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原理》课程内容小结(2015)

《政治学原理》课程内容小结(2015)

《政治学原理》课程内容小结
一、课程体系逻辑线索
本课程讲授内容共分十讲,分别是: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主要介绍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阐述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究竟是什么。

(说明政治学是什么)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儒、道、墨、法等学派政治思想的特点,重点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说明政治学如何演变发展)
第三讲《政治体系》:主要介绍国家、政府、政党、社团组织等政治主体及相应制度。

(说明谁[什么]在从事政治活动)
第四讲《政治行为》:简要介绍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等政治行为,重点介绍政治决策。

(说明政治活动做什么事情)
第五讲《政治权力》:主要介绍政治权力的含义特点、实施方式、分配原则以及与政治权力相联系的政治合法性。

(说明政治活动围绕什么核心)第六讲《政治文化》:主要介绍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政治社会化。

(说明政治活动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中进行)
第七讲《政治价值体系》:主要介绍正义、平等、权利、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观念。

(说明政治活动追求什么价值目标)
第八讲《政治意识形态》:主要介绍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意识形态。

(说明政治活动遵循什么思想体系)
第九讲《国际政治》:主要介绍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格局、全球化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等。

(说明政治活动在空间中的扩展)
第十讲《政治发展》:主要介绍政治发展的含义和内容、政治发展理论、政治变迁与政治稳定、民主化与政治发展等。

(说明政治活动在时间中的变迁)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的定义。

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第三讲《政治体系》:政治体系的含义。

国家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单一制和复合制。

国家元首的职权。

立法机关
的职责。

行政机关的职责。

司法机关的职能。

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

君主制的一般特点;君主制的主要形式。

共和制的一般特点;共和制的主要形式。

政党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社团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第四讲《政治行为》:政治行为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行为的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

政治决策的过程。

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官僚组织模式、信仰体系模式。

决策评价的“三E”理论。

决策评价的四个方面的标准。

第五讲《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的特性。

实现政治权力的两个方面。

实现政治权力的三种基本手段和策略。

政治权力分配的精英主义模式、多元主义模式、法团主义模式、马克思主义模式。

政治权力分配的合理原则。

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韦伯关于合法性的三种类型。

现代政治关于合法性的观点。

第六讲《政治价值体系》:政治价值体系的含义。

政治价值体系的作用。

正义的含义。

正义的类型。

平等的含义。

平等的种类。

权利的含义。

积极的和消极的权利观念。

自由的含义。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民主的含义。

民主的三个核心特点。

民主的种类。

第七讲《政治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含义。

自由主义的一般原则。

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的总体特征。

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

古典保守主义与现代保守主义。

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社会主义的理论形式。

第八讲《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概念。

政治文化分布研究。

政治文化结构研究。

政治文化类型研究。

公民文化理论。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理解政治社会化的两个角度。

第九讲《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多元主义。

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十讲《政治发展》: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

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对它们批评。

政治变迁的研究途径。

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关系。

三、现实政治问题例举: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全面依法治国;
(三)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关主题