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 劳动资料B. 劳动对象C. 生产工具D. 生产的产品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抽象劳动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 简单劳动B. 商品的使用价值C. 价格标准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A. 一般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 货币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超额剩余价值D. 超额利润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10. 计件工资是()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G—W…P…W’—G’B. W…P…W’—G’· G—WC. P…W’G’· G—W…PD. G’—W…P…W’13.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A. 劳动力B. 原料C. 厂房D. 机器1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 有形磨损B. 无形磨损C. 精神磨损D. 自然磨损15. 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A. 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B. 制造生活资料的部类C. 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D. 制造享受资料的部类1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Ⅰ(v+m)=ⅡcB. Ⅱ(c+v=m)=Ⅰ(v+m) +Ⅱ (v+m)?C. Ⅰ(c+v+m) =Ⅰc+Ⅱc?D. Ⅰ(v+△v+m/x)=Ⅱ(c+△c)1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A. 固定资本的更新B. 流动资本的更新C. 不变资本的更新D. 可变资本的更新18. 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以()A. 劳动的实际耗费来计算的B. 资本的耗费来计算的C. 预付的不变资本来计算的D. 获取剩余价值的多少来计算的19. 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时,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A. 按相反方向变化B. 按相同方向变化C. 按反比例关系变化D. 按正比例关系变化20.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A. 完全相等B. 完全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D. 无法比较A. 价值的转化形式B. 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C.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D. 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A. 货币资本的职能B. 生产资本的职能C. 商品资本的职能D. 流通资本的职能2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的是()A. 保管费B. 运输费C. 包装费D. 建筑费24. 股票的价格与()A.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 股息成反比,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C. 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不成比例D. 股息不成比例,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25.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A. 全部剩余价值B. 租金C. 平均利润D. 超额利润26.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A. 利息和企业利润B.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C. 利息和超额利润D. 产业利润和超额利润27.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 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C. 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28.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A. 商品输出B. 原料输出C. 资本输出D. 劳动力输出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A.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B. 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30.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 生产资料B. 个人消费品C. 社会总产品D. 生存资料3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A.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人类从事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先决条件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2.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33. 资本的共性表现为()A. 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B. 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C. 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D.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E. 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34.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A.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C.产业资本必须变换三种职能D.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E.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依次继起35.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资本的有机构成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E.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3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A. 生产使用价值B. 创造出劳动力价值C. 创造出剩余价值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E. 转移劳动力的价值37. 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包括()A. 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B. 暂时闲置的用于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C. 暂时闲置的用于购买原材料等的流动资本D. 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E. 暂时闲置的机器、厂房等38.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 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B. 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C.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D. 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E. 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39. 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A. 利息率的调节B. 货币流通量的调节C. 税种和税率的调节D. 价格水平的调节E. 国家采购的调节40.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特征有()A.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和比例性C.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E.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1. B2. C3. B4. D5.D6. A7. A8. A9. C 10.A 11. A 12. A 13. B 14. A 15. C 16. A 17.A 18.B 19. A 20.C 21. A 22. C 23.D 24.A 25.D 26. A 27.B 28.C 29. D 30. B二、多项选择题31. ABCD 32. BD 33. ABC 34. DE 35.ABDE 36. AD 37. ABCD 38. ACD 39. AB 40. ABCD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基本经济规律是()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A. 剩余价值理论B. 商品经济理论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D.阶级斗争理论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A.市场购买力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商品价格总额D.商品的供求状况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内容看()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 流通资本D.社会总产值8.生产成本()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11.新殖民主义在实质上同旧殖民主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C.在垄断阶段以前不可能起作用D.在战后由于垄断资本国际调节的加强,这一规律不再发生作用14.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体现着()A.对外开放的本质要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D. 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1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A.经济前提B. 生产目的C. 根本任务D. 经济形式1.B2.A3.D4.B5.B6.B7.D8.C9.C 10.C 11.D 12.D 13.A 14.B 15.C1.资本积聚是指()A.以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B.通过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C.以许多中小资本联合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D.以剩余价值资本化的方式来增大个别资本2.经济体制是指()A.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B.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C.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上层建筑D.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3.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点是()A.增加货币的发行B.调节货币的需求量C.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D.确定货币的投资方向4.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A.国际分工的发展B.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C.经济全球化? D.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高?? B.生产力能够平衡发展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并且发展不平衡D.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并且平衡6.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特点是()A.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B.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C.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股票不公开上市D.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在清偿债务时负无限清偿责任7.在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是()A.投入等于支出B.支出大于收入C.投入小,产出大D.投入大,产出小8.我国现在的小康还属“初步小康”,其主要特点是()A.高水平但不平衡B.高水平但不全面C.低水平但比较平衡?? D.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9.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A.利改税B.分税制C.统收统支D.税利分流1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目前的一个基本方针B.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C.权宜之计?? D.一个阶段的政策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