时,注意预热管线、设备。

同时在开蒸汽阀前应先开排凝阀,以免发生水击,震坏管道或设备。

③扫线时注意流量计、压力表、控制阀的保护措施。

④塔、容器及冷换设备吹扫之后还要通过蒸汽,在最低点排空,直到蒸汽中不带油为止,确保检修动火的安全。

⑤吹扫介质的压力不能过低,以防被吹扫介质倒流。

(3)抽堵盲板
阀门经过长时期的介质冲刷、腐蚀、结垢和杂质积存,密封不再严密。

为防止油、瓦斯、蒸汽、有毒介质等窜人施工区域,引起爆炸、火灾、中毒、烫伤事故,危及人身安全,损坏设备,一般都采取抽堵盲板的方法。

①对抽堵盲板作业的职工要进行安全教育,交待安全技术措施。

高处作业要搭设脚手架,系好安全带;有毒气体要佩戴防毒面罩;室内作业要有良好通风措施;拆除法兰螺栓时要逐步松开,防止管道内剩有余压或残留物料,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②盲板位置应在来料阀门的后部法兰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