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密级
22.0 10.8
附 注 :
10.0 22.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五、三北方向 线及坡度尺
梯形图幅的 图廓有三层: 内图廓 外图 廓和分图廓。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
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
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测 .
绘
机
三、 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关 全
称 10.0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21.0 标格网线
1988年5月 测图。
图廓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山头和洼地
2)山脊和山谷
3)分水线和集水线
4)鞍部
S
S
鞍部:两个山头之间是鞍部 , 鞍部又是两个山谷的源头。
5)绝壁和悬崖符号
5、 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
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 许多幅图后闭合;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行列式编号 以代号(如A,B,C,…)的横行, 以阿拉伯数字为代号的纵列, 如下图A-4
A-1 A-2 A-3 A-4 A-5 A-6 B-1 B-2 B-3 B-4
C-2 C-3 C-4 C-5 C-6
(4)以最小比例尺图为基础分幅编号
为便于测图和用图,用各种符号将实地的 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这些符号总称 为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图式是由 国家统一制定的,它是测绘和使用地形图的 重要依据和标准
地形图图式制定原则:
简明 象形 易于判读地物
地形图图式的作用
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制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助于“去粗取精”地把地表上最重要的信 息反映到图上去; 2、有助于在有限的图面上多反映一些信息 3、有助于读图 4、有助于美化图面
基础图幅编号 为西南角坐标, 其后加罗马数 字Ⅰ、Ⅱ、 Ⅲ…
(5) 50cm×40cm矩形图幅的编号方法
50cm×40cm矩形 图幅编号,用图幅西 南角坐标x,y分别除以 图廓x,y方向上的坐标 差Δx,Δy,其前冠以 测图比例尺分母加圆 括号。
(M ) x西南角 y西南角 x y
返回
一、地形图图式
返回
一、地形图的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
1、地质勘探。 2、矿山开采。 3、城市用地分析。 4、城市规划。 5、工程建设。
可读性:全面客观 反映 地面情况:地貌、地物、 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讯、管线、 农林等多方面信息,作为设计依据。
可量性:提供地面基本数据:点、线、角、 高程、方向、面积、坡度等。
多用性:可编绘一系列专题图。
1:50万- B 1:25万-C 1:10万-D 1:5万-E 1:2.5万-F 1:1万-G 1:5千-H
例:J-50-27
J50D003003
二、矩形分幅与编号
图幅为矩形: 50cm × 50cm,40cm× 50cm
或 40cm × 40cm,
基本方格: 10cm ×10cm
矩形分幅及面积
比例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外图廓----仅起装饰199作3年图用式。
1:1000
四 、投影方式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东村
西保村 仙台镇南
投影803方厂 式:第正三小学投影方热电式厂
钢厂
北宋村 小庙村
10.0-21.0
密级
坐21.标0 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坐标系统22.0
10.8
10.8
高程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
比例尺=图距/实距
(一)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比例尺
d 1 1 D D/d M
l:500,l:1000,l:2O00 优缺点:换算精度高;但速度慢。
2.图示比例尺
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
1000m 500m
0
1
1580m
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并可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 起的误差,速度快,直观;换算精度低。
(三) 地貌识读
主要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进行判读 主要包括:
地面坡度的变化、地势起伏的 大体趋势、是否有山头、鞍部、 山脊、山谷及其大致走向等。
返回
一、确定点的平面坐标
如图:
求A点坐标
800
X A X0 mA M
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 性的高程点,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地形图:如果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
出地貌,这种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平面图
1:2000
城市地形图
1:1000
城市地形图
1:2000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 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M—为比例尺分母
的概念,对测图和用图都有重要意义
分幅和编号的目的:便于管理和使用
梯形分幅—按经纬线分幅
分幅方法
(中小比例尺)
矩形分幅—按坐标格网分幅 (大比例尺)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
分幅与编号原则: • 以投影带为基础,依经纬线划分; • 幅面大小适中,各比例尺图幅幅面大小基本一致; • 编号简捷明了,规律性强,富于联想; • 考虑制图编绘系列,不能肢解图幅。
第六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6-1 地形图的比例尺 §6-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6-3 地物及地貌的表示方法 §6-4 地形图的识读 §6-5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一、 平面图、地形图
地物—地面人工建(构)筑物,如房屋、
地形 道路、农田、桥梁……
地貌—地面自然形态,如山脉、河流、
平原、洼地……
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点以 为原点起算。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1m。 1993年图式。
1:1000
附 注 :
10.0
22.0
测量员 绘图员 检查员
东村
803厂 钢厂
21.0 10.8
西保村 仙台镇南
第三小学
北宋村
小庙村
热电厂 10.0-21.0
64
正方形分幅的编号方法
(1)图幅西南角坐标编号法 以每幅的图幅西南角坐标值
x,y的千米数为该幅的编号.
1:5000坐标取至1km,
1:2000、1:1000取至0.1km ,
1:500取至0.01km 如编号: 3.0-1.5 2.5-2.5
(2)自然序数编号 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统一顺序编号 如下图 ××-15
A,B,C,D
J-50-C
1:100万
6°, 4° 16
A~V 1~60
J-50
144
1:25万
1.5°,1° [1]~[16]
J-50-[9]
1:10万
30 ', 20 ' 1~144
J-50-27
1:5万
4
1:2.5万
15 ', 10 '
7 ' 30 ", 5 '
A,B,C,D
1,2,3,4
4 J-50-27-D
3.半比例符号
一些线状地物,中心线位置(长度)按比 例,宽度不按比例。
4.地物注记
有些地物除了用相 应的符号表示外,对 于地物的性质、名称 等在图上还需要用文 字和数字加以注记, 如房屋的结构和层数、 地名、路名、单位名、 等高线高程和散点高 程以及河流的水深、 流速等。
三、地貌符号
地貌按其起伏变化的程度分为:平地、丘陵地、 山地、高山地。
般用d表示,它随着地面的起伏情况而改变, h与d的 比值就是地面坡度i 。
i h d
i大,等高线密,山陡:反之,i小,等高线稀,山平缓
坡度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例如i = +5%,或i = -2%。
3.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0.15mm) 计曲线 — 为了便于计数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一根
静止的湖泊和池塘的水边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闭合的等高线。 等 高 距
水平面
1.等高距h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称等高
距,一般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处的等高距
应当相同。(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区的地形类别选择
基本等高距h的值)
地形类别
2.等高线平距d、地面坡度i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一
(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 大比例尺图 l:500 、 l:1000 、 l:2000 、 l:5000
中比例尺图
l:1万、1:2.5万、 1:5万、 1:10万
小比例尺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
l:20万(现已为1:25万)、1:50万、l:l00万
(三)比例尺精度
人用肉眼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一般为0.1mm 所以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 比例尺精度,即0.1mm×M
1. 1:100万分幅与编号(国际分幅与编号)
(1)分幅方法
(2)编号方法
“横列-纵行”,如:J-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